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春
摘要:筆者一直對有關河流的考題情有獨鐘,想要寫一篇河流為主線的文章,但礙于能力所限制,只能以專題復習探索的形式呈現。“趣談”一詞源于本人想要避開只說考點帶來的枯燥乏味,讓讀者能夠從行文中感受到河流獨特魅力的初衷。在此,查閱資料有選擇地介紹黃河、尼羅河等。
關鍵詞:高考復習;河流;趣談
一、試卷上的河流
河流是水圈和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河流補給類型判斷、人類對地表徑流的影響與改造、河流水文水系特征、洪澇災害成因與對策、河流綜合開發與治理等是高考常考點。歷年來,以河流為背景材料的高考題出現頻率極高,如2018年全國Ⅰ卷第37題烏裕爾河(嫩江支流,后成為內流河)的考查;2017年全國Ⅱ卷第6-8題以尼羅河為背景材料;2017年全國Ⅲ卷37題第(1)問“分析額爾齊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點及原因”;2016年全國Ⅲ卷第36題考查南美洲內格羅河水文特征、河上少橋的原因、是否擴大旅游觀光業;2015年全國Ⅱ卷考查“冰凍之河——圣勞倫斯河”等等。從中可以看出“河流”一直都是命題專家關注的焦點,河流何以成為高考的寵愛?因為,河流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要素,對人類來說更是具有重要意義。
二、河流與其它自然要素
河流以其樹枝狀或條帶狀的狹長區域能夠串聯起許許多多的地理事物。俄羅斯著名氣候學家A.H.沃耶伊科夫認為河流是氣候的產物。在我們的意識里多雨區河流眾多,雨季河流流量大,同時,在無雨的旱季河流依然存在,只是流量變小了而已甚至部分河流斷流成為季節性河流。依據河水的補給類型在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劉南威教授主編的《自然地理學》里將河流分成積雪、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雨水補給的河流以及融雪、雨水補給都不足的干涸河流。而在中學地理教材以河流是否最終注入海洋,把河流劃分成外流河與內流河。
河流又是所在流域自然地理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降水影響著河流的汛期及其長短、流量大小;氣溫決定著河流有無冰情及冰期長短;對中低緯內陸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而言高山高原地形又決定著河流的水源,高大山脈往往成為江河的源頭,青藏高原東南部是雅魯藏布江、瀾滄江、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流域的地形坡度、植被、土壤黏性堅硬度等影響著河流的含沙量,汛期水流的搬運作用強,含沙量較枯水期大。高考作為一種選拔性考試,考題的設問往往不會是很空泛的,比如它一般不會直接出個6分的題考查某河流的水文特征,而是對流量、冰期、含沙量的具體考查,如遼河“東水西沙”“內格羅河富含腐殖質而含沙量小”的成因。河流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塑造著地表,形成侵蝕峽谷或堆積河漫灘、三角洲、沖積平原。
河流滋潤沿岸的大地,孕育水中的各種生物。長江的江豚;額爾齊斯河的白斑狗魚;亞馬孫河的食人魚;湄公河的巨型鯰魚;安加拉河源頭貝加爾湖獨特的淡水海豹、鱘魚等以其神奇色彩和未解謎團吸引著人們探訪河流的欲望。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常常用來當做海陸間水循環的典例。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流經北方大地多個省份。上游地區降水少,主要由冰雪融水補給,黃河將近一半以上的水流量來自上游地區,青?!拭C河段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寧夏—內蒙古河段水流平緩,水上漂浮著羊皮筏子,黃河水灌溉著兩岸農田,造就了銀川平原與河套地區富饒的“塞上江南”,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河岸上少數民族的傳統民居是平頂屋。
黃河也是一條野性的河流,歷史上曾多次改道,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泥沙淤積嚴重以及受地轉偏向力等影響,黃河曾改道向北由海河入海,或者南流經淮河入海。
三、河流與人類
(1)從河谷走來的古代文明
我們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和古巴比倫,都發源于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區。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稱頌道: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氣候干旱,終年雨量稀少,尼羅河是唯一的水源。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洪水消退,在當地留下一層肥沃的淤泥,十分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孕育了古埃及人民,也孕育出輝煌的古埃及文明。
希羅多德說,在美索不達米亞,小麥的收成是播下種子的200倍。從中可以看出河流為古人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為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河流的開發利用
河流是地球賜給人類最美麗的禮物,或碧波蕩漾或滾滾洪流,它為我們提供的首先是淡水資源,為河流沿岸提供灌溉水源,滋養萬物,為人畜提供飲水。
早些年居住在河邊的漁民會利用熟悉水性的特點,把需要搬運的柴草和木頭扔進河里讓河水將其漂浮一段里程后,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再把木頭和柴草打撈上岸。內河航運會被橋、陸上交通取代,但是,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電能,所以今天對河流的開發更多體現在水能方面。長江三峽、巴拉那河伊泰普電站、金沙江溪洛渡電站、美國哥倫比亞河上的大古力水電站……都是世界上大型的水利工程,尤其我國的水電站規模大,數量居多。
(3)懂河流之道的人們
戰國時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利用地形地勢,無壩引水,至今仍在發揮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的綜合功能。都江堰以不破壞生態,利用自然資源為人民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調統一;法國拆除高壩水庫改建低壩水電站,恢復河道彎曲,成立羅訥河專門開發公司對河流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河流綜合整治方面,我國各省區也在著手完善——河長制,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
四、小結
河流作為一種動態的存在,干支流組成廣袤區域,河流自身擁有強大的生態系統,神奇生物,難以理解的洄游魚類;不同流域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各異,具有獨特的地域民俗文化,至今未解的三峽懸棺之謎、瀾滄江畔的古鹽田、已經遠去的伏爾加河上纖夫的號子……在我看來都是河流及與河流有關的趣聞。正如,《遠方的家——江河萬里行》主題曲唱到的那樣“有水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沿著河走就是走在故鄉”河流記錄的是一部自然史,更是一部人類發展史。
參考文獻:
[1]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4
[2]八年級上冊地理教師參考資料.星球地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