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霞
包頭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法律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是人們對于法(特別是現行法)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醫學與其他學科相比,不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而且也具有深刻的社會性。在醫學的發展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而這些復雜的社會關系就需要用法律手段來進行調整。近年來醫患糾紛不斷上升,醫鬧層出不窮,這更需要我們運用法律來處理醫患糾紛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醫學生在醫學院校系統地學習醫學知識、培養法律意識,對于其日后在醫療實踐中預防和處理醫療糾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醫療糾紛主要容易發生在以下環節:記錄保存病歷、術前、術中、術后、麻醉、特殊病房消毒、普外急癥處理以及用藥環節。厘清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環節,增強醫學生在每一環節中的法律意識,使其事先知道每一環節的法律規定,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法行醫,能夠有效地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務人員應從法律上維護自己作為醫方的權利,同時積極履行醫療義務,而權利的維護與義務的履行都離不開醫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事先掌握。
面對醫療糾紛,甚至嚴重的醫鬧,醫務人員往往束手無策,不知如何處理。增強醫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其預先了解醫療糾紛的法律處理手段,能夠及時有效地依法解決醫療糾紛,化解醫患矛盾。
本次調查采用了無記名調查問卷與微信網絡并用的方式,調查對象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大二年級學生。調查人數為448人,其中225人參與了課堂的隨機調查問卷,223參與了微信網絡調查。調查的主要內容為:(1)對現有法律制度的認同程度。調查結果顯示89.6%的醫學生對現有法律制度完全認同,9.3%的醫學生對現有法律制度基本認同,只有1.1%的醫學生對現有法律制度持中立態度。(2)對一般法律現象的認知程度。對墮胎、安樂死合法化等法律現象73.8%的醫學生基本認同,23.1%的醫學生持中立態度,3.1%的醫學生完全不認同。(3)對醫學法律知識的熟悉程度。95.6%的醫學生對醫學法律知識不熟悉,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4)對于法律知識的需求狀況。98.9%的醫學生希望加大醫學法律知識的學習,1.1%的醫學生希望在實習時加大衛生法律知識的實踐教育。(5)對于醫學院校法律課程開設的要求。99.9%的醫學生希望在校期間多增加法律課程,尤其是對于和醫學有交叉的法律課程有強烈的需求。
以上的調查結果表明醫學生對于現有法律制度和現象主觀上是接受認同的,但對于醫學法律知識掌握的情況不是特別好,他們希望多增加醫學法律知識的學習,多開設醫學法律交叉課程。造成醫學生對于法律知識掌握不夠的原因主要有:(1)醫學院校對醫學法律課程重視不夠。大部分醫學院校只開設一門《法律基礎》課程,而且課時也不到10學時,很少在全校開設針對醫學生的醫事法律課程。(2)醫事法學專業師資缺乏。有的醫學院校沒有醫事法律專業教師,有的醫學院校即使設有專門的醫事法律教研室,但教師人數也不足10人,還要承擔醫事法律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沒有足夠的教師面向醫學生開設醫事法律課程。(3)醫學生自身對醫學法律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目前大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基本上是被動強制性的學習,醫學生也不例外。雖然醫學生主觀上愿意多學習醫學法律知識,但落實到行動上卻很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醫學院校應加大與醫學交叉的法律課程的設置,如可以面向全體醫學生設立“醫療糾紛預防處理學”、“衛生法學”、“醫事法學”、“藥事法規”“執業醫師法”、“執業藥師法”、“護士管理條例”等交叉課程,同時應保證這些交叉課程的課時能滿足醫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掌握大量的醫學法律知識,才能促使醫學生在未來的醫療服務中依法行醫,從而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在第二課堂的教育管理中應加強醫學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一方面可以收集整理醫療糾紛中的典型案例,通過宣傳展板的形式進行醫學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舉辦法律知識競賽、辯論賽、講座等形式加大對醫學生法律知識的教育。
醫學法律知識的教育離不開專業的醫事法學教師,但目前醫學院校基本上都存在著醫事法學教師不足的情況,所以應多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擴大醫事法學師資隊伍。
醫學院校大部分的醫學專業課程都是由臨床醫生擔任,這些臨床醫生教師不僅具有淵博的醫學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可以在醫學教學中幫助醫學生厘清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環節,并引導其應用法律思維去處理相應醫療糾紛,從而為醫學生在日后的醫療實務中處理相應的醫療糾紛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