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育濤
(516700 廣東潮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廣東 汕尾)
深化改革是新時期國有企業戰略性發展的內在要求,而企業持續推進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良好企業氛圍、和諧的內部環境的支撐。這對國有企業政工工作及政工隊伍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政工隊伍是國有企業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軍,是企業指導職工思想、強化政策宣傳、化解改革矛盾、凝心聚力助發展的重要保障。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穩定進步的政工隊伍,對國有企業穩定和諧、快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和攻堅區,多數國有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生產建設、籌資融資和債務風險等多重壓力,容易將職工政治思想工作放在口頭上,忽視了政工工作制度的落實,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業務,輕政工”的傾向。同時,由于政工崗位綜合性強于專業性,一些企業將政工崗位當成了“安置型”、“照顧型”崗位,造成政工隊伍素質良莠不齊。在這種不良的氛圍之中,部分政工干部容易對自身的工作產生質疑,定位與方向也漸趨模糊,以至于政工工作流于形式,政工職能逐漸弱化。
國有企業政工隊伍一直存在“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政工隊伍“老弱多、兼職多、跳槽多”的“三多”現象也具有普遍性,尤其是基層單位的政工干部,大多身兼紀檢、工會、共青團、宣傳等多項工作,導致工作簡單應付。同時,與其他業務崗位相比,政工干部成長進步通道相對較窄,政工工作缺乏吸引力,影響了政工工作者的積極性,導致政工干部形成了“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錯誤認識。以上問題相應也帶來了政工干部流動性大的特性,從而引發另外兩個問題:一是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調崗,政工工作難以有效銜接,政工隊伍出現斷層情況;二是政工干部大多“半路出家”,對政工工作認識不高、政工工作能力不足,工作開展被動,難以適應政工工作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要求。
從之前許多人認為政工工作是一項“務虛”的工作,無非寫寫稿、發發文、開開會,到現在一些政工人員缺乏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深入認識,導致政工工作與企業實際相分離等,這些現象都反映了如今政工工作針對性不足、工作質量不佳等問題。隨著時代發展,信息化高速發展對企業發展方向、員工思想觀念及理想信念的沖擊不斷增大,很多政工干部沒有與時俱進開展工作,憑經驗辦事,沒有針對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沒有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缺乏問題導向和創新意識。工作方法不得當直接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效果可想而知。傳統“務虛”和綜合素質滿足不了新時代政工工作現實需要的“形式主義”是政工隊伍建設亟待突破的困境。
政工隊伍建設是國有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企業深化改革、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一支優秀的政工隊伍,可以更好的調動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有效的協調企業內部復雜的勞動關系,更及時的解決內部矛盾,凝心聚力,助推企業健康和諧、高質量發展。針對以上對國有企業政工隊伍現狀的分析,加強政工隊伍建設可從專業性、綜合性、長效性、針對性等四方面的提升著手,持續發力。
樹立正確的認知是新形勢下加強政工隊伍建設的重要前提,國有企業管理者要以企業政治使命為著眼點,建立健全政工組織機構,配足配強政工人員,從制度上明確政工隊伍建設重要性。政工隊伍建設應納入企業整體人才隊伍建設體系,統一規劃,統籌安排,逐步提升政工隊伍專業化水平;要結合新時代政工工作實際需求,完善基層政工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好政工干部入口,避免出現“安置型”、“照顧型”情況;要通過專業招聘、崗位競聘,吸收政治素養良好、創新能力出眾、知識結構豐富且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員充實到政工隊伍中,并有意識的培養和吸收人文社科專業的人員從事政工工作,不斷提升政工隊伍整體素質;政工工作者不僅要滿足工作崗位素質需求,也要在組織機構上根據工作量配足配強人員,在人員逐步到位的情況下一步步扭轉政工人員身兼數職、疲于應付的現象,使得政工干部不僅有精力完成工作任務,也能夠花更多的心思將政工工作做得更加精細。
國有企業政工干部是路線、方針、政策在企業中的具體宣傳者和執行者,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堅強的秉性,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中央保持一致。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綜合性應用科學,與基層職工交流溝通、服務基層職工是政工干部的重要工作內容,這要求政工干部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需求本身就是一種方向。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方向就是培養一支紀律性強、品德優、知識全面、綜合能力出眾的隊伍。新時代,國有企業要在優化政工隊伍結構的基礎上,要切實開拓政工干部教育培訓平臺,采取多樣化的教育培訓方式,將集中培訓引領學與促進干部自主學有機結合起來。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對政工干部集中培訓,使基層干部第一時間學懂、弄通路線方針政策,方便他們更好的開展工作;結合有些企業機構設置及人員分布較為分散,不具備經常開展集中培訓的條件,要探索信息化教育的手段,借助學習網站、微信公眾號、釘釘軟件等開設培訓云平臺,定期推送政工知識培訓內容,并通過網絡平臺及時答疑解惑,不斷提升政工干部學習效率和工作能力。政工干部自身也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強化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學習內容不僅包含政治專業理念,也要努力熟悉企業生產建設、生產經營管理知識及法律法規知識,還要不斷積累實踐經驗,主動強化自身調查研究能力、決策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成為開得了口、動得了手、懂得知識、精通實踐的綜合型政工干部。
國有企業政工工作要持續穩定發揮作用,就要有一只結構合理、高效運轉的政工干部隊伍,而完善的工作機制是強化隊伍建設,并保持隊伍活力長效性的基礎保障。首先,要形成監管機制,依據企業自身的發展實際和需求,落實政工崗位責任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及監督檢查辦法,對政工工作進行細化、量化,做到目標明確、流程規范、責任清晰,實現對政工工作開展及政工人員工作成效的有效監督,強化政工干部的責任意識,避免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情況。其次要完善激勵機制,用機制保障政工干部薪酬待遇、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方面平衡性,積極拓展政工職業發展渠道,打破“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局面,為政工人才的才華施展、成長進步創造良好的條件;對于政工干部的考核不局限于工作業績,還要注重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對于工作完成質量較高、業績較為突出的人員,要給予適當獎勵,激發政工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動力。對于企業長期發展來說,對政工人員的選用、考評和激勵機制應與時俱進的優化,這樣才能建設出結構合理、后備充足、素質優良的政工隊伍體系,保持隊伍活力長效性。
優良的思想作風決定著政工能力,先進的思想觀念決定著工作水平。政工干部要想作出更大的業績、獲取更大的發展,就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創新。實干興邦,實干興企。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務虛”,忌做表面文章,而是要重視寓理于事,堅持問題導向,處置好員工較為關注的問題,營造企業積極向上、攜手同行的良好氛圍。在全新的環境背景中,政工干部要用全新的目光、全新的思維去審視員工,用針對性的手段去分層開展群眾工作,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員工情緒的多變性與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穩定性之間互通的紐帶是培養企業與員工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共鳴。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政工干部要全面掌握員工的內心動態,適當進行溝通和焦急;要將企業文化建設與政工工作相結合,多做少說,以實際行動落實有利于、惠及廣大員工的各項舉措,增進員工對政工工作及企業人文建設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只有深入基層貼近群眾,全面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需,聽取匯集多樣化的意見,才能對企業發展、職工進步進行有效的針對性分析,政工工作才能收獲實實在在的成果;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展示政工隊伍“融合劑”的功能和政工工作對企業健康發展的助推作用。
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政工工作的戰斗堡壘作用將進一步凸顯。國有企業應將政工隊伍建設作為深化改革的一大著力點,為政工隊伍建設優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從專業性、綜合性、長效性、針對性出發,培養和打造一支具備堅定政治理念、優良工作作風和精湛實踐經驗的政工隊伍,才能保障企業順利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