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權勝
(519030 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公證處 廣東 珠海)
繼承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和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申請人的繼承行為真實、合法的活動。不動產繼承公證是繼承公證的內容之一,是一種確權性的活動,由公證機構依據申請人的申請,審查相關材料,確定公證申請人對被繼承人的不動產享有繼承權的法律行為。
隨著房價的不斷高漲,不動產成為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最重要的財產之一,不動產的傳承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但由于人們對不動產繼承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公證程序的不了解,導致在不動產繼承公證辦理中出現了許多不規范的地方,并引發不動產繼承的糾紛。因此本文以不動產繼承公證實務中的問題為視角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當事人就被繼承人遺留的不動產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繼承公證,公證機構依據《繼承法》《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等法律法規按照法定程序,從申請人提出公證申請,到受理公證申請,再到審查材料,最后出具公證書。公證機構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于被繼承人的死亡事實,涉及的不動產產權屬性、所有權、與被繼承人之間的親屬關系,以及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對于繼承行為的合法性作出證明的法律活動。
根據1991年《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簡稱聯合通知)的規定:繼承房產,應當持公證機關出具的“繼承權公證書”和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根據聯合通知的要求,房產繼承公證是當時的強制要求。2016年實施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4條規定:因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當事人申請登記的,應當提交死亡證明材料、遺囑或者全部法定繼承人關于不動產分配的協議以及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材料等,也可以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可見,不動產繼承由強制公證變為自愿公證。但無論不動產繼承公證是否具有強制性,公證機構在辦理不動產繼承方面,比較法院或不動產登記機關的解決方式,仍然具有省時省力、高效便捷等優點。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當事人申辦理繼承公證,應當提交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此處所稱的“死亡證明”,是指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或者注明了死亡日期的注銷戶口證明;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書;死亡公證書。
查明被繼承人死亡的事實是辦理繼承公證的前提條件,死亡事實包括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地點、原因、出具死亡證明的機構等,因此核實死亡事實非常有必要。如何核實死亡事實,可以到死者的戶籍所在地公安部門核查死亡證明,也可以到死者的居住地所在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了解情況,有檔案記錄的,復印其檔案資料,無檔案記載的,可走訪鄰居或知情人,同時做好必要的核查記錄。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被繼承人對不動產擁有合法產權是繼承人取得遺產的前提與基礎,不能將夫妻財產、家庭共同財產未經分割就進行繼承。上述類型的財產經過分割后,確定被繼承人的合法財產范圍方可作為遺產。在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界定婚前財產還是婚后共同財產,如屬夫妻共同財產的須先行對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最后確定被繼承人遺產的范圍。婚前個人財產的劃分一般以結婚時間作區分,在結婚前取得的財產為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后取得的財產為婚后共同財產,但夫妻存在婚前財產協議或夫妻財產協議的除外。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查明繼承人的基本情況是辦理不動產繼承公證的重點審查內容,辦理不動產繼承公證時,當事人應當向公證機構提交全部法定繼承人的基本情況及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此處所稱“親屬關系證明”,是指被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檔案所在單位的人事部門出具的證明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具有親屬關系的證明;基層人民政府出具的證明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具有親屬關系的證明;公安機關出具的證明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具有親屬關系的證明;能夠證明相關親屬關系的婚姻登記證明、收養登記證明、出生醫學證明和公證書。辦理不動產繼承公證時,查明繼承人情況的難點有:
(1)如被繼承人年紀較大,其父母已故的,繼承人往往無法出示被繼承人父母的親屬關系證明或死亡證明,這種情況下,公證機構只有主動運用各種核實手段,才能核查被繼承人的父母有關情況。
(2)如被繼承人的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存在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此時發生轉繼承,轉由死亡的繼承人的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其應繼承的遺產份額。
(3)如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需要注意的是代位繼承中,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子女其配偶不享有繼承權。
綜上所述,公證作為重要的司法工作之一,公證結果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在繼承法律關系過程中,對于不動產的繼承,公證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動產繼承公證一方面使繼承人的權利得到有效的保障,順利實現繼承權,避免繼承人之間出現糾紛,有效的促進繼承人之間家庭關系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