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明
摘要:把現代信息技術“無痕連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發揮其主導作用,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解脫出來,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因此,下文對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用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 ;信息技術;優化;無痕連接
[案例背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讓呆板的課堂變得有趣,有料,有種;讓課堂變得智趣共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知識,并且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掌握知識,在春風化雨在提升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就此我談一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一、信息技術手段進入課堂,讓數學課堂和生活無痕連接,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活力,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例如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時,我使用了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先在屏幕上用動畫顯示了一個長方體的展開和合并不斷出現的畫面作為主題畫面,通過一只小兔騎著摩托車在長方體的棱上繞圈,并加上美妙的音樂,一下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使同學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同學們對于老師要上的數學課充滿了渴望,學習熱情高漲,讓學生學得更加有“滋味”。
第二、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時,我先讓用動畫引出現豬八戒和孫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里由于孫悟空沒有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師兄弟產生意見,為了搞好團結,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現在需要同學們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了起來,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內容。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春風化雨在學到了知識,并達到了教學目的。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1)在概念、法則、公式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性地掌握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討論、操作、答問、質疑、總結。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高了能力。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有助于教師解決重點、難點。如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一課中,教學重點是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確表象。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我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電腦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并與學生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除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以外,我還利用三把米尺組合成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一個組的學生走進去,從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體可以藏12個人。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3)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在教學中優化練習設計,鞏固新知識。新授課中的鞏固練習,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復書上學到的東西,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信息技術在教學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教學密度和提高信息接受量。
自從新教材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課容量比老教材多了不少,而課時安排卻沒有增多,特別是一、二年級的數學,一個星期只有3節課,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如果使用過去的手段,增加每一節課的信息含量,存在一定的難度。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課堂教學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后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與有關的內容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例如在講授“第十冊《統計圖》的教學”一節時,我利用電腦的Excel功能,設計了簡單折線統計圖和復合折線統計圖,教會學生如何運用Excel功能。本來兩節課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我一節課就完成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可以將教材按要求重新組合,增加課堂信息傳輸量,加大密度,同時又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投入積極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整個課堂得到了優化,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還能減輕學生盲目地死記硬背的負擔。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本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并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無痕連接”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我教學五年級 “數學活動課”一節時,錄像播放師游“廣州東方樂園”的情景。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有980人,教師38人。門票價格為成人票每張10元,學生票每張5元,30人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團體票每張6元。問:請你設計一種最為省錢的購票方案。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各自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總之,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發揮其 “無痕連接劑”作用,創設生動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呆板的課堂變得有趣,有料,有種;讓課堂變得智趣共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參與教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知識,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掌握知識,在春風化雨在提升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本論文非抄襲)
參考文獻:
[1] 徐斌 使數學知識因“無痕連接”生活 《追尋無痕教育》專著 序言 2017 3
[2] 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 教育論文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