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 陳婷婷
摘 要:中國物流行業也在快速發展,物流產業每年都在快速發展。2017年我國物流產業的總產值約250萬億元,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廣東很多高校紛紛建立大學生物流中心,學校、企業、學生一起管理運營。本文對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物流中心建立進行研究探索,并且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措施。
關鍵詞:物流;大學生物流中心;校企合作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經濟快速發展,網購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如今的電子商務在中國發展非常快速。中國涌現出大量的電子商務公司,如阿里巴巴、京東、一號店、唯品會、蘇寧易購、國美集團、順豐優選等等。電子商務經歷了一個投資風口時代。每年新增的電子商務公司非常多,競爭非常激烈,行業也在不斷洗牌。總之,電子商務行業已經改變了中國的消費模式,讓中國在這個領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高校是消費聚集的地方,高校大學生是最有活力、最敢于嘗試新的消費模式的人群。高校的物流量也較多。大學生喜歡網上購物,他們覺得方便、快捷、便宜。很多高校都在大學建立了自己學校的物流中心,以便應對大量的快遞包裹派發。廣東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物流中心,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等等。這些學校的物流中心都是由學校主導,師生共同管理,運行良好。但也有些學校沒有建立大學生物流中心,比如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網絡購物需求較大,但物流配送系統比較滯后,很多快遞包裹出現了問題:
第一,快遞包裹積壓情況非常嚴重。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高明校區的快遞物流到今日(2018年7月)還沒有一個專門正式的校園配送中心作為配送點來配送貨物。很多物流快遞公司都是通過在路邊卸貨、露天分揀、臨時配送、隨機聯系用戶等等。這些方法很是落后,很多時候客戶不在學校,物流公司只能把貨物拉回去。有時候貨物可能一個星期聯系好多次都沒有聯系上客戶,貨物只能一次次地被積壓下去。快遞公司員工找不到客戶,只有把貨物一件件拖回去,這樣浪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第二,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快遞臨時配送點環境堪憂。由于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沒有一個固定的物流配送中心,快遞包裹到達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時只能路邊卸貨、露天配送。很多貨物都是露天堆放在路邊,路邊的環境很凌亂,包裹容易出錯,沒有統一規范和管理,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分揀。如果遇到大批量的快遞包裹時期,包裹分揀速度慢,有時候用戶要自己去尋找包裹,服務效益低,服務質量差。遇到惡劣天氣,刮風下雨,很容易吹走淋濕貨物,貨物安全性低,貨物的價值不能保證。第三,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配送中心快遞包裹安全性不高。由于快遞包裹臨時露天堆放,很多快遞點都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看管,這樣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發配快遞包裹時,由于人工操作分揀,所以速度很慢,很多顧客都是自己去找包裹,這樣很容易拿錯快遞包裹,所以安全系數不高。
面對這樣的情況,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應該改善自身的物流中心發展模式,尋找一條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建立一個固定的大學生物流中心場所。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在高明校區還是缺乏一個固定大學生物流中心場所,這樣嚴重制約校園物流快遞發展。如果沒有固定物流場所,物流企業想入駐校園也是紙上談兵。所以,首要措施是學校拿出固定的場所,建立一個固定的大學生物流中心。
第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校園物流發展戰略規劃綱要。發展戰略應該明確指出,如何引進物流企業來發展校園物流行業,制定科學合理的方式,使得企業盈利。發展戰略綱要要處理好學校、企業、學生的利益,實現多贏的局面。
第三,將教學任務融入大學生物流中心,提高辦學質量。建立大學生物流中心,可以在大學生物流中心實施各項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產教融合的發展。在大學生物流中心教學,是一個創新的形式。學生在大學生物流中心學到很多知識,熱情也會提高。
第四,建立獎勵機制,提高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大學生物流中心盈利模式是多元化的,一部分是企業在管理,另一方面學校師生也參與運用管理。學生可以參與收發快件、路線規劃、訂單處理等方面的工作。教師也參與引進企業、開通市場、開通新業務的工作。同時,每個人做的事情都有相應的回報,這樣的機制大大提高了師生參與的積極性。
總之,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做到以上的幾點措施,將大大提高物流效率,為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物流中心校企合作提供寶貴的經驗。廣東是中國人口最多省份,大學的數量也是最多的。未來廣東的大學生物流中心建立也會融入教學模式,大學生物流中心未來朝著智能化發展。大學生物流中心校企合作模式將越辦越好,為廣東培養大量的物流人才。
基金項目:廣東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教改項目“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物流中心校企合作體制研究與探索”(項目編號:XJJG201712)
(作者陳衛單位:廣東職業技術學院;陳婷婷單位: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衛.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物流中心校企合作機制探索[J].教育,2017(11).
[2]陳衛,李集成.服裝O2O采購模式運用發展[J].經濟管理,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