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春玲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新時代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正發生著深刻變化,發生著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美麗鄉村建設的轉變。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相關的村級檔案,這些檔案資料是廣大農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活動的真實寫照和原始記錄,同時又是推動新時代農村建設的重要依據和必要保障。做好新時代農村檔案建設特別是村級檔案工作,既是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手段,也是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構建法治社會、文明社會、和諧社會的需要。
村級檔案是農村文化建設和社會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然也是新時代農村建設的組成部分。確保村級檔案的齊全、完整、真實、有效,可以真實反映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全過程。做好新時代農村建設工作,離不開村級檔案工作的服務與配合,彌補檔案工作短板、加強村級檔案建設、提升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水平,可以促進村級檔案在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服務民生、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對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精準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發現村級檔案工作存在不少問題。以棗莊市薛城區為例,薛城區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檔案管理比較規范,但246個行政村(居)村級檔案工作發展極度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村與經濟條件差的村檔案工作存在極大差異,目前村級檔案立檔率不到30%,其中會計檔案由鎮(街)經管站統一代管,文書檔案及其他檔案的收集和管理較為混亂。村級檔案管理人員幾乎全是由村會計兼任,很少經過檔案業務培訓,年齡偏大,難以適應新時代農村檔案工作。
一是各級重視不夠,檔案員業務素質偏低。多數領導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觀念不強,沒有把檔案工作擺在應有的位置,沒有認識到檔案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村和村民的合法權益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一方面,一些領導干部重經濟發展,輕檔案建設,認為管理村級檔案費時費力費錢,覺得檔案不出政績,也增加不了農民收入,就算不建立村級檔案也照樣發展。另一方面,大多數村檔案員沒有經過檔案部門的專業知識培訓,缺乏基本的文件材料歸檔知識,對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分類等歸檔程序不了解,對當年形成的文件材料沒有及時收集整理歸檔,致使檔案殘缺不全。
二是文件材料的形成量少,內容欠充實。《村級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村級檔案一般包括文書、基建項目、設施設備、會計、音像、實物等類別。經調研了解,村級檔案主要是由文書檔案、會計檔案(有鎮(街)代管)和基建檔案組成,村級文書檔案材料大體上有與農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以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村管理方面的十多個類型。由于缺乏檔案意識缺乏等多種原因,使一些重要檔案沒有形成,從檔案中反應不出村支“兩委”、村級組織工作職能以及行政村的歷史面貌。
三是檔案管理體制、制度不健全,檔案保管條件差。有些行政村雖然保存了一些檔案資料,但是沒有根據《村級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檔案管理沒有建立相應規章制度,對村級組織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在歸檔、保管、利用等方面缺乏管理機制。有些行政村甚至沒有固定人員管理,檔案存放在家中,導致檔案散失較多。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對做好村級檔案工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
做好農村檔案工作是檔案部門職責,也是農業農村工作主管部門和涉農部門的重要任務。檔案部門和相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建立分工協作的聯系制度,創建合力推動機制,齊抓共管,合力推進農村檔案工作發展。一是把村級檔案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與鄉村振興戰略、農民關心的大健康、土地流轉、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檔案部門參與到專項活動的檔案驗收工作,形成村級檔案工作發展的長效機制。二是加大對農村檔案工作的資金投入,改善農村檔案的保管條件,使農村檔案的庫房、裝具、人員實現專有化,保障檔案的齊全完整與安全,使農村檔案工作達到規范化標準。三是強化鎮(街)綜合檔案室的監督指導職能。《檔案法》規定“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保管本機關檔案,并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村是村民自治組織,自立的能力和工作條件都有限,很大程度上都依賴與鎮(街)的支持和指導。
推進村級檔案工作離不開廣大農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主管部門要強化宣傳引導服務,采取各種方式,大力宣傳《檔案法》,宣傳檔案工作,使更多的農民群眾了解檔案工作,提高他們的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律意識。通過典型事例、服務效果,引導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更好地利用檔案,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村級檔案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村級檔案的整理應本著“簡化整理、深化檢索”的原則進行,保持文件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系。一是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村級檔案工作的指導,加強對村(居)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通過現場操作講解等形式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二是將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年度檔案行政執法檢查的內容,推動村(居)規范建檔,保證村級檔案工作的連續性和長效性。三是建立村級檔案管理示范點,培育典型,以點帶面,促進村級檔案工作全面建檔。四是密切關注新時代農村建設情況,找準檔案工作的切入點,從農民最關心、農村經濟發展最急需的工作入手開展檔案工作。重點建立健全村務公開、農業科技、農業結構優化升級、農業產業化經營、土地承包、林權改制、生態保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文化建設、招商引資、鎮(街)村企等檔案,使各工作領域形成的文件材料及時收集、整理、歸檔,豐富農村基層檔案信息資源。
檔案的服務和提供利用是檔案管理工作的關鍵和最終目的。一是轉變觀念,擴寬服務范圍。由主要面向鎮村干部向主要面向廣大農民群眾轉變,堅持為農民服務為著眼點,及時有效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信息資源服務、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檔案利用需求。二是利用典型事例,發揮帶動效用。大力開發當地的各類先進模范典型事跡,以先進的文化傳統和文化遺跡,加以編輯和整理,采取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和頌揚,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三是根據各村情況,因地制宜,指導各村檔案員從實際出發,開展基礎性編研工作。逐步編寫大事記、村史村志等,把農村發展轉變的過程真實、準確的保存下來。
總之,村級檔案是一項系統工程,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在開展村級建設檔案的工作過程中,既要繼承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更要針對新時代農村建設的新情況新特點,使村級檔案工作逐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