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兵
綏化市公證處,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公證工作從手工辦證時代到公證軟件辦證時代,實現網絡自動化辦公的整個過程,感受到信息技術發展給公證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如今,公證行業已基本普及了公證辦公軟件,大部分地級以上城市公證機構已開通了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但我國公證行業信息化建設還略顯滯后,全國公證行業,目前只有上海、天津、江蘇、廣東、山東等7省市實現了全省范圍內公證機構和公證管理部門聯網并使用統一的辦證軟件,全國公證信息化建設任務艱巨而緊迫。
目前就全國范圍內來看,研發公證辦證軟件的機構有幾十家之多,在我省范圍內,公證機構應用的公證辦證軟件也各有不同。其實就軟件系統本身而言,在功能上是大同小異的,建立數據庫的方式也相差無幾,只是由于各公證機構應用辦證軟件的時間不一致,采購渠道不同,造成了目前的發展狀況,但因為所應用軟件的開發機構不同,使得軟件生成的數據不能通用和兼容。
公證在線管理平臺的諸多先進功能不言而喻,通過公證管理平臺,能及時掌握和監控辦證平臺的各類數據信息,為管理部門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第一手數據,實現了在線監督檢查功能,也保證了各類公證業務信息統計匯總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但我們應看到,目前由于各公證機構使用的辦證軟件生成的數據無法兼容統一,給公證管理平臺在數據銜接上造成了很大困難,進而無法實現辦證平臺和管理平臺的有機結合,這也是制約公證管理平臺建設的最大障礙。
受地域和條件限制,目前地市級以上規模較大的公證機構都已建立了較完善的公證辦證系統,并由專門的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的人員管理和維護系統的正常運行,而一些偏遠地區規模較小的公證機構還處于公證信息化建設的起步階段,甚至辦理一些涉及網絡電子信息保全證據公證業務還感覺無從下手。造成這種發展水平不均衡的原因不外乎硬件設施和人員兩方面的因素。硬件設施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配備完善的硬件設施是保證辦證系統良好運行的前提條件;人員因素是決定信息化建設推進落實的關鍵,人員能否適應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熟練掌握并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和設備,是決定這個公證機構信息化建設水平的關鍵因素。
借助公證信息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公證業務統計信息及工作信息的網上報送,實現對公證機構業務辦理情況及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的動態管理;借助公證信息管理平臺,各公證機構間可以對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虛假信息等風險提示實現信息共享,可以對重大疑難復雜公證案件實現在線研討,從而有效防范辦證風險和控制辦證質量;借助公證信息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公證管理部門和公證協會的各種文件通知、各類辦證規范標準及時在線發布,有效地節省了傳遞時間和成本。同時,積極組織開展信息數據格式標準的研究工作,逐步統一公證網絡技術標準,待條件成熟時實現各公證機構辦證平臺與公證信息管理平臺的數據銜接,從而實現公證辦證平臺業務數據自動上傳匯總,實現辦證平臺與管理平臺的有機結合。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加快公證信息化建設是公證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將現代科技手段融入到公證工作中,才能全面提升公證服務和公證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公證公信力。同時我們也要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挖掘和儲備,特別是要改善基層公證機構信息技術人才匱乏這一問題,并借助各級公證協會的力量幫助偏遠經濟實力較弱的基層公證機構一同進步,使新技術更快更好的應用于公證工作實踐,使公證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網絡安全問題是各行業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信息化系統中軟件、硬件及系統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一旦安全隱患引發病毒感染、數據丟失、系統癱瘓等障礙,將會給公證數據信息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我們在大力發展公證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必須重視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應建立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強信息安全技術保障,充分利用信息加密技術、訪問控制技術等技術手段保障公證網絡信息安全,同時也要加強網絡安全管理,提高使用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嚴格執行數據定期備份,從而有效保障公證信息化建設順利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化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公證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充分滿足當代信息技術化時代發展的要求,促進開展公證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升公證信息化的發展進程,有效推動我國公正工作逐漸走向法制化、制度化,提高公證行業的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