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娜
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北京 100089
學校規訓教育,是指學校用一些規范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通過約束權力來達到教育的目的,具有約束性、強制性和懲罰性。規訓既包括對學生行為的規范,也包括對精神層面的約束。如今,學校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而規訓教育也一直沿襲,完全規范化是否全部帶來積極意義也應引起我們的思考。本文從福柯的規訓理論入手,對學校教育中的規訓技術、實施手段以及規訓帶來的影響和作用進行客觀性的理論分析和闡釋。
規訓的英文翻譯既具有“學科”的解釋,也具有訓練、紀律、規則、訓誡等含義。在??碌慕忉屜?,規訓是近代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權力技術,既是權力干預、訓練和監視肉體的技術,又是制造知識的手段,規范化是這種技術的核心特征。所以,“‘規訓’既不會等同于一種體制,也不會等同于一種機構。它是一種權力類型,一種行使權力的軌道。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術、程序、應用層次、目標。它是一種權力‘物理學’或權力‘解剖學’,一種技術學。①福柯的《規訓與懲罰》以監獄為透視點,通過監獄里赤裸裸的權力和規訓看到更多的本質,深刻揭示出權力是怎么作用于肉體,改變肉體的。??略谶@本書中從學校教育對人的精神壓抑和行為控制出發,提出規訓在學校教育中的盛行,指出學校每個角落都存在著規訓及懲罰?,F代教育的典型特征是規范化,用一樣的標準將學生統一化,教育的過程也被演變為規訓的過程,是名副其實的“規訓教育”。
規訓是當代學校教育中最基礎也是必不可少又理所當然的一種手段。??轮赋?,規訓權力作為一種景觀、符號及話語已經滲透到學校的各個層面,它就像一本打開的書,隨時可以閱讀。它主要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方法、知識、規則等“規訓技術’影響學校教育的。②“根據對??掠^點的理解,筆者認為學校的規訓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的控制。
即對學生身體行為的控制約束,包括對時間和空間的控制,以一種標準來約束學生,使他們的行為能夠符合學校要求。規定了學生的活動空間和活動時間,在某個時間點你應該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在有限的時間內精神高度集中,把事情做到高效,通過這種活動空間的強制分割和時間的強制把分秒的概念灌輸到學生的腦中,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生理的限定能夠使學生單獨個體達到最優化,還能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監督,達到和諧統一的局面。
心理的控制我們可以理解為對學生精神的控制。通過對學生行為的約束進而能達到精神思想上的控制,道德和法律傳播下的正能量在學校里幫助完成了灌輸,使學校具有了科學主義,價值理性發揚的一個作用。根據福柯的本意,規訓的實施手段主要包括監視、檢查和管理三個方面。
1.監視
權利機制發揮作用的主要媒介是監視手段,只有通過監視,才能使命令、規則下發后順利在個體身上得以實現。學校規訓也是利用這種監視機制,通過各種密集的監視監督來控制、改造學生。由于這種監視遍布于各個角落,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被監督者無法看到周圍監視者,因而被福柯定義為“全景敞視主義”。③這種監視機制不僅能夠對個體進行監視,而且使權力變的神秘,這種監視下,個體會逐漸自律起來。在學校中還有一種監督機制——層級監視,上級監視下級,對下級有直接的制約關系,在這個像“金字塔”的體系下,人人都在被監視,監督人員既監督別人又接受上級監督人員的監督,形成了一個自上而下的監督循環。
2.檢查
下發一個指令、規則,人們在監視下實施,但是實施是否到位就需要檢查,可以說是一種綜合化、復雜化的管理方式。例如現在的中小學都要求學生穿戴校服、校牌,每天在校門口有學生監督、檢查,有人監督,學生就會自覺穿戴,但是檢查卻是一種更細的標準,戴的位置,校牌正反等。因此,檢查是一種技術,權力借助于它不是發出表示自己權勢的符號,不是把自己的標志強加于對象,而是在一種對象客體化的機制中控制他們。
3.管理
管理是通過制定一些帶有懲罰性的規章制度來維持紀律權力的技術。通過一些規范制度來約束、管理學生。制定一套規則同時帶有處罰制度后實施,在監督和檢查下,若沒按規定做,那就按處罰制度進行處罰,進而達到管理的作用。
“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規訓保證了學校工作的有序進行,學生之間和諧統一。而如果失去秩序,學校將陷入混亂難以正常運轉。在規訓權力下,效率也成為評判學生的一種標準,要求學生合理運用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效率最大化。④在學校中,學生與老師的相互監督不僅能使教學工作最優化而且使權力平衡。學校的規訓權力不被管理者所獨有,它不屬于管理機構的特權,而是一種理論上的制約關系,這種制約既表現在壓制個體,還同時表現為教育、塑造和再生產個體。⑤
雖然規訓教育使學校教育走向科學化和規范化,但也帶來了負面影響。有權力就有反抗,在強硬的約束和規訓權力下,作為被約束和懲罰對象的學生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學生,正處于張揚個性的階段,必然會做出挑戰權威逃避懲罰、破壞規則的行為,這就很容易導致師生沖突。另外,以一套共同的、社會化的標準來訓化學生,忽視了學生自身發展的差異性和階段性,培養出的學生缺乏創造性。
學校規訓雖然存在一定的消極作用,但如果完全拋棄,實現學生完全自由,無疑是不可行的,學校要回歸教學本質,在合理的規訓約束下,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展,取代傳統規訓教育中對學生不合理的控制和約束,避免沖突。本文從??碌囊幱柪碚撊胧?,對學校教育中的規訓技術、實施手段以及規訓帶來的影響和作用進行了客觀性的理論分析和闡釋,這對于認清當代學校規訓教育的本質特征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注 釋 ]
①[法]米歇爾.???規訓與懲罰[M].劉北成,楊遠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②徐金海.學校規訓教育探析一基于??乱幱柪碚摰囊暯荹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0.
③[美]詹姆斯.米勒,著.??碌纳缾塾鸞M].高毅,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④張命華.基于??乱幱柪碚撘暯堑膶W校規訓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
⑤楊曉兵,陳楊健.學分制條件下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以昆明理工大學為例[J].教育探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