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
摘要:《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幼兒與幼兒之間發生攻擊性行為時,我們應采取怎樣的教育策略來支持幼兒解決矛盾沖突,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呢?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針對中班開展的區域活動中建構區里發生的沖突小故事,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與實踐。
關鍵詞:沖突解決;幼兒教師;三步法
引言:
區域游戲是幼兒在園參與的重要活動之一,它為幼兒提供了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并能加快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但在幼兒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會因為爭搶玩具、圖書、椅子等種種原因而產生同伴沖突。一些爭吵甚至“打架”的沖突現象屢屢發生,甚是正常,也不可避免。很多時候只是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的限制、解決問題能力不足導致的。大部分教師在發現這種沖突的時候會當面制止,雖然能夠有效的解決矛盾,但這種處理方式并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成長,難以學會主動解決沖突的能力,更不能保證幼兒在之后的交往中真正做到主動地與人分享、謙讓。
一、案例實錄:
區域活動時間,建構區里小明和貝貝打了起來。
老師走了過去,把他們分開,然后握住兩個孩子的手,蹲下身體和他們說:“我知道你們很生氣,生氣是可以的,打架是不可以的。”兩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老師,低下頭不說話了。
看到他們的情緒都平靜了下來,老師問孩子:“發生了什么事情?”小明說:“她拿走了我的錢。”老師對貝貝說:“他說你拿了他的錢。”貝貝說:“那是我的錢。”老師又對小明說:“貝貝說那是她的錢。”小明說:“他拿走了,我就沒有了。”老師又對貝貝說:“他說你拿走了,他就沒有了。”貝貝說:“他拿走了,我也沒有了。”老師又對小明說:“給了你,她也沒有了。”就這樣兩個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很委屈地向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老師就像一個傳聲筒一樣將孩子的話原原本本的傳過來又傳過去。
不一會兒兩個孩子都低下頭不說話了。這時老師說:“所以,現在你們兩個都想要這個錢,那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沉默了一會兒,貝貝說:“把錢給他分一點吧,老師將貝貝的話轉述給小明:“貝貝的辦法是把錢分一點給你,你同意她的想法嗎?”小明點點頭說:“我同意。”老師說:“好吧,你們都同意每人分一半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那么現在把錢拿過來,我們一起來分吧。”于是,貝貝將藏在積木下的一些籌碼拿出來放在老師的手上,小明說:“我們就這樣拿吧!”就這樣兩個孩子你一塊我一塊將老師手里的籌碼全部分完了,最后老師說:“我很開心看到你們用每人分一半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兩個孩子笑著看了看老師,又互相看了看對方,高興地做游戲去了。
怎么樣,這個故事很有趣吧,當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筆者有效使用和平談判桌,解決了幼兒之間的沖突。
二、沖突解決三步法:
第一步:先情后理,制止傷害,安撫情緒
當孩子們在建構區里游戲為了“錢”而發生沖突爭搶時,我們在處理時不能責備孩子不懂禮貌或者使用攻擊性較強的言語去斥責孩子,而應在其發生肢體沖突的第一時間介入,采用“同理心”的方式,對幼兒做出情感的回應、和情緒的安撫,在人際的相處和溝通里,“ 同理心 ”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它是以平和的心態易地而處,切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明白及體會身邊人的處境及感受,并可適切地回應其需要。這樣就能避免沖突進一步惡化而造成更大的身心傷害。
第二步:巧妙傳遞,收集信息,確定問題
通過兩位孩子的口述,老師及時了解發生沖突的原因,利用傳聲筒的方法使幼兒改變固有的、以“自我中心性”的偏激的思維方式,意識到一個人搶走了“錢”,另一個人就會沒有“錢”的兩難局面問題;明白了要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大家都需要錢”這一核心問題。
第三步:自主解決,后續支持,促進成長
正確的引導后,孩子們知道要換位思考,想到“怎么才能讓大家都有錢”的問題,幼兒學會主動讓步,通過協商大家又達成了共識,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每人各分一半的錢”;老師再給予后續的支持——作為一個評審員,公正、公平的參與孩子分錢;隨之小明和貝貝通過“你一個,我一個,你一個……”方式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一樣多的“錢”,最后孩子們順利化解了矛盾,獲得又能開心的做游戲的愉快結局。
在老師的支持下,兩位孩子自主解決與同伴之間在游戲中的矛盾沖突,為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策略——沖突解決三步法,讓老師不再是說教的老師,告訴孩子同伴之間要學會互相謙讓、相互幫助、學會分享。“小明,貝貝趕快說對不起”等等這樣類似孩子聽不懂的大道理;也不再是一個法官老師,直接評判孩子誰對、誰錯;而更像是孩子的一位平靜、友好的朋友,通過簡單、輕松的對話、聊天,幫助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仔細的老師們如果愿意繼續跟蹤觀察、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解決沖突后,他們會比之前更能友好的合作游戲,彼此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親密。
三、結語
孩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我們要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更要關注每一位孩子,給予他們充分的自由和尊重,提供適合的教育教學策略,讓孩子懂得分享、知道謙讓,學會自主解決沖突問題,不僅提升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俊華. 探析幼兒分享意識與謙讓行為的培養[J]. 吉林教育:綜合, 2016(24).
[2] 劉曉曄. 幼兒同伴沖突解決策略研究[J]. 教育導刊月刊, 2014(2):16-19.
[3] 姚素慧. 教師引導幼兒解決同伴沖突的若干策略[J]. 考試周刊, 2016(5).
[4] 雷學琴. 也談幼兒分享意識與謙讓行為[J]. 學周刊, 2016(8):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