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媚
摘要:“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確立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新理念,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接受者,而是主要的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參與者,整個學習過程應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的過程,是學生主積極動參與學習過程。
關鍵詞:自主探究;發展思維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要注重學生掌握良好學習方法,更要學會學習,主動探究新知,并把自主探究落實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層次上,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探究機會,教學中應找準探究的切入點,不失時機的讓學生進行學習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學會猜想,學會驗證,學會歸鈉、學會推理及尋找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重注意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探究獲取新知,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取不同程度的知識,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更好發展,做法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多年來的《新課標》學習使我認識到,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沉重負擔。因此,課堂上是否能夠鼓舞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在新課導入時創設的情境,創設情境,激趣導入的方法很多,可以是 問題情境導入、游戲導入、故事導入、舊知導入……而問題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產生迫切要求獲取新知的欲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積極地開動腦筋。
例如:教學“長方形面積”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老師正在裝修房子,請同學們幫助布置客廳,當同學提出可以在客廳地面鋪上瓷磚、地毯時,思考:“如果在地面上鋪上地毯,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知道?誰來說說你的方法。”學生帶著探究的欲望,圍繞著探索的問題一步步展開。學生知道方法了,想想家里的新房子也要裝修,我也能計算房子面積了,尤其是自己的睡覺的房子。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學會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僅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產生探究數學知識的強烈欲望。
二、 實踐操作,強化探究意識。
“自主探究”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策略。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去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創造學生自主發展的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主動參與探究。由于數學的抽象是屬于操作性質的,而它的發展要經過一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又是一些具體的行動,在課掌上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典型的,較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讓學生全方位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去發現、認識、理解、掌提所學知識,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一課時,首先理解圓的面積指那一部分,當學生用手摸一摸圓形物體的表面,知道面積的含義,我向學生提出問題,并思考(1):圓的面積公式與長方形面積公式一樣計算嗎?(2)你知道圓的面積公式嗎?(3)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4)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然與圓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帶著問題操作探究,后分小組動手操作學具,并把問題記錄好。學生把圓形分成四份、八份、十六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等,再根據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推導出圓的面積的公式。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結果:知道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然與圓的關系,總比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強多了……這樣,學生把學習真正當成自己的事,主動參與活動,人人都有事做,不僅收獲了知識,而且鍛煉了思維。
三、開放教學,養成探究習
“新數標”指出:“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遍_放的課堂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展示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每個學生可以各抒已見,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學時,可創設靈動的開放的教學過程、開放性的問題,放手讓學生喜歡說什么就讓學生說什么、放手讓學生喜歡做什么就讓學生做什么。
例如:“教學“利息”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與家長或與同學到銀行或郵政調查儲蓄利息的知識,了解利息是國家根據國情適時調整的,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有的學生通過到銀行調查獲得,有的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獲得,有的學生通過采訪自己村子里在銀行工作的人得…這樣,使學生不受教材的約束,不受課堂的局限,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主探究自主體驗成果。
四、巧設問題,深化探究學習。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應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設計課外思考題,并鼓勵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多關注、多發現數學問題,主動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徑。
例如:在組織一次班會之前,請同學們預算一下需要多少費用。先告訴學生現有多少經費,再要求學生調查一下所需物品的價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帶要花多少錢,買氣球多少錢,買蘋果要花多少錢,買香瓜子多少錢一斤,買香蕉多少斤......調查后制成表格,并要求學生思考探究:根據本班學生人數,各種小吃水果、需要夠多少較合適?有多少種購買方案?哪一種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礎上既能把教室裝扮得更加漂亮又能讓同學吃得開心!并聲明:探究出合理方案的同學或小組獎勵一顆智慧星。這樣學生有的三五成群作為一組,進行小組合作合理的方案,學生將各種探究結果匯報給老師后,并將較有代表性的方案在讓學生進行比較探究,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種或幾種加以表揚并獎勵。這樣,將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學習,更有效的將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生活中。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正真意義不僅在于獲取數學知識,而在于經歷數學學習過程,掌握數學方法,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應有的發展。而自主探究正是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培養學習方法、鍛煉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當知識與積極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就能成為孩子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