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沛
摘要:網約車是如今人們出行方式中重要的一種,它的出現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效率、提高了生活品質,更為社會創造出新的職業選擇。但在發展過程中,網約車也出現了種種問題,本文使用SWOT分析網約車平臺的優勢、劣勢、市場機會和行業威脅,并提出相關建議,認為網約車行業應該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加強信用管理,推動企業和行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網約車,SWOT模型,網約車行業戰略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出行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出租車“打車難”、“打車貴”、“服務態度惡劣”等問題頻頻出現。在此背景下,乘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網約車迅速發展起來。然而,在滴滴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網約車行業壟斷程度過高,同時近期網約車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如何保障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已成為網約車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從網約車的發展歷程入手,通過SWOT模型分析網約車行業的各方面問題,對其發展提出建議,力圖探索一條網約車健康、科學發展之路。
一、網約車發展歷程與現狀
網約車,即網絡預約車輛,最早于2010年誕生于美國舊金山(Uber公司最早運營這一業務)。作為一種共享出行方式,網約車是共享經濟的代表性商業模式。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模式的普及,網約車行業發展迅速。通過手機 APP預約車輛十分方便快捷,目前已成為廣大消費者出行的首選。可以說,網約車從根本上顛覆了人們的出行模式。
自從2012年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分別在北京、杭州上線以來,我國網約車行業經歷了資本熱捧、燒錢補貼、政府管制、并購重組、行業壟斷等各個階段,期間發生了“滴滴、快滴合并”,“滴滴收購Uber中國”等里程碑事件,目前已經形成滴滴一家獨大,神州專車、首汽約車、嘀嗒拼車等平臺并存的局面。
從模式上看,我國目前網約車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自營和非自營兩類。其中自營模式主要指神州專車、滴滴專車、首汽約車等專車模式,即由平臺提供運營車輛,司機為平臺全職員工;非自營模式主要指快車、順風車等業務,即網約車平臺僅作為信息中介,個人用戶在平臺注冊為車主并向顧客提供服務。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通過手機APP聯系傳統出租車的模式因與傳統出租業務相似度較高,網約車平臺幾乎無收益,因此不屬于本文研究范疇。
相關研究顯示,目前我國已有80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營業執照,網約車APP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超過40%,網約車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人民幣。但是,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網約車行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一方面,整個行業集中度和壟斷程度過高;另一方面,近期發生的幾次乘客、司機安全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安全問題的擔憂。因此,通過SWOT模型對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二、基于SWOT模型的網約車行業分析
優勢
首先,網約車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不同于傳統的出租車行業運營方式,網約車實現了運營車輛與互聯網的融合,使得打車更加方便快捷。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信息交互,乘客可通過APP可與駕駛員進行快速、一對一的聯系,網約車的出現解決了“打車難”的問題。而傳統出租車效率低下,司機將大量時間花在了無意義的巡游上,乘客也花費了很多時間在無盡的等待上,網約車平臺效率更高,最快僅需幾秒鐘即可匹配到附近車輛,最慢也只用等上幾分鐘,它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出行效率,提高了生活質量。
其次,網約車行業發展符合時代趨勢。一方面,網約車的出現創造了一種新的共享時代商業模式,該行業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包括司機、客服、平臺運營人員等,是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網約車的發展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理念,共享出行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劣勢
一方面,行業的安全性令人擔憂。近年來,汽車平臺網絡上的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其中滴滴平臺的問題最大,從鄭州空姐遇害案,到樂清女孩遇害案,再到貴陽司機遇害案,幾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我們遠去,這些事件滴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暴露出滴滴平臺監管不足,監管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同時,由于乘客投訴未能及時得到反饋,引發社會各界對網約車行業的質疑。網約車的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是受到用戶們的認可,在社會輿論的渲染之下,人們開始對滴滴產生質疑,對平臺的不信任甚至蔓延到了整個行業當中。事件發生后,滴滴更是直接取消順風車項目,撤去原順風車事務部主管職務。雖然進行了一定懲治,但效果甚微。目前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亟待解決。
另一方面,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導致用戶體驗不佳。相比于傳統出租車行業,由于網約車平臺注冊為車主相對簡單,司機的素質參差不齊。我們無法保障每一個乘客或者司機都是彬彬有禮的,車上不文明現象自從網約車出現時就出現,雖然有一些相應的管制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
機遇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網約車的普及創造了巨大的機遇。截至2018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達到80200萬,2018年上半年新網民數量達到2968萬。與2017年相比,增長率為3.8%,互聯網普及率為57.7%。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令網約車行業占據了網絡的先天優勢。加上即將到來的5G趨勢,網約車行業還將有怎樣的突破性發展,我們難以預測。在城市的交通出行模式不斷更新的今天,人們對于高品質、更便捷、更環保的網約車出行需求非常大。因此,網約車平臺的潛力和發展空間非常大。同時,近幾年政府政策的支持,也給網約車行業發展帶來一定機遇。
威脅
在網約車快速發展的同時,傳統的出租車行業也經歷了改革,使得交通運輸業的競爭更加激烈。且隨著行業壟斷的形成,網約車的價格偏高,價格優勢被削弱。當下,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仍不在少數,因為其安全系數較高,價格低廉,令更多乘客心儀。此外,共享單車、自助取用共享汽車等新型出行方式的出現,也對網約車構成了一定威脅。此外,作為新興行業和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國與網約車相關的法律法規還并不健全,也是網約車行業面臨的威脅之一。
三、行業發展建議
第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監督,對網約車行業進行規范管理。網約車作為為了迎合消費者個性化、高質量化的出行市場需求所產生的行業,政府應該包容、辯證的看待這一事物。一方面,政府應出臺相關規定,使得市場監管更加規范化、專業化、合理化,逐步提高該行業的進入門檻。另一方面,政府在市場監管方面也要做到位,將問題扼殺在搖籃中,嚴查網約車不合理的市場行為。
第二,加強監管,保障乘客、司機安全。在監管方面,應加強車輛信息與真實車輛匹配的監管,對司機應有更加完善的管理體系,使網約車在安全方面達到乘客可以放心乘坐的心理預期。同時,要利用好網約車公司對車輛及司機的一整套管理機制以及網約平臺,加強大數據管理、完善報警機制和應急防控措施,使發生危險時能夠第一時間聯系到客服人員,為乘客、司機提供更好的人身財產安全保障。
第三,加強信用管理,完善評價機制,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通過建立完善的評分體系,加強信用管理,對素質低的乘客進行提高客單價、禁止乘車等處理,引導乘客行為更加規范;同時,對于有不當行為的司機,也要提供相應的懲戒措施,共同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同時,除了平臺自身的規范外,政府還要加強對行業整體的考核。近期,交通運輸部出臺新規考核出租車服務質量信譽,網約車也納入了出租車考核體系,要求評分低的駕駛員應接受培訓等。新條例的出臺,將促進網約車行業提高服務質量,全面提升網約車行業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侯登華. 網約車規制路徑比較研究——兼評交通運輸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6):96-103.
[2]劉宇. 小名“吉利”的“曹操”專車,神在何處[J]. 浙商, 2017(7):68-69.
[3]馮金小, 趙艷華. 基于SWOT分析提升滴滴出行車主用戶體驗[J]. 軟件, 2017(12):262-266.
[4]李坤, 郭貴祥. UBER滴滴打車并購SWOT分析[J]. 中國商論, 2017(27):181-182.
[5]李允堯, 何佳榮.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專車業態發展的經濟學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 商學研究, 2016, 23(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