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物理是一門兼具邏輯性和抽象性的學科,要想學好物理,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實驗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責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科學思想觀念的引導下,嚴謹的進行物理學習與探究。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以期促進學生在物理方面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
關鍵字:初中階段 物理教學 核心素養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需求。一直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物理教學比較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培養,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對于學生在物理方面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受到了越來越多物理教師的重視。不過,教師在日常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時,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模擬教學實驗,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完全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無法充分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師對于抽象的物理概念或知識,往往點到為止,導致學生沒有真正的理解物理概念或問題的本質,以至于學生在做題時不能有效的應用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需求,采取有效地教學方法,以突破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各個問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一、組織小組合作,探究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實驗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新課改強調要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性,因此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采取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合作學習法,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又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對學生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思維有積極地作用。
例如:在教學《探究—小燈泡的電功率》這節課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實驗展開探究活動。首先,我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現在有一個小燈泡,銘牌上只有額定電壓,沒有額定功率,我們應怎樣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呢?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并在實驗臺上通過伏安法,依照P=UI的原理進行實驗。最后,通過小組的合作完成實驗,并在課堂匯報實驗過程和成果。
二、列舉生活問題,聯系生活實際
眾所周知,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很多現象都是可以通過物理進行解釋的,比如:為什么公交車停了,人的身體會往前倒;比如:為什么下雪的時候不冷,而化雪的時候冷;再比如:為什么我們會先看到閃電而后聽到雷聲等等。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對學生進行物理概念或問題的解釋,這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提升學生的物理應用能力,對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節課時,為了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我先列舉了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現象,比如:擦黑板、擰瓶蓋、車輛運動、走路等等。其次,我要求學生通過生活現象預設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這時有學生提到:“穿相同的鞋在冰面上走路比在馬路上走路滑,因此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還有學生提到:“穿相同鞋的大人和小孩在冰面上走路,小孩更容易摔倒,因此摩擦力的大小與體重有關。”……然后,我要求學生根據預設,通過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樣做,對于學生加強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合科學技術,拓展教學視野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在教育領域,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節約教學時間,提升教學效率。此外,物理學科具有抽象性,由于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教師無法用語言解釋清楚,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模擬或展示,這樣可以有效地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例如:在教學《汽化和液化》這節課時,由于汽化和液化內容比較抽象,肉眼無法看見,教師單純地憑借語言講解,學生不能充分地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整個實驗過程利用高清的攝像技術記錄下來,然后在教室以視頻的形式為學生慢放、重復播放,這么做可以使學生清晰地觀察整個實驗的過程,對于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學內容,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應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并將這一目標細化到每一節的物理課堂當中,采取有效地教學方式,將物理核心素養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心中。
參考文獻:
[1]楊變花.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8
[2]楊秋紅.簡談物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