李月弟
(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醫院 ICU,廣東 佛山 5283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球范圍內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4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高達9%~10%[1-2]。COPD急性加重期尤為危險,患者的肺功能出現急劇下降,容易導致自發性氣胸、肺心病、呼吸衰竭、肺癌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質量,也是導致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3-4]。目前,對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處理目標為減輕臨床癥狀、提高運動能力、改善健康狀態、防止疾病進展、減少死亡發生,及時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5-6]。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為對象,探討預防性護理的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1月30日間我院收治的9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齡55~95歲,平均年齡 (76.2±9.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 (2.6±0.7)年。隨機分為觀察組(46例)與對照組 (46例)。觀察組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齡 (75.9 ± 9.2) 歲, 平均病程 (2.7 ± 0.8) 年; 對照組男 25例、 女 21 例, 平均年齡 (76.5 ± 9.6) 歲, 平均病程 (2.5 ±0.6)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吸氧、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抗感染等常規治療,予以健康教育、按時給藥、口腔護理、督促指導等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預防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壓瘡預防性護理:患者取30°平臥于氣墊病床上,建立每2 h一次翻身卡,由護理人員配合患者家屬負責實施,對于呼吸衰竭的患者,體位受限更加明顯,受壓部位應用減壓貼,對于大小便失禁或大量出汗者,采用溫水擦洗后,及時更換潔凈衣褲。②泌尿系統感染預防性護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容易出現尿失禁、尿潴留,及時采用溫水進行多次擦洗、沖洗,并應用0.5%碘伏進行尿管近端和尿道口附近消毒,之后保持會陰部位的清潔、干燥,及時觀察、更換一次性集尿袋,注意防止尿液回流感染的發生。③便秘預防性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講解便秘的相關知識及用力排便可能產生的危險性,結合病情和飲食習慣,指導患者科學調配飲食,增加食物中纖維素的含量,飲水量保持在1.5~2 L/d[7],條件允許可適量沖飲蜂蜜,督促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促進條件反射的形成,指導患者家屬協助患者完成腹部按摩,促進腸道蠕動。④意外預防性護理:避免使用熱水袋,預防燙傷;注意床欄的使用,對于肢體躁動比較明顯的患者適當進行約束,預防摔傷;出入病房統一由護理人員陪同;加強病房的巡視,對高危患者的防護措施進行檢查落實;制定相關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⑤心理預防性護理:COPD的病程較長,且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煩躁等不良情緒[8],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及時疏導負面心理情緒,引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預防對抗治療、自殺等的發生,從而提高療效、改善預后。
1.3 評價方法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住院天數及護理滿意度。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與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或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1與SPSS 19.0分別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計量資料 (x±s)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 (%)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n(%)]
2.2 兩組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住院天數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與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天數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住院天數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住院天數及護理滿意度比較(±s)
護理滿意度(分)觀察組 4 6 7 6.5±4.8 1 1.3±1.9 9 4.5±2.7對照組 4 6 6 2.7±4.3 1 5.2±2.4 8 7.6±3.2 t值 1 4.5 2 4 8.6 4 1 1 1.1 7 7 P值 0.0 0 0 0.0 0 0 0.0 0 0組別 n 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 (分)住院天數(d)
目前,我國COPD的罹患者高達4 000余萬,每年因COPD而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因COPD致殘者在500~1 000萬,在各種疾病負擔中居于首位[9]。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發病急驟,進展迅速,病情兇險,肺功能進一步惡化,容易誘發呼吸衰竭、肺心衰等嚴重并發癥,致殘與致死風險極大[10]。預防性護理以責任制護理為基礎,充分體現 “以人為本”,根據患者的病情與可能發生的相關護理問題,提前制定護理步驟、做好預防措施[11],從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提示預防性護理通過對COPD的常見并發癥與意外事件進行提前優質護理,可以有效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壓瘡、感染、便秘、呼吸衰竭、肺心衰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這對于提高療效、控制病情、改善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同時,觀察組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與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住院天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提示通過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實施預防性護理,可讓患者更為清楚地認識到可能的危險因素,可以更加有效地參與到臨床治療與護理措施的執行中,使得醫護關系更加和諧、配合更加默契。
綜上所述,預防性護理可顯著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患者相關健康知識知曉水平,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 柴晶晶,朱華棟,于學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對COPD急性加重的有效性評估 [J].中國急救醫學,2017,37(2):158-163.
[2] 江梅,馬錦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對急性加重認知的調查 [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10):1030-1034.
[3] 何斌,周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與急性加重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16,36(19):1498-1503.
[4] 牛紅育,劉淼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與肺功能及急性加重的關系 [J].疑難病雜志,2012,11(11):838-840.
[5] 殷曉娜,宋衛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方法的比較研究 [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4):645-649.
[6] 王鑫,郝志芳,李莉,等.重度和極重度COPD患者急性加重后早期院內肺康復的效果 [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34(1):71-75.
[7] 周瑛,張有志,常晶,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與晝夜節律的相關性 [J].臨床肺科雜志,2015,41(6):1056-1058.
[8] 安冀東,霍建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原學進展及臨床意義 [J].醫學綜述,2017,23(5):944-947,952.
[9] 劉成,胡俊鋒.COPD急性加重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 [J].國際呼吸雜志,2017,37(7):520-526.
[10]夏玉蘭,李小莉,劉雨村,等.延續護理對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J].重慶醫學,2015,44(21):3020-3021.
[11]鄭永梅,滿紀榮.預防性護理對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醫院感染及滿意度的影響 [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