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兵 項旭
經過多年的發展,增值稅已經成為我國的第一大稅種,它影響著社會資源的配置以及財政收入的籌集等。但是在增值稅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因此,國家將增值稅的擴圍改革提上了社會舞臺。這一改革不僅關系著我國的稅制結構,同時影響著廣大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社會經濟穩定,因此需要高度重視。本文就我國增值稅擴圍改革進行相關闡述。
增值稅在我國發展的三十多年時間內,已經由開始的對特定商品的可抵扣貨物稅發展為商品生產、批發和銷售各環節的消費型增值稅。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進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無論是考慮到相應的市場機制,減少經濟發展的阻礙,還是更好實現財政部門的基本功能,我國的增值稅制都應不斷改革與完善,這是一種必要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必需準備。
我國增值稅擴圍改革面臨的問題
中央與地方收入分配問題。我國稅收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共享稅,其中增值稅屬于中央稅。當我國實行增值稅擴圍改革時,即將增值稅取代營業稅,這就意味著地方稅收的大幅度減少,造成財政收入的來源大大縮減,因此,地方與中央的稅收收入的均衡局面就會被破壞,損害地方利益,提高了中央財政。據有關數據調查顯示,地方營業稅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較大,并且對于地方財政總收入影響較大,占25%左右。增值稅擴圍改革造成的地方財力的削弱,不能與地方政府的職能范圍相匹配,尤其是面臨長期的公共事業支出造成的地方收支不平衡現象。因此,在改革時,若不改變分配比例或是擴大地方政府的共享比例,都會造成地方政府的財政危機,甚至采取提高稅收、賣地等方式增加收入,直接損害人民利益。因此,在進行增值稅擴圍改革時,如何調整地方和政府的利益關系是重要問題。
東西部地區的經濟平衡。在進行增值稅擴圍改革時,我國主要針對以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并且集中在上海、江蘇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這些東部地區城市一、二產業發達,并且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適宜進行增值稅擴圍改革并取得效果。但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較慢,基礎設施相對不完善,不利于第三產業的發展,若是在這些城市進行增值稅擴圍改革,會給西部氣區帶來嚴重財政壓力,甚至阻礙一、二產業的發展,得不償失。
一般納稅人的認準標準過高。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劃分增值稅的依據和標準是相對單一的,只有少數國家擁有不同標準,并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就我國當前情況而言,小規模納稅人占有較大比例,若是免除這些人的稅收,會造成國家整體財政收入和社會秩序的紊亂。因此,如何根據不同標準劃分納稅人士是增值稅擴圍改革要解決的一大難題。現今我國增值稅條例規定,只有企業達到一定標準,才能成為一般納稅人。當前進行增值稅擴圍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健全增值稅的抵扣鏈條,主要以第三產業為對象,認定一般納稅人的標準為銷售額在500萬以上。而在我國的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占有較大比例,不能滿足過高的一般納稅人標準,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如偷稅漏稅等。
我國增值稅擴圍改革問題的改進策略
分步實施增值稅擴圍改革。分步實行改革的優點之一就是對社會、經濟的沖擊較小,避免了整體改革所造成的社會較大變動的出現。實行增值稅擴圍分步改革時,首先是將生產性服務業納入增值稅抵扣鏈中,然后再是逐步將相關的服務行業納入其中。這種分步改革不僅要求與現階段的經濟發展相吻合,同時還要與現階段的稅收管理制度和水平相符合,除此之外,還要與現階段國家的財政能力相適應,以免出現財政負擔進一步加大的情況。
調整中央和地方的稅收分配制度。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問題是增值稅擴圍改革的首要問題。在調整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分配制度時,有以下幾點調整原則:一是在原有體制構架的基礎之上,對中央與地方的分配做進一步改革:二是調整時要確保增量,并尊重已獲得的利益;三是合理調節地方之間的財力分配,加大對困難地區的扶持:四是逐步推進,并與整體設計相結合。在這些原則之上進行調整,首先就是調整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分配比列,并相應增加地方比例,并選擇合適地區進行試點實踐,做相應總結改善。接下來就是加大政府的轉移支付。即改革之后,中央加大對出現財政收入下降地區的轉移支付以達到緩解作用。最后就是為地方稅收尋求新的稅種,比如房產稅、資源稅等等。
降低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從前文可以看出,用科學合理的納稅人劃分標準是進行增值稅擴圍改革的首要之重。為了能夠健全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國家要做的就是降低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擴大納稅人的隊伍。綜合考慮改革所選取的部分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將一般納稅人的原先定的銷售額500萬改為合理的200萬,這樣不僅加大了一般納稅人的規模,同時也有助于微小型服務企業的發展。
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增值稅征收有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兩種方式,一般我國現階段的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采用的是查賬征收的方式。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并且適用于增值稅征收中,使增值稅通過票控稅的管控制度得到一定的規范和控制。但現今我國基層稅收部門的計算機認證和交叉審核系統開示的發票限于10萬元以上,并且各基層稅收系統之間的計算機網絡覆蓋水平相差較大,因此,為良好進行增值稅的擴圍改革行動,完善稅收征管體系制度和硬件設施十分重要。可以通過完善金稅系統、加強相關部門的信息交流以及加強稅法宣傳和人員培訓等方式提高稅收征管水平。
從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現狀出發,分析我國增值稅擴圍改革的情況,可以看出改革面臨著中央與地方稅收不平衡、東西部地區經濟不平衡、一般納稅人的認定標準過高等問題,因此,為確保增值稅擴圍改革的順利進行,并且不造成國家過大的財政負擔和經濟失衡,應當對癥下藥,降低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改變中央與地區的稅收分配制度,并且提高國家的稅收征管水平,同時選擇分步實施改革的方式,平穩的確保增值稅擴圍改革的順利進行,利于國家發展和經濟穩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