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華 郝瑞卿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產業結構也隨之持續調整和升級,以前在我國經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鋼鐵行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此行業背景下,我國不斷加大對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力度,寶鋼和武鋼的合并也因此構成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對寶武合并的案例分析來研究并購前后財務效應狀況,結果表明存在財務效應,二者的合并對我國鋼鐵行業后續兼并重組具有指導性意義。
關鍵詞:吸收合并;財務效應;寶鋼;武鋼
合并前后財務指標分析
由于寶武合并發生于2016年度,所以無全年財務數據,本文利用半年報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通過分析寶鋼和武鋼2016年半年報以及寶武鋼鐵2017年半年報主要財務數據,分析二者合并前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具體指標見表1。
償債能力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針對短期償債能力來說,寶鋼2016年上半年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低于理論值(1:1),相對于寶鋼,武鋼流動比率較低,推斷兩公司短期償債存在一定的壓力。而寶武合并后,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介于合并前的二者之間,由此可以看出,合并重組后武鋼拉低了寶鋼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原因是武鋼的流動負債較多,這導致寶鋼短期內償債能力有下降趨勢。
從長期償債能力角度來看,寶鋼的資產負債率在行業正常水平(40%~60%)之間,而武鋼已大大超出基準水平,負債率過高,而寶武合并后受武鋼高負債率影響,寶武鋼鐵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稍高于寶鋼同期,也屬于適宜水平范圍內。
盈利能力分析
三個指標的高低能夠相對精準地反映出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程度。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此次并購前,寶鋼、武鋼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3個指標都相對較低,不可否認,鋼鐵行業下游需求持續低迷是營業利潤較低的主要原因,寶鋼3個指標是武鋼的5倍左右,重組后指標值有所提高。可以看出,此次合并為寶鋼帶來效益,但影響程度不是很大,未來盈利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營運能力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武鋼的總資產周轉率相對于寶鋼來說較高。總資產周轉率越高,意味著資產周轉越快,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銷貨能力越強。合并后寶鋼的周轉率提高,說明武鋼的加入提升了寶鋼的銷貨能力,然而總體上總資產周轉率有待提高。同時,寶鋼存貨周轉率在合并后由2.6788次提高到了3.7321次,說明合并重組使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有所提高,但短期內可能不會給企業帶來較強的營運能力。
成長能力分析
總資產增長率能夠反映出企業資產規模的總體增長狀況。由表六可以看出,寶鋼在重組后總資產增長率較之前提高了2.4倍,這是武鋼資產總額納入寶鋼的結果。
而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由之前的負增長到合并之后達到117.88%,說明合并后主營業務收入不斷提高,計算2016~2017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得出,主營業務收入在合并后直線上升,這表明此次合并為存續企業注入新鮮血液,企業成長能力不斷加強。
結語
寶武合并雖然時間不夠長,但由于強強聯合再加上國資委積極推動,整個龐大的鋼鐵集團協同效應會逐步顯現。
從對企業各種財務指標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最終結論,寶武合并前后財務效應雖然不太明顯,但整體上趨于1+1>2的發展趨勢。這不僅僅是兩個資產組簡單組合的結果,更體現出寶武合并重組的自身成功經驗是可借鑒的。
(作者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參考文獻】
[1]朱冬花.企業并購經濟后果分析——寶鋼換股合并武鋼案例研究[J].商業會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