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儀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婚內出軌在生活中已屢見不鮮,出軌一方違反了①夫妻間忠實和互相尊重的義務,但實際上并沒有準確的法條來規定此項義務的履行,而單純只是倡導性的規范,于是在實踐中就難以保障在婚姻中處于弱勢的一方。并且對于“忠實”的看法理論界也有著不同的觀點。
(一)忠實即為誠實,只要精神不出軌,不考慮肉體的性交的過錯,夫妻間相互坦誠便是履行了忠實的義務
②“柏拉圖式愛情”可以說是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但這種觀點往往會引起社會上道德的強烈譴責。例如:妻子懷孕,丈夫因為性需求而與他人發生③性行為。但丈夫只要誠實的告知婚姻關系中的另一半,也視為對忠實義務的履行。這種理念同時又很容易造成夫妻雙方的性態紊亂,造成一系列通過性交而傳染的疾病肆虐。
(二)忠實即為忠貞,肉體不可出軌,但是精神難以控制,只要肉體保持忠貞便是履行了忠實的義務
這里難免聯系到現在的社會現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結婚,可是一旦到了法定的適婚年齡又不得不相親、不得不和“門當戶對”的另一半共度一生。于是,當人生中真正的他來到他們身邊時,精神的出軌已經難以避免。也許很多人會想著離婚,但因道德、經濟等多種原因導致離婚并不是那么簡單而最終導致婚姻關系中的雙方都不能獲得精神上的幸福。此時,婚姻中被傷害一方難免會降低要求,僅僅進行形態的規制即出軌方肉體需保持忠誠,降低患病風險,同時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
(三)忠實既包括精神上的誠實,也包括肉體上的忠貞
這種觀點是為人們所廣為接受的一種對于“忠實”的理解,這也是對婚姻雙方當事人的高標準要求,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做到從一而終。違反此類忠誠的典型代表莫過于④婚內非法同居。
筆者曾經做過調查:百分之78.6%的受訪者忍受不了另一半單純精神出軌;受訪者中的89.7%不能接受另一半單純肉體出軌;而不能忍受雙重出軌的人數占比竟高達100%。由此可見:一旦有人既違背了精神上的誠實,又違反了肉體上的忠貞,其受社會譴責的力度遠大于以上第一、二種觀點。
雖然違反“忠實”義務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但是真正要對其進行規制卻十分困難,其主要原因在于合法證據的收集不易。因為收集證據時,很可能侵犯另一方當事人及第三人的隱私權。
有學者認為婚前協議十分必要,夫妻雙方可以根據婚前協議來規避隱私權侵犯問題:倘若未來一方違反“忠實義務”而另一方收集的相關證據縱使侵犯其隱私,也不以侵犯隱私起訴,以作為出軌的代價(僅限夫妻雙方當事人)。但筆者認為隱私權具有人身性質,而人身性質具有法定性,因此不適合進行合同約定。
也有學者認為,侵犯隱私權也分場合,即在公眾場合卿卿我我還是在私密空間做著非法勾當是有區別的。筆者贊同其觀點,如果是在公共場合舉止親密,則不應構成侵犯隱私,因為光天化日之下,過錯方此時應被視為沒有想要保護隱私的意愿,此時的錄像、照片等就不應該視為侵犯隱私,法官不應排除此項證據。但在私密空間則又要分是夫妻住所還是其他地點。(這里不做詳細分析)
如果說肉體的性態規制可以依靠上述證據手段獲得,那么對其規制方法,法律做了一些相關規定,如重婚罪等。也有學者認為對于通奸等行為往往是通過行政處罰來規制,這樣的處罰往往使得夫妻中的無過錯方受到二次傷害,因此其中婚內違反忠實義務方需用自己婚前財產對受害方進行物質及精神損害賠償。⑤周剛等學者認為應當由第三人承擔處罰責任。但筆者認為此項行政處罰的后果應由夫妻中的違反忠實方和第三者連帶承擔,因為雙方都有違反最基本的婚姻制度,對其失敗的婚姻都有著過錯。
[ 注 釋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②柏拉圖式愛情:也稱為精神戀愛,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愛情,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
③這里的性行為與同居作區分.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條第二款: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⑤劉潔睿,陳要南,周剛.夫妻忠實義務的考析.黑龍江: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