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兵
1.國防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0; 2.山西省呂梁市紀檢委,山西 呂梁 033000
針對扶貧工作中出現的典型腐敗案例,中央紀委在進行審查之后于2016年8月進行了公開,以此也證明了腐敗現象是目前扶貧領域中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需要引起重視[1]。本次主要以中央紀委公布的該領域的腐敗案例進行研究分析,其中主要有9起較為典型,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明確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并進一步有針對性的提出預防機制,從而能夠保證扶貧領域的清廉,建立紀律保障使扶貧效果達到最好。
(一)腐敗范圍較廣。對9起典型的腐敗案例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其涉及的扶貧工作范圍極為廣泛,如房屋改造項目補助、扶貧監管等,并且可以看出腐敗現象在扶貧工作的各個階段都可能存在,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扶貧資金進行騙取、挪用或截留。如目前已經被曝光的河曲縣輝塔村的黨支部劉某等將上級下發的項目資金以及房屋補助資金收入自己的“口袋”中。第二,將扶貧對象所擁有的資源進行私有,如目前已經被曝光的當涂縣村委吳某,私自占有村中24名村民的養老保險金,使村民的權益受到損害。第三,在對扶貧工作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如目前已經被曝光的宣威市陸泉村朱某等村委,私自收取改造戶保證金,并且存在以權謀私的行為。
(二)腐敗資金較多。目前被媒體曝光的腐敗行為中,劉某通過“以獎代補”進行扶貧資金的騙取,涉及的總資金額度超過了14萬,陳某伙同他人進行建設資金的騙取,涉及的總資金額度高達200萬,織金縣縣委私自挪用扶貧資金,涉及的資金額度超過了200萬,豐都縣在進行危房改造時,該縣縣長私自使用相關補助資金,涉及的總資金額度將近3000萬。由以上數據不難發現,扶貧工作中腐敗現象涉及的資金額度都是比較高的,從7萬到3000萬不等[2]。
(三)腐敗現象涉及的干部層級較廣。對曝光的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出現腐敗現象的干部層級多樣,如縣委書記、村長等。各個層級都有腐敗分子的存在,多數為村干部出現腐敗行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扶貧的最后一步更容易出現腐敗行為,因此對村干部的行為進行規范是有重要意義的。
(一)無法對基層資金進行規范化管理。在扶貧工作中,扶貧款物的來源是非常多樣的,涉及到多個平臺和渠道,所以扶貧工作的工作量相對較大,涉及的流程較多,并且多個部門都需要參與其中,若進行責任分配,也會使管理更加復雜,尤其是對于基層村委,因為未對扶貧項目的資金進行梳理,所以出現腐敗行為的可能性極大。
(二)沒有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近年來,精準扶貧以及脫貧工作已經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基層干部在這項工作中擁有著較高的權力,但是就目前的監管機制來看,尚不能對基層干部的工作進行嚴格監管。
(三)基層干部無高度的法紀意識。目前農村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所以,農村中多只留有老幼人群,這也使得扶貧工作無法順利進行,不能得到足夠的人才支持,所以基層干部有了腐敗的機會。此外,基層干部的法紀意識不足,個人道德修養不夠,反腐機構的工作效率欠佳,對腐敗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夠,也使得基層干部屢次出現腐敗行為,也是被曝光的案例中的統一特點[3]。
(四)民眾缺乏維權意識。我國多數農村中的人群為老人和幼童,這些人群因為自身知識等情況的限制,法律意識淡薄,無法對自身的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并且當國家制定新政策后,無法進行及時了解,對于政策的了解或解讀都要通過村委會,因此多數農民不懂得如何對自身的權益進行維護,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基層干部腐敗行為的出現。
(一)建立信息公開平臺。在精準扶貧項目中,對項目的建設情況和資金的流向要進行及時有效的公示公開,精確到具體的扶貧對象,加大相關內容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扶貧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以及扶貧項目的具體建設情況,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做到公正公開,對扶貧項目的每一個流程所涉及到的信息都要進行公示,確保每一位扶貧對象都能夠知道相關的內容信息。通過建立起精準扶貧信息平臺,有效的避免了政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對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不清晰自身所擔負的職能以及不能有效履行自身工作職責等一些問題,能夠有效的促進社會各界參與到精準扶貧過程中去。
(二)提升懲治力度。第一,扶貧資金在管理使用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控,嚴厲打擊違法亂紀行為。緊盯基層領導干部,對他們出現貪污挪用公款等一系列違法亂紀的行為進行重點整治,對出現擠占挪用、虛報冒領等一些貪污問題,對于浪費資金、私自存放等一些違法亂紀問題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查處,嚴厲整治。第二,在對整個扶貧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要嚴厲打擊違法亂紀行為。對于重點產業扶貧項目以及異地扶貧項目和其他有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點項目要進行嚴格把關,對項目申報審批的各個環節要進行層層監督,對于出現的違法亂紀行為絕不姑息。
(三)重視扶貧干部的法制教育。對扶貧干部加強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意識。充分利用互聯網、報紙、黑板報、會議等一些方式對相關干部進行法制教育,向他們傳達黨中央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思想方針,積極宣傳黨中央反腐倡廉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引導相關的工作人員積極學習法律法規和法制意識,讓他們能夠正確地處理國家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間的關系,在使用權力工作時能夠謹言慎行。
(四)建立通暢便捷的群眾舉報通道。在整個扶貧工作中,貧困群眾是最主要的主體,要培養貧困群眾的權益意識,使他們能夠合法的維護自身的權益,對于政府工作人員違法亂紀情況要進行積極舉報,這在一定程度上非常有利于扶貧工作的正常進行。政府各級單位要把舉報電話進行公示,開通舉報信箱,積極聆聽群眾的意見和聲音,深入了解群眾所反映的具體情況,與此同時把群眾的意見當作對政府官員進行考核的指標之一;建立精準脫貧群眾評價機制,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監督。同時要開展多種舉報途徑,以此更加方便人民群眾進行有效的監督舉報。
(五)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扶貧工作的進程中基層村干部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是扶貧工作的最終實施者,能夠直接面對基層困難群眾,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扶貧對象的基本情況,而且基層干部手握重要的扶貧資源,精準扶貧項目能否正常實施以及扶貧資金能否充分的發揮其應有的價值都和村干部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要加強基層干部的領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