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玲 侯登武
1.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公證處,寧夏 同心 751100;2.同心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寧夏 同心 751100
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將公證制度引入對一些案件的辦理是實現我國司法公正的有效策略。特別是針對近些年來在棚戶區改造和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大量財產劃分和家庭財產分割問題,在辦理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公證制度的調解作用。但是,當前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就這些問題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在現階段我國法律體系中,公證制度作為一種處理司法事務中有效證明,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法律行為,而進行這種法律行為的機構必須是經過國家司法認證的,其出具的證明文件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同時與我國現行法律條文相吻合。因此,司法公證是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一種法律行為。司法公證具有不受到職業、地域等相關條件的限制的真實性和公平性,司法公證文書相比較于其他社會機構進行的證明行為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法律效應。另外,公證書在進行司法事務處理過程中可以作為有效的法律證據來對一些司法案件進行證明,除此之外,國家公證還具有一定的強制力。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公證并非是一種訴訟行為,其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以后可能出現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種證明和預防措施。通過將公證與司法輔助事務工作進行結合可以對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有助于充分發揮公證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中的職能作用,運用法律服務高效調處民事生活領域中的矛盾,提升工作效率,真正實現司法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更好地保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
經過多年工作實踐和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可以發現,在現階段,我國在將公證制度引入到司法輔助事務工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首先,專業的公證人員數量不夠,無法滿足現階段將公證與司法輔助事務工作進行完全對接的需求。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現階段在進行公證制度與司法輔助事務對接工作中已經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但是在以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我國對公證體系的關注不夠,使得我國公證體系發展緩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建立良好的公證工作機制。由于運行以及發展機制的不健全使得在我國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公證機構不夠健全,公證機構規模較小,相關工作人員人數少,無法滿足當地對司法公證的需求。同時,由于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各種司法案件層出不窮,對司法公證的需求也隨之增多,但由于專業的公證人員人數不足使得各種公證事物處理緩慢,極大的影響了公證同司法事務處理的對接。
其次,公證人員的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在現階段的公證事務的辦理,主要還是以證明為主的公證事項,以及對沒有爭議的司法類案件的處理等。現階段公證同司法輔助事務工作進行對接還處于試驗階段,因此對于一些公證人員而言,對業務深入所涉及的一些法律條文和相關政策并沒有深入了解。在一些偏遠地區,進行司法工作的業務人員業務能力不強,因此無法有效的對出現的矛盾糾紛進行處理。
第三,公證利益不能充分保障。將公證制度引入到司法輔助事務工作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公證機構的運營成本。在公證自主收費改革落實了的地區,公證參與司法公證事務還沒有明確的收費標準,如何消除公證人員后顧之憂,建立起科學的工作獎懲激勵和經費保障機制,促進公證人員積極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還需要進行探索。當前,對于大多數公證機構而言,沒有工作經費保障,工作開展寸步難移。
一是,針對業務人員數量不足的問題。在現階段,雖然將公證同司法輔助事務工作相對接還處于試驗階段,但是實現對接是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大勢所趨。因此,在一些試點地區,必須抽調足夠的司法工作人員熟悉并掌握相應的公證業務,為大面積推廣做好準備。同時改革公證人員準入制度,參考律師執業資格的分級制度,探索適合公證事務的公證員執業資格準入機制。
二是,針對業務人員能力不足的問題,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包括加強對相關業務人員的培訓,定期組織業務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并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定期對業務知識進行考核,保證業務人員的業務處理能力。
三是,參照司法事務中的各項保障機制,提高公證業務的經費保障,同時參照法律援助救助制度,探索建設適當的公證救助機制,促進公證參與度。
通過對現階段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分析可知,當前在公證與司法輔助事務相對接方面已經取得了發展,但是存在的問題仍然需要我們重視,只要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措施,完善各項制度,解決相應的問題,才能保證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工作的有序進行,促進司法工作能夠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