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志鵬
(阿拉善博物館,內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欲望也逐漸增大。陳列展覽是一個信息傳播的過程,展覽策劃也屬于信息傳播的范疇。展覽策劃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知曉展覽的信息。公眾是展覽的信息接收方,而展覽是將信息傳給受眾的紐帶。因此,在展覽策劃中要堅持以人為導向,樹立公眾意識,這樣才能保證展覽策劃成功。
展覽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展覽方與公眾間的溝通。這一溝通過程中存在著公眾與展覽方的雙向選擇,這使得展覽策劃必須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隨著近年來我國民眾生活水平、精神境界的不斷提升,我國展覽策劃觀念發生了不小的改變。這種改變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更好吸引公眾、傳達信息。
傳統的展覽策劃模式更多從收藏或藏品保護的角度開展。展品不僅是展覽的主題,更在展覽中占據絕對核心的地位。但隨著近年來展覽策劃觀念的變化,展覽的主題已經悄然完成了由展品到人的轉化。這種轉化使公眾成為了展覽的主體,展覽的策劃也必須結合公眾的不同需求開展。這種突破傳統的展覽主題策劃能更貼近公眾需要、符合公眾認知。而在此基礎上確定具體的展覽內容、形式,可以保證展品信息傳遞、文化價值傳播功能得以更好的發揮。由此可見,主題從物變成人這一展覽策劃觀念變化具有較高的現實意義。
隨著展覽策劃觀念完成從物到人的轉變,展覽的內容、形式也隨之受到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傳統展覽策劃較為注重展品的內容輸出,在觀念變化之后展覽策劃開始針對公眾需求確定展覽立意、展覽切入角度。基于公眾感受、體驗角度出發的展覽自然能夠更好地滿足公眾的需求。在展覽內容轉化的同時,展覽形式也日益面臨更高的挑戰。這種挑戰的出現是由于展覽的展示空間與附屬設施屬于其主要傳播媒介,所以展覽策劃必須圍繞場景營造、空間布局、交流互動、感官體驗實現展覽形式與展覽內容的匹配。另外,還需要良好的氛圍、意境營造,以此實現展覽形式與展覽內容的最大程度統一,才能保證展覽更好滿足公眾體驗的需要。我國平津戰役紀念館建立的軍事題材超現實主題樂園便屬于受展覽內容轉化影響的典型。
展覽策劃觀念的變化較好地適應了我國各類文化場館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國各地文化場館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也與這種變化密切相關。為了保證我國各類文化場館能夠在新時期實現新發展,樹立以公眾為核心的展覽策劃理念便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公眾文化多樣性的需求,提升文化場館的影響力。樹立以公眾為核心的展覽策劃理念應圍繞以下兩方面開展:①以館藏資源為主,突出自身特色。作為文化類場館的立館之本,館藏資源是各大博物館賴以生存的基礎。樹立以公眾為核心的展覽策劃理念,首先要從館藏資源著手來突出場館的自身特色。這樣不僅能激發公眾的好奇心、提升觀眾的知識水平、提高游客的鑒賞水平,更為文化類場館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展覽策劃推廣、博物館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提升也將獲得有力支持。②策劃特色展覽。文化類場館可靈活使用多元化、現代化科技手段實現特色展覽的策劃,這一過程應注重多種展覽形式的應用。梵高作品展覽館的“夜間的咖啡館”VR展示活動、袁隆平水稻博物館幻影成像展示活動均屬于其中代表。在VR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支持下,文化場館能夠更好契合展覽策劃觀念轉變的要求,可有效提升文化類場館的文化價值與影響力。
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作為國家的學術團體和藝術機構,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傳播媒介。它們展覽策劃的方向是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因此,無論是實驗性展覽還是主題性展覽都要將受眾的參與性和展覽的觀賞性考慮到其中,充分利用一切方法,盡可能吸引更多的人群來觀展。學術性展覽更要加深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不僅要突出展覽的觀賞價值,還要及時接受群眾反饋的看法和意見。除此之外,由于展覽展出的藏品和作品的內容、形式、風格不同,所以在展覽策劃中必須要考慮到受眾的接受情況。從社會效益角度來看展覽策劃,在舉辦展覽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受眾的需求。在調查分析受眾的類型和人數之后,方可進行展覽策劃工作。不僅要保證展覽策劃能夠滿足受眾的審美需求,還要考慮到受眾對展覽內容的喜愛程度,將以人為本的策劃理念充分應用到展覽策劃中。
時空因素在現代展覽策劃中具有較為突出的體現,主要是指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展覽中的應用。以往人們都是用較為直接、簡單的方式來進行藝術觀賞和品味,所以策展人并沒有將太多的關注重點放在傳播的效果上,從而使展覽中的傳播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但近幾年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展覽活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高新科技在藝術領域中的應用使展覽的傳播功能得到了突破性進展。影視藝術中的許多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也被應用到展覽中去,如影像展覽、虛擬動態展覽等。在現代展覽中較為受歡迎的就是動態展覽,它和靜態展覽有所不同的是用動態的互動形式來展示藝術作品。通過動態展覽,觀眾不僅可以制作模型和標本、觸摸展品,還可以和展品進行互動,讓觀眾更加直觀地了解展品的特點和功能。動態陳列,可以體現為靜與動的結合,通過多媒體技術、數字激光技術、全息攝影、動態影像等現代技術的應用,擴展了靜態展品的表現形式,使展覽活動的氣氛更加熱烈,營造出一種活潑生動的展覽環境,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提高受眾的參與積極性,豐富展覽活動,提高傳播效果。在虛擬的多維空間展覽中,可視景象從二維平面發展到三維立體,讓觀看展覽的受眾不再受到空間的局限。虛擬展覽可以全真模擬展覽品的外形、結構和動態效果,甚至可以切換展覽的背景環境,從而在多維空間中擴寬了受眾的視角,增強了展覽的真實性。虛幻場景、動畫、三維模擬都成為現代展覽的表現形式。現代展覽已逐漸發展成為包含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藝術。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展覽的形式設計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互聯網技術的使用產生了現代展覽中新的表現形式。通過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將圖像、音樂、語言和文字集中展示在人們面前。數字媒體則是網絡技術的溝通橋梁,構成了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傳播結構,成為電視、廣播、報紙之后的第四種媒介。新的圖像表現形式的出現使圖像更為生動,相關技術在圖像中的使用程度也越來越高,效果也更加明顯。網絡技術能夠與展覽進行緊密配合,比如將展品的動態或靜態圖像根據展覽的藝術形式進行設計后將其發到互聯網上,向公眾宣傳展覽。
綜上所述,展覽是以信息傳播為目的。實際上也就是將展品展示給受眾,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將傳播學中的一些概念引進展覽策劃中,能夠提高展覽的傳播效應和吸引力,讓受眾在輕松的環境中享受藝術的熏陶。■
[1]李宇菲.探究陳列展覽策劃和博物館建設理念[J].大眾文藝,2016(10):54.
[2]劉藝.藝術品展覽策劃及展覽設計創新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6(08):32.
[3]尹悅,黃佳麗.淺析“以公眾為核心,以傳播為效應”的博物館展覽策劃理念[J].大眾文藝,2017(1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