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
[摘要]《中央空調工程設計》是專業性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專業課程。如何提高高職學生教學效果是高職制冷專業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作者提出了在《中央空調工程設計》教學中應用“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采用協作式教學模式,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活動為主要的教學形式。
[關鍵詞]協作式教學;高職;中央空調工程設計;教學資源庫;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2-012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58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中央空調工程設計主要介紹商業民用建筑以及工藝性廠房等場合中央空調工程的設計,內容繁多、綜合性強,信息量大。在中央空調工程設計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房間的冷熱濕負荷計算、風系統、水系統、末端設備選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求學生初步具備中小型空調系統的設計,力求學生畢業后到崗即用。但現有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高要求,這給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帶來相當大的挑戰。因此,教師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在課堂上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解決學生專業課學習的困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差,底子薄,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且能步調統一的授課,我們在《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職業教育“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采取了協作式的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中央空調工程設計》簡介
國家級“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和黃岡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主持,組織境內外多所中高職院校、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和中國制冷學會成立共建共享聯盟建設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該資源庫通過開放式專業門戶網站,可為教師、學生等用戶提供自主、高效的學習空間。
在資源庫中,《中央空調工程設計》按照從全空氣、空氣-水、多聯機三大系統工程設計出發,融合所需的理論知識進行教學設計。按照工程設計步驟,從接受空調工程設計開始,包括與甲方溝通交流獲取建筑結構的相關信息以及甲方對建筑物的使用分區、功能、使用時間等的初步設想開展空調類型選擇、冷熱源設備類型選擇,冷負荷計算、冷熱源設備的選擇及布置、空調設備選型及布置、空調風系統的設計、空調水系統的設計、施工圖的繪制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成果,資源庫采用視頻、動畫、PPT等技術。
二、協作式教學模式概述
概括而言,協作式教學模式即“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協作學習小組,在一定的激勵機制下,給學生分派任務,使小組學生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自上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主張以學習者為中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強調人格的全方位發展。
《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課程僅靠教師單一的課堂灌輸,難以在有效的課時內完成全部教學任務,達到教學大綱與目標要求的基準。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資源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課下小組成員通過教材、資源庫等預習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有選擇性的講解知識點,并適時組織課堂討論,引導學生設計實踐,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促進了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的提高。課后利用資源庫題庫進行自我檢驗和設計實踐。
三、協作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一)協作學習小組的構建
學生學習小組的劃分是協作式教學實施的保證。高職院校的分組模式除了在班級授課中開展必要的合作式學習之外,還強調在課程設計階段或課下進行的合作式學習。其空間、場地不受限制,不一定在班級教室中進行。
考慮到協作式教學的需要,采用固定組可以使學習更有效,更科學合理。對于固定合作學習小組的編排,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差異、性別差異、能力差異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分成互補型學習小組,每組成員3-5人。每個中央空調工程設計小組設小組長,成員間既明確個體責任,又相互依賴,通過工程項目這個載體,大家相互討論,互相分工,相互促進。各小組間相互競爭,構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二)設定學習目標,分配學習任務
學習過程中任務的分配要服從教學目標,采用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實際完成的工程項目為載體,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參觀、體驗,參與實踐、合作等方式,實現冷熱濕負荷計算、送風量計算、風系統設計、水系統設計、末端設備選型、制冷機組選型、空氣凈化等教學內容。
(三)協作式教學課堂教學實施
1.課前預習環節
學生進入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學習平臺,注冊并登錄,之后進入《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課程中,可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合理安排碎片時間進入學習區進行預學習,熟悉相應的教學知識點,也可在練習區檢測課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過程中,師生可通過網上答疑室進行多維互動,學習者之間可相互交流,遇到疑難問題也可在網上答疑室實時與教師進行咨詢答疑,最終學習者通過自主學習完成課堂知識傳授。
2.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
高職學生的基礎不夠扎實,學習能力不高,協作式教學的內容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實際能力,要精心選擇學習的內容,因為并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合作式學習。如《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課程中末端設備的選型,涉及到三種空調系統的末端裝置的配置。在對設備選擇時,要從空氣處理的過程開始,焓濕圖的繪制,制冷、熱量,送風量等確定確定型號和規格。其內容非常復雜。這種難度過大的教學內容,采用協作式的教學模式,往往是白白浪費時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有必要以老師主導為主,引導學生用暖通軟件進行設計計算,化繁為簡,掌握相關操作即可。對于中央空調工程設計階段,空調方案選型等內容的答案不唯一的,容易出現意見分歧的,個人不易解答的問題可通過合作式學習來解決,學生通過互動、合作等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交流,最終實現答案的整合,從而達到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endprint
(四)課堂教學方法的實施
采用協作式教學方法時,課堂教學可采取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辯論法、現場教學法及游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分組辯論法。根據課程的內容,模擬辯論會形式,將多個學習小組分成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掌握知識要點。學生通過課前在教學資源庫《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課程中查找相關的課前學習資料、課上正反方辯論,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組討論法。教師給出討論題目,學習小組成員間進行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各個小組課堂上分別陳述意見,教師進行點評和補充。根據所學知識的進展程度可采取定型討論、自由討論、專題討論等形式。
分組游戲法。在課程完成一個章節或完成一個部分后,可設計一些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團隊的合作意識。此教學法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學生在感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得到啟發;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潛在能力;學習內容與游戲活動相聯系時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教師的角色定位
采取協作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教師轉變為多重角色。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要把握學生學習活動的進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自己小組的學習。其次,教師做好知識的點撥。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對知識的感受和理解會出現許多困難,教師要積極引導。再次教師還應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主動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增進師生間的悅納感及心理相容,力求“權威——服從”關系成為“指導——參與”關系,為學生小組合作創設愉悅、寬松、合作、奮進的心理環境,因為心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會困惑可以通過制冷與冷藏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中學習互動環節進行提問。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作好小組的總結。在展示小組成果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能對先前同學的發言進行補充,讓學生把思路說完整,講清楚。
(六)協作式教學模式的課后復習環節
在教學資源庫的課后作業環節,設計一些既能深化課堂學習,又好玩有趣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作業,自評自測,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可以重復學習。
四、協作式教學效果考核評價
(一)考核評價形式
在考核評價方面,打破傳統以期末考試為主的總結性評估形式,采取以教師評價、組內成員自評和小組相互評價的綜合評價。在內容上,應將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效果評價相結合,側重協作過程的評價;在評價手段上,應將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側重小組評價。以空調工程設計成果進行小組整體考核評價。這樣可合理開展組間的適當競爭,以促進小組成員間的互賴感,形成積極有效的互助合作關系。
(二)考核評價效果
我校從14級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學生開始施行協作式教學以來,教學效果明顯增強。
通過對2014級和2013級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班的期末成績進行對比,發現14級學生班級平均成績明顯高于13級學生。從課程設計的質量來看,14級學生中央空調工程設計能力明顯高于13級學生,14級多名學生能夠動手完成整個工程設計。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采用協作式教學方式,學生的積極性明顯增加,遲到和早退的現象沒有,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明顯增加。
五、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方式,實現了學生可線上線下學習。以“制冷與冷藏技術教學資源庫”為平臺,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做好高職學生的課程教學顯得十分有必要。教師只有改進教學教法,使學生實現從“讓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他們才是真正的學習主體,最終掌握職業技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