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媛媛
(商丘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二夾弦這個劇種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它的唱腔比較清新、活潑、優美、樸實,十分動聽。如今,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由于繁榮的文化生活使得人民大眾的娛樂方式呈現出了多樣化的趨勢,二夾弦同許多的地方戲種一樣也面臨著生存的危機。這個劇種是傳統的民族民間音樂的結晶,它所傳承的更是優秀的中華文化傳統。
二夾弦戲曲在河南省滑縣及山東荷澤等地逐漸發展成形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慢慢成熟以后流傳到了豫、魯、蘇、皖接壤等地區。睢縣是河南省最早傳入二夾弦這一劇種的地方,并且最早成立了二夾弦玩會班。由于一些文革時期的歷史原因,劇團在1968年不得不倒閉。1970年得以重建,在70年代至90年代曾經一度是劇團的輝煌時期。睢縣二夾弦于2005年7月被列為首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在2013年時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相關文獻來看對于二夾弦的研究集中在山東、安徽、河南等地,這些研究對于挖掘二夾弦戲曲,傳承二夾弦等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對于河南地區二夾弦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開封二夾弦劇團,但是從根源上講,開封二夾弦是睢縣二夾弦流傳而來的,但是睢縣二夾弦劇團作為河南二夾弦唯一源頭的草根劇團,卻受到了人們的忽視。睢縣二夾弦劇團是河南省僅存唯一一家民間傳統二夾弦劇團,在2005年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證明其自身的重要價值,它自身有著很獨特地地域特色,雖然也有一些相關的文章對它進行介紹,但進行深層次探究挖掘的文章卻很缺少,這對于整個二夾弦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缺失,所以對于睢縣二夾弦的進一步探究使得二夾弦這個劇種能夠得到更好的補充。睢縣二夾弦在唱腔結構及傳承,方言及板式結構等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地域特色。
二夾弦在演唱技巧上主要以假聲拖腔大本嗓吐字。即字頭的咬字和吐字都比較清晰,拖腔是利用鼻音與胸腔共鳴的有機結合來進行完成。與手工紡車的音色相比較有很多相似之處,聽起來清淳流暢,這也就形成了二夾弦真假聲頻繁交替的聲腔特色。睢縣二夾弦的唱腔屬于音樂抒情優美并且婉轉纏綿,敘事性較強。曲調在吸收了小調中的音樂元素或花鼓、琴書、梆子、墜子等民間戲曲的基礎上,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創造揉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聲腔。同時也與本地劇種多以悲苦戲、愛情戲為主的表演形式有關。二夾弦旋律柔美舒緩、唱腔優美溫婉、活潑清脆、拖腔清淳流暢,其唱腔本身有兩部分組成,音樂與文字語言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唱腔的整體。
二夾弦的唱詞有鮮明的方言風格,并且講求韻轍、注重辭語。劇情的內容多以愛情和悲苦戲為主,劇目都具有相對較濃的生活氣息,其唱詞的簡練、風趣活潑、通俗易懂、形象擬人、具有濃厚的泥土芳香,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歡。尤其得到農民的喜愛。老一輩的人經常會講到“以字行腔”,這指的就是必須要根據唱詞的韻律來設計唱腔的旋律,藝人們所講的“以腔填詞”,指的就是唱詞必須要按照腔調板式的固有模式來編寫。它們的關系是唱腔是其表現形式,要以唱詞作為根基,演員們則用藝術的手法將韻律、旋律、內容、情感等相互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創造出生動活潑、性格鮮明、思想完美并且威武雄壯的藝術形象。二夾弦的曲調和唱腔都受到了群眾們的廣泛歡迎,因此它的演出劇目也已經形成了很深厚的群眾基礎。它的聲腔特點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以及藝術價值,因此,二夾弦有著較高的研究及傳承價值。
二夾弦這個劇種最早是在河南省黃河以北的滑縣、山東荷澤等地發展成形,成熟之后流傳到了豫、魯、蘇、皖等接壤地區。睢縣為河南省最早傳入二夾弦的地方。而睢縣是二夾弦在河南傳播和遺存最為完整的地方。后臺鄉閆莊村二夾弦劇團(現名字已為睢縣二夾弦劇團)和尤吉屯鄉丘井村是睢縣二夾弦的兩個分支,這兩個分支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其中主要的一支是后臺鄉閆莊村,另一個分支是睢縣尤吉屯鄉丘井村戲曲玩會班,而后面的這個玩會班組建于清宣統年間,于1900年成立,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由于農民生活、農村文化生活的需要所迫,1970年以韓祖興、彭素鸞、張新正、馬義生等人為骨干,使得睢縣后臺鄉閆莊村二夾弦劇團才得以重新組建,隨著劇團的成立,二夾弦獲得了極大收益,首先最重要的是使大量的傳統二夾弦劇目能夠得以保留,并且傳承了優秀的二夾弦聲腔。其次也隨之培養了一大批二夾弦的傳人。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河堤鄉二夾弦劇團成立,這個劇團的成立使得二夾弦劇種能夠不斷壯大和發展。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可以說是二夾弦這個劇種在睢縣得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電影、電視的不斷普及,以及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二夾弦劇團不得不又進入低迷時期,造成了好多的二夾弦演員藝人們為了生存發展,不得不放棄他們所熱愛的藝術事業。時至今日,睢縣后臺閆莊村二夾弦劇團也面臨著解體的危險。■
[參考文獻]
[1]羅九紅.二夾弦戲曲音樂研究[D].河南大學音樂學院,2006.
[2]尼樹仁.二夾弦的音樂唱腔[J].音樂研究,1982,3.
[3]白紅.二夾弦,又一個瀕危劇種[J].中國戲劇,2004,8.
[4]廖源.“草根”文化二夾弦綜述[J].河南科技學報,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