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金
鞍山師范學院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鞍山 114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訂餐產業的高速興起,外賣送餐從業人員數量也呈指數增長,“外賣小哥”因追求單數和速度經常視道路交通法規于無物,闖紅燈、逆向行駛、走機動車道、強行并道、超速行駛等行為屢見不鮮,不僅暴露出外賣企業在派送服務管理制度的嚴重缺陷,還對當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造成了重大隱患。
據全國交警部門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僅上海市區內共發生涉及外賣行業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就達到117起,事故共造成134人受傷、9人死亡,在這些道路交通事故中,與機動車發生事故造成外賣企業派送員人員傷亡的有5人,受傷22人;與非機動車或行人發生交通事故導致非機動車或行人方面傷亡的共有4人,受傷的有82人;雙方均發生受傷的28人;僅外賣派送員受傷的有2人。在這些道路交通事故中,某A公司共發生事故43起,占比36.8%;某B公司發生事故29起,占比24.8%。
經街頭不完全數據統計分析,當前我國外賣送餐員已經成為街頭非機動車違章的主要群體,且在多數事故處理過程中發現,7成以上送餐車輛并沒有辦理保險業務,在發生事故后,給交通部門理賠方面的后續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
首先,衡量外賣平臺物流調度能力的主要參照標準就是餐品的配送時間,送餐企業在這項考核方面規定十分嚴格,一旦“騎手”在配送過程中出現超時或遲到時收到顧客差評,不僅本單的績效工資取消,還會收到公司的高額罰款,由于“騎手”基礎工資較低,大部分收入全部依賴于配送提成,這就造成了“騎手”配送唯時間論的根本目標,為了不耽誤送餐時間,他們往往選擇忽視道路交通法規,選擇“捷徑”。
其次,作為“騎手”工作的所屬平臺,外賣企業在員工配送制度過于死板,用餐高峰階段與道路運輸高峰的階段并沒有科學化的融入到送餐配送時間制定,不存在彈性空間,且招聘過程中配送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外賣企業又不加強上崗技能培訓和安全知識宣傳也是造成當前我國外賣送餐道路安全混亂的主要因素。
站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角度來講,交警部門在進行法律監管過程中不要一味的處罰違章個體,可以通過“編辮子”的手段,將法律監管的關口前移,將壓力不僅僅釋放到“騎手”本身,也要上傳至外賣平臺企業內部。將企業的行政管理資源與道路交通監管資源進行整合,進行綜合性行政處罰,督促企業加強配送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培訓,強化企業自檢自查實現車輛安全性能達標上崗。
交通部門在對外賣送餐的非機動車進行監管時可以結合企業人力資源建立城市騎手身份識別系統。將“外賣小哥”在其所屬工作區域內進行備案,登記個人工作信息,制定相應信用記錄,建立起一套政府與外賣企業共管的一套監管模式,在節省政府法律監管公共資源浪費的同時還能夠對配送人員個體進行實時監管,規范其送餐行為。
為了規范廣大外賣配送員的道路通行秩序,強化他們珍愛生命安全的意識,自覺尊法守規,安全文明出行,就要制定出一套針對外賣配送非機動車道路行駛的專有法規條例:不得使用超標電動自行車或非法車輛進行配送,佩戴專業頭盔,行駛過程不許打電話、不許刷微信,不許占用機動車道,嚴禁酒駕、逆行、超速、闖紅燈等違反道路交通法行為,脫離于傳統交通法規處罰,針對其區域內信用記錄進行警告、處罰、罰沒、追加罰款等處罰措施,金額依照違法程度結合配送員工資水平進行制定。
正所謂:“懲不如疏。”當地交警總隊需主動與外賣企業進行聯系,建立警企協作機制,由專業法制監管隊伍聯合外賣企業建立起一套宣傳培訓機制,針對企業配送人員進行定期的道路交通安全普法宣傳以及教育培訓。指導企業在招聘配送員入職前要進行嚴格的道路安全培訓以及簽署交通安全承諾書。對多次違反道路交通法或發生多次交通違法事故的配送員,要進行及時教育,同企業人事管理者對其進行交通安全法規學習,參與志愿勸導體驗活動等,通過多維化的教育方式實現道路交通法律監管的根本目標。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通過政府法律法規監管的有形之手來解決“外賣小哥”道路交通傷亡事故率高的問題。在“放管服”工作背景的條件下,政府交通部門應該找到法律監管的發力點,通過監管模式的創新,與外賣企業進行深度合作落實交通監管責任和安全教育,通過道路安全信用機制,讓送餐員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廣大消費者也要對“外賣小哥”具備一定的包容性,畢竟無論如何,我們生活中的便捷不能建立在交通違法和人員傷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