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民
摘要:旅游扶貧在現在看來是一件非常前衛的事情,但是其作為發展口號,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已經被提出,當時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大部分地區的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較大改善,雖然有一小部分地區由于自然、地域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約,使人們仍然生活在貧困的邊緣。因此國家提出了扶貧這一戰略部署,對于各地的貧困地區而言,通過旅游扶貧能夠更好的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對于文化旅游業的發展來說,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總結貧困地區的旅游發展經驗,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創新扶貧工作方式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旅游扶貧;扶貧工作;促進發展
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預示著我國的第三產業將處于噴井式的發展狀態,對于貧困地區而言,通過第三產業的扶持能夠更快的步入致富的行列,同時對于區域內的經濟增長帶動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第三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為貧困地區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并且貧困地區大多處于原生態的生活環境,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兩者互惠互利,通過有機的整合資源,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真正實現老百姓的脫貧致富。
一、有利于貧困地區獲得更為客觀的經濟收益
有關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通過發展旅游業能夠使其經濟得到較快的增長,對于區域內收入方面的提升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政府為主導的扶貧旅游資金投入能夠吸引更多的外來資源,為區域的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機遇。由于旅游是一種超出當地平均消費水平的一種吸金消費模式,并且在旅游過程中游客的衣食住行為,對當地的經濟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旅游業可以通過旅游及周邊產業為當地的經濟收入提供更多的機遇。
二、為貧困地區的發展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對于貧困地區想要真正的脫貧致富的設想,那么加強外資的吸引能力是其發展內生動力體現的重要環節,通過農民的積極努力勞動和政府的正確引導,能夠使更多的外來資金涌入到貧困地區的市場經濟中,參與到貧困地區的建設,為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于區域內的經濟增長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資的融入能夠一定程度的解放當地居民的思想,對于整體素質的提升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于催生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來說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三、有利于貧困地區市場經濟的綜合提升
旅游產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生產系統,其綜合性極強,因此想要使貧困地區的旅游業得到較好的增長,那么借鑒先進區域的旅游經驗就顯得十分重要。由于貧困地區的經濟增長模式較為落后,因而其增長的空間較大,因此在進行經驗的借鑒的同時能夠突破常規以更加積極靈活的方式進行模式的選擇。同時,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中較為獨立的一個產業,其產業的優化性能提升對當地的經濟增長極為重要,對于促進其他部門的聯合發展來說有著較強的帶動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在旅游業中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較強,對于區域內的經濟貢獻力度較大,通過合理的引導和旅游模式的建立,能夠為區域內的經濟增長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在實際的消費過程中,能夠最大化的實現當地居民與游客的充分接觸,通過在接觸的過程中,充分挖掘當地經濟增長為區域內的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為區域內其他行業的良性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時旅游業與其他行業的聯系,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鑒經驗,對于當地經濟的和諧發展來說極為重要。
四、小結
目前,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擴大,至今已經走過了四十個年頭,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旅游業為經濟增長提供了較大的經濟支撐,因此想要真正幫助企業實現穩步增長對于區域內的經濟增長起到良性的促進作用,那么加強頂層設計才能夠真正是旅游扶貧落到實處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增添更多的保障,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來說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玉虹,馬勇等;《邊境旅游業在沿邊地區扶貧中的作用》[M];《黑龍江民族叢刊》;2002年第2期 P67-73
[2]周波,李毅等;《廣西巴馬旅游扶貧貢獻率研究》[M];《旅游論壇》;2011年第4卷第2期P83-85
[3]范才成,韓維敏,吳明山等;《以鄉村旅游促進精準扶貧的對策研究——以重慶市黔江區鄉村旅游發展為例》[M];《福建質量管理》;2017年第12期P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