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栩
摘要:商業銀行的目標是追求收益,但在追求收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風險,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不斷拓展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商業銀行的風險越來越復雜多變。同時,商業銀行是金融業的重要一部分,金融又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因此,商業銀行的良好發展是國民經濟穩健運行的基礎和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商業銀行如何更好的進行風險管理。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理念、技術
一、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來源
商業銀行的發展會受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經濟政策、國際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經營過程中,商業銀行必然會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貸款人沒有如約償還貸款會導致銀行損失,或是銀行自身管理不當損害了銀行利益等等,這些都是銀行會面臨的風險。一般的,可以將銀行風險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外部因素引起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銀行的管理體制,我國商業銀行實際上是一種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需獨立面對市場風險,存在破產倒閉的可能。二是在資金使用上,客戶使用資金的效益的好壞會決定銀行風險的大小,如果銀行所選的客戶的資金使用效益比較差,銀行就會面臨較高的風險。銀行的內部風險主要包括銀行資金構成導致的風險、資產規模帶來的風險以及一些主觀因素引起的風險。銀行資金結構導致的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開展信貸業務時,需要有足夠的存款資金保證滿足客戶匯兌的需求,如果銀行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可能會導致“擠兌”風險。銀行資產規模也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這是因為維持銀行經營活動需要流動資金,一旦銀行流動資金不足,銀行就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而主觀因素導致的銀行風險是指銀行自身操作不當導致的風險,比如銀行工作人員的一些違規行為會給銀行帶來損失。
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現狀
(一)缺乏科學的風險管理認識
風險管理認識上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具體的風險了解的不全面,風險監管的內容比較單一,通常對信用風險十分重視,風險管理也是以信用風險為主要對象,相比較而言,其他風險如操作風險、市場風險等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第二,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定位存在偏差。很多商業銀行還保留著傳統的觀念,重點發展銀行的經營規模,過于追求短期目標,忽視了銀行的長期的發展,對于資產質量也缺乏關注,資金結構有待優化。第三,商業銀行在資金運作上模式單一,相對較狹窄,分散風險比較困難。
(二)缺乏相應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
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工作中,如何精準的量化風險一直是個難題,而金融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快,金融衍生工具越來越多樣化,這使得銀行風險管理工作更加復雜,量化難度也加大了。再加上風險本身的不確定性特征,我國商業銀行在實際的風險管理工作中,通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用的比較少,且可用的量化工具也不足,一些先進的量化分析的工具由于費用較高且科技含量比較高,在國內使用的比較少。同時,我國商業銀行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關于風險的信息系統,可能各銀行都建立了內部的信息系統,但系統分散、獨立,系統的技術平臺也不一致,無法實現系統間的數據共享,導致一些數據多次被錄入,各系統的數據標準不一致,影響了銀行自身風險判斷水平。另外,在風險管理工作中,風險防控環節有待加強,商業銀行缺少有效的風險監測和預警,缺乏預見性,風險防控工作不足。
(三)風險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開展的比較晚,發展相對較慢,與國外的完善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相比,我國風險管理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現代風險管理組織制度尚未建立。在實際的風險管理中,很多商業銀行都沒有針對風險管理建立專門的部門,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或者有些銀行缺少明確的流程和標準,在人員配置和職能設置上缺乏規劃,可能只在某一層級或某一各部門設立了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
三、完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科學的風險管理理念
科學的理念是行動的指導,在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正確的風險管理的理念,通過引導銀行工作人員對風險和風險管理重要性形成認識,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以此促進風險管理工作的推進。一方面,風險管理工作要體現在銀行所有業務和環節中,而不能只重視某些環節或具體某個業務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風險管理工作要具有針對性,對于不同的業務和環節,風險管理的方式方法應當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在不同的環節,面臨的風險也是不同的,且不同的業務也具有不同的特點。
(二)借鑒先進方法和措施
國際上一些先進的、成功的風險管理方法可以為我們提供幫助,只有不斷學習、參考別人的優秀經驗,我們的風險管理才能更加完善、有效。在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中,可以借鑒國際上銀行風險管理的先進方法和手段,結合國內銀行發展的實際情況,將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措施運用到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來。例如國外銀行通常采用RAROC指標作為風險控制機制的衡量指標,這種指標的優點在于它能使風險管理工作能夠在各種具體的業務中進行,使各種風險的管理聯系在一起,形成體系而非分散管理。
(三)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健全、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有利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而降低甚至避免銀行風險。首先,應建立一個統一的風險管理系統,使銀行各個部門的數據可以互相共享,系統的來管理風險。其次,銀行每個業務部門都應該設立專門的風險管理崗位,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風險管理工作。另外,需要根據具體業務采取具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也就是,對不同的業務采取不同的風險管理方法,具體采取什么方法需要根據業務的特點、可能存在的風險類型等因素來選擇。
參考文獻:
[1]劉越.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管理現狀及數字化轉型[J].中國集體經濟,2018(32):113-114.
[2]劉涓.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金融經濟,2018(22):67-68.
[3]程思遠.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探析[J].產業創新研究,2018(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