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杰 張美潔 彭知千 趙 麗
(201800 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 上海)
嘉定區院根據市院控申處《關于開展新時代刑事申訴檢察工作大學習大討論的通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張軍檢察長在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和與刑事申訴檢察廳干部座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要求,圍繞新時代刑事申訴檢察工作重點,采取行動學習之團隊共創法開展了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現將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是要充分認識到,檢察機關是在黨的領導下的法律監督機關,新時代的刑事申訴檢察工作第一要求是“講政治”,既要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又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具體的刑事申訴檢察工作中。二是要“顧大局”,在辦理各類刑事申訴案件中,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罪與非罪界限,加強產權司法保護,保障科技創新。依法履行監督職責,從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是要“謀發展”,司法體制改革中的內設機構改革,勢必影響到基層檢察院的刑事申訴工作。在這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有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在辦理刑事申訴案件中充分體現法律監督的職能屬性。進一步探索律師代理申訴案件,第三方參與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等機制建設。四是要“重自強”,不斷提高控申檢察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既要在思想觀念、業務水平、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上補短板,更要做到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要根據市院“創一流業務、建一流隊伍”的要求,圍繞城市建設發展目標,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多辦案、辦好案,努力成為檢察工作中的排頭兵、領頭羊。
刑事申訴檢察工作對于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法治權威,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辦理刑事申訴案件,對原案進行重新審理,能夠及時發現原司法結論存在的錯誤,并予以糾正,依法對申訴人進行司法救濟,切實維護申訴人的合法權益。二是維護國家法制權威。通過辦理刑事申訴案件,監督機關維持被監督機關正確的司法結論,上級機關維持下級機關正確的司法結論,能夠有效地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關系,維護國家法制權威。三是對司法活動進行有效監督。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制度,可以進一步提高檢察工作透明度,方便人民群眾參與和監督檢察工作,確保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另一方面,辦理刑事申訴案件是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對其他司法機關的司法活動進行有效監督的一種機制,也是檢察機關對內部司法活動的有效監督機制;四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文明和諧。辦理刑事申訴案件,可以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律師等社會第三方參與公開審查活動。公開審查過程中,申訴人充分闡述自己的申訴理由和依據;復查案件承辦人采取擺證據、論事實、釋法理等方式來釋法說理;聽證員以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社會經驗客觀地對案件分析評論,幫助信訪人理智判斷,準確理解司法機關的法律處理意見。從而讓刑事申訴工作能真正起到妥善化解矛盾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工作實效。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基本原則一直是調整我國公、檢、法三機關互相關系的準則, 其重要價值不可低估。但檢察機關在履行和強化“監督”職責過程中,更應該體現“制約”的作用,對于如何強化刑事申訴檢察監督工作,建議如下:一是檢察機關應當成立專門的訴訟監督部門,由該部門統一行使監督職權,加強對公、檢、法機關的司法活動監督,同時應當強化訴訟監督部門的力量,使其成為檢察機關中一個獨立的、中立的、有力的業務部門。二是在建立訴訟監督部門的基礎上,盡快進行“檢察監督”的立法工作,及時制定“檢察監督規則(條例)”等規范性文件,增強檢察監督工作的法律依據,指導基層單位開展監督工作。三是爭取黨委和人大對檢察監督工作的支持。對于重大的監督事項和糾違通知,應當及時報同級黨委和人大備案,主動接受指導和監督,爭取得到其支持。積極開展公開審查工作,主動接受人大和社會對檢察監督工作的監督,確保檢察監督權在法治軌道內運行,防止檢察監督權濫用。
一是繼續加強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工作力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廉政監督員、專家學者、律師等社會第三方作為聽證員,對原案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法律適用、處理決定等方面進行客觀評議,并將聽證員的聽證評議意見作為檢察機關復查結論的重要參考依據。目前,刑事申訴案件公開審查工作已成為我院刑事申訴案件辦理的必經環節和常態機制。
二是積極探索律師代理刑事申訴案件的工作機制。由律師代理刑事申訴,有助于申訴人在律師的法律援助下理性表達訴求,正確理解申訴程序、法律適用等專業問題,避免因對法律法規、案件事實、證據等方面的誤解而激化矛盾;有助于及時發現原案辦理過程中存在的錯誤或者瑕疵,向檢察機關提出法律意見和工作建議;有助于充分發揮律師隊伍的法律服務作用,充分保障申訴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積極參與“智慧檢務工程建設”。“智慧檢務工程建設”將強化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開放和業務協同聯動,推進檢察機關上下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和服務開放的建設,加強和公安、法院等其它網絡的互聯互通,滿足跨部門、跨層級、跨層次的智慧辦案。刑事申訴檢察工作要積極參與“智慧檢務工程建設”,積極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刑事申訴檢察工作的深度融合。
隨著員額制改革的完成,大部制內設機構改革的推進,刑事申訴檢察工作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有關刑事申訴業務的大部制機構改革,主要有以下模式:一是將控告和申訴業務整建制并入案件管理部門,二是將案件管理等部門整建制并入控申部門,三是將控告業務和申訴業務分開,申訴業務并入訴訟監督部,控告業務并入案件管理部。以上三種模式,前兩種對刑事申訴檢察工作影響不大,還是原有模式。而第三種模式能夠更加突出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的辦案屬性,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的檢察干警可以集中力量辦理案件,而不再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信訪接待和化解矛盾等工作上,總的來看,第三種模式有利于刑事申訴檢察工作的開展。但是興一利必生一弊,把控申部門拆分有利于刑事申訴檢察工作,但是對于控告工作就會產生弊端,有可能產生以下影響:一是控告(信訪)工作成為新成立部門的次要工作,負責人可能是中層副職甚至不是中層干部,信訪工作的地位進一步下降。二是控告(信訪)工作崗位檢察官額度少,檢察輔助人員認為沒有成長空間,不愿意從事信訪工作,從而造成人才斷層,青黃不接。三是控告(信訪)工作司法屬性不明顯,地位相對不高,現行的首辦責任制、執法辦案風險評估、聯合接訪等信訪工作制度難以繼續落實。
建議最高檢對于在大部制內設機構改革中采用第三種模式的基層院給予更多的指導和關心,不僅要重視刑事申訴檢察工作,更要保證和充實控告檢察工作的力量——保證控告檢察工作必要的檢察官員額和人員數量、給予相應的法律地位。
目前控申檢察隊伍存在干警數量少、群眾期待高、晉升通道窄、骨干易流失等突出問題。經討論學習,大家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加強隊伍建設:一是要關心青年干警,了解置業發展需求。通過日常觀察、訪談等方式了解青年干警的成長教育背景、個人業務特長及職業發展需求,將青年干警按業務、實踐、理論、競賽等方向分類,為后續提供規劃意見、途徑、資源等奠基基礎;二是磨礪青年干警,助學幫扶錘煉業務。鼓勵青年干警積極學習,建立多種學習平臺,促進學習積極性,并為再教育提供必要資助,營造包括政治思想、理論知識、業務技巧等各方面的學習氛圍,磨礪青年干警,筑實提升業務能力的基礎;三是善用青年干警,激發辦案辦事熱情。建議在晉升、評比、競賽等活動中放寬工作年限等限制條件,為青年干警提供獨擋一面的廣闊視野展示平臺,完善激勵機制,形成辦好案辦實事的氛圍,提升青年干警創先爭優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