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趙世祥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泮托拉唑與雷貝拉唑預防冠脈支架術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和經濟性。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接受治療的92名冠脈支架術后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象,分為實驗1組與實驗2組,對照組應用泮托拉唑治療,實驗組應用雷貝拉唑治療,以患者消化道出血率、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和醫療費用三個評價指標對實驗結果進行評價。結果:實驗1組消化道出血率為4.35%,與實驗2組(化道出血率為6.52%)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1組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為10.87%,與實驗2組(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為10.87%)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1組各項治療費用和總費用均低于實驗2組。結論: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預防冠脈支架術后消化道出血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但泮托拉唑治療期間產生治療費用較低,優先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泮托拉唑;雷貝拉唑;消化道出血
冠脈支架術后患者通常會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聯抗血小板方案進行治療,這個治療方案有很大可能會引發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1]。泮托拉唑與雷貝拉唑是臨床上常用的兩種預防術后治療中消化道出血的藥物。為有效對比這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和經濟性,筆者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接受治療的92名冠脈支架術后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象,對比分析泮托拉唑與雷貝拉唑預防冠脈支架術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和經濟性,具體研究內容如下文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接受治療的92名冠脈支架術后患者作為本次實驗對象,在征求患者同意后,分為實驗1組與實驗2組,每組患者46名。其中實驗1組包含28名男性和18名女性,年齡(63.4±6.1)歲,其中9名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8名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9名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實驗2組包含29名男性和17名女性,年齡(64.2±6.3)歲,其中10名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8名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8名為不穩定型心絞痛。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驗1組給予泮托拉唑(國藥準字H20059019,湖南華納大藥廠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治療,其用藥方式為口服,用藥劑量為40mg/d,每天用藥一次。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實驗2組給予雷貝拉唑(國藥準字J20080040,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公司生產)進行治療,其用藥方式為口服,用藥劑量為20mg/d,每天用藥一次。兩組患者用藥時間均控制在4~5d[2]。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0.0分析,t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實驗1組和實驗2組消化道出血率對比分析
2.2實驗1組和實驗2組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對比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1組共有5名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和類型的不良心血管癥狀,其中1名患者出現繼發心力衰竭,1名患者出現再次心肌梗死,2名患者出現再次心絞痛,1名患者出現靶血管血運重建。實驗2組共有5名患者出現不同程度和類型的不良心血管癥狀,其中3名患者出現繼發心力衰竭,1名患者出現再次心肌梗死,1名患者出現再次心絞痛。實驗1組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為10.87%,與實驗2組(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為10.87%)無顯著差異(p>0.05)。
2.3實驗1組和實驗2組治療費用對比分析
3討論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分別采用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預防冠脈支架術后消化道出血,用藥后兩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率和不良心血管癥狀發生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在預防冠脈支架術后消化道出血方面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但泮托拉唑治療期間患者的平均醫療費用低于雷貝拉唑治療期間患者的平均醫療費用。因此泮托拉唑治療期間產生治療費用較低,在臨床上應優先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賈立偉,李欣,孫濤.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口服雷貝拉唑與泮托拉唑預防消化道出血效果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6,44(2):105-108.
[2]劉娜.雷貝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26(6):785-788.
[3]陸哲遠,吳繼雄,程誠,等.雷貝拉唑和泮托拉唑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7,15(5):92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