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剛
摘 要:課本序言和目錄在教學中往往被老師和學生所忽視,這對以后教與學產生明顯不好的影響,高一《經濟生活》課本序言從兩個方面對初學者做了介紹,一是如何看待這門課程,二是怎樣閱讀這本教材,教師還是初學者通過學習可以從宏觀上對這門課有所了解,有助于以后的教學,同時課本目錄對學生了解課本結構有積極作用,需要學生認真學習,有助于以后更好的學習《經濟生活》。
關鍵詞:《經濟生活》;序言;目錄;教學;重要性
開學后,我教高一《經濟生活》,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給學生講課本序言和目錄與不講課本序言和目錄在以后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會有明顯不同的學習效果,在同學科中筆者也發現很少有教師對課本序言及目錄給學生進行講解,忽視了課本序言和目錄在整體教學中的作用,現結合自己的教學體驗,談談《經濟生活》課本序言和目錄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課本序言(致同學們)用黑體字說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怎樣看待這門課程,二是如何閱讀這本教材,簡言之,它告訴了我們《經濟生活》學什么及怎樣學的問題,如果教者和學者開始就把這個問題給忽視了,我認為以后的教學對教者而言純粹是為教學而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而言完全是囫圇吞棗,不能從整體上對課本結構進行把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序言(致同學們)不論對教者還是對學生而言在初學階段顯得都很重要,如果忽視了這一環節,將對以后教與學產生不好的效果。
高一新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思想品德課,習慣于形象思維,到了高中階段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借助抽象思維,面對復雜抽象的經濟學理論,如果一開始面對剛升入高一的新生,教師就講商品貨幣及職能,學生可能會很懵,商品貨幣似乎離他們很近,好像又很遠,學生很難透徹理解,而要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我認為就是先從課本序言(致同學們)講起,不要急于講授新課。在課本序言第一部分怎樣看待這門課程中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描述了我們人類身邊的各種眾多經濟現象,從我們日常的吃、穿、住、用、行說起,這些經濟現象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沒有陌生感,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克服學生畏懼該門學科的心理;二是從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講物質資料生產的重要性,以及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而用簡潔的語言告訴學生所謂的經濟是什么,它不就是在一定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及消費活動嗎?它宏觀給學生灌輸了一種經濟思想,這樣學生在理解上就比我們從頭至尾講一學期所謂經濟是什么效果好多了;三是告訴我們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將會獲得參與現代經濟生活的知識和技能,不但告訴了我們學完后會怎樣,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序言第二部分怎樣閱讀這本教材中從單元、課、框、目四個層次宏觀上教會學生如何閱讀教材外,還從正文與輔助文方面教會學生如何讀,教會了學生閱讀教材的方法,不但給學生講了學什么,還講了怎樣學的問題,因此我認為序言(致同學們)在教學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課本目錄的介紹也是我們在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問題,未能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經濟生活》目錄四個單元分別介紹了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換這四個經濟環節,我認為在授新課前非常有必要結合序言給學生講清楚,使學生知道我們每個單元要講的問題具體是什么,圍繞什么在講,讓學生從宏觀上能夠把握這門課程,從微觀上也能更好地理解每一單元每一課甚至每一框的學習內容,學科的知識結構脈絡圖也就清晰地浮現在學生頭腦中了,否則學生很難對課本知識理清頭緒。
總之,開學第一課講好課本序言和目錄我認為很重要,教師如果在開頭通過序言和目錄的介紹就能夠把學生吸引住,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對這門課有大體輪廓上的認識,它比一開始就授新課更有效。教師講好序言和目錄不但克服了高中新生對于學習這門課的畏難心理,而且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對以后開展教學中的探究活動和實踐活動更有積極作用,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這一環節,重視對課本序言和目錄的講解。
參考文獻:
[1]斯琴高娃.《經濟生活》教材中“綜合探究”課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莊金業.高中《經濟生活》綜合探究課能力與情感體驗的培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1):92-93.
(3)趙陽陽.高中《經濟生活》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分析及在教學中的優化[J].華中師范大學,20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