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強 尹軍
傳染病防控是疾控中心的工作重點,不論是傳染病常規疫情分析,還是疫苗的采購、運輸、保管、接種,都會使用或者形成大量的檔案信息。伴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疫苗安全,更是關注的焦點,如果能夠確保疫苗的生產、運輸、保管、接種過程中形成的檔案完整可查,就能通過檔案的憑證作用消除群眾疑慮。不同于以紙質檔案為主的綜合檔案館,疾控中心的業務檔案主要是傳染病防控檔案,包含疫苗管理、個人疫苗接種、傳染病統計分析報告等信息,基本上以電子檔案為主。傳染病防治工作可以在加強檔案信息集約化的基礎上做以下改進。
傳染病預防是全國性的工作,需要協調全國各個省市統籌安排。就拿疫苗管理來說,為了保障疫苗安全,疾控中心需要集中采購,實時掌握疫苗的生產、運輸、接種信息,確保從流通到接種的各個環節有據可查,全程存儲環境達標,不出問題。為了保證疫苗及時有效接種,還需要對各個用戶疫苗接種檔案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疫苗接種遺漏,及時通知補種。對門診發現的高危傳染病及時統計上報,當自然災害發生時,尤其是地震、水災發生時,及時進行傳染病預警和防控。如果這些檔案信息能夠全國統一整合,互聯互通,集約管理,借助計算機大數據分析,就能快速掌握疫情,做出防控決策,高效調配人力物力,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
由于當今人員高速流動,今天人在這里,明天就有可能跑到另一個省市,甚至另一個國家,及其不利于傳染病防控。疾控中心必須高速反應,多個部門聯動協作,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傳播。抗擊非典就是一個多部門成功協作的典型,如果疾控中心的管理系統能夠跟公安客房登記、車船、鐵路、航空等數據相對接,并形成聯動機制。就能在發現高危傳染病時,及時采取措施,精確掌握密切接觸人員信息,有效控制疾病傳播。
數字化檔案館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提高檔案檢索和利用效率,同時檔案利用不受空間限制,只要聯網就能使用,提高人民群眾利用檔案的便利性。預防接種門診作為傳染病預防工作的前端,同樣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大力發展數字化預防門診,直接采集電子檔案數據,提高人民疫苗接種管理效率。在疫苗接種前,工作人員首先掃碼,將接種日期、疫苗批號、接種醫生、電子監管碼、疫苗名稱、劑次等信息上傳。利用“互聯網+”理念和智能移動終端的技術,通過手機可實時查閱接種情況,接種自動提醒、預約排隊、異地就近接種、接種記錄查詢、疫苗知識,接種單位還可以通過平臺給家長推送預約信息等相關接種服務。
國家現在大力發展社區門診,而門診一般是最早發現疑似傳染病,也是傳染病檔案最初產生的地方,推行“小病在社區”,方便群眾合理就醫。越來越多的人員首先會在社區門診就醫,然后根據病情再看是否需要轉診,越來越多的傳染病會先在社區門診被發現,社區門診成為傳染病預防工作的診療前沿。但是由于社區門診都分散在各個社區,不利于傳染病信息采集和檔案管理,只要社區門診數字化并與疾控中心互通,不但可以方便病例檔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對發現疑似傳染病信息及時上傳,方便疾控中心確診和掌握疫情,合理布控,還可以隨時對門診醫生進行指導和培訓,提高門診醫生傳染病的診療水平和自我防護能力。
學校是人員密集場所,同時學生又是易感人群,學生歷來是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對象,加強學生健康檔案信息采集有利于學生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小學生自身免疫力弱,缺少衛生常識,是季節性、流行性傳染病易感人群,需要學生、學校、監護人、疾控中心相互配合工作才能做好,通過對學生健康檔案信息采集和分析,可以有重點的在學校開展衛生防疫工作,對體弱多病或者先天免疫低下的學生著重關注。而高校學生都已成年,免疫力已經健全,慢性傳染病的防治是工作重點,既要采集掌握患者的健康檔案信息,又要保護慢性傳染病患者隱私,幫助其控制和治療疾病。通過學生健康檔案分析和學生入學、畢業、寒暑假信息,可以提前預判和掌握傳染源的遷入遷出,根據疫情在學校傳授相關防護知識和發放防護用品。
建設服務型政府機關,辦事“零跑腿”或者“只跑一次腿”是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疾控中心在為民服務工作方面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明,只要開通網絡個人疫苗接種檔案查詢服務,學校可以能通過網絡來查驗,就不用開證明了。有些人出國留學可能還需要紙質接種證明,可以通過網絡自主打印,打破空間限制,方便群眾。
根據疫情和個人接種檔案信息,及時對易感人群推送傳染病防護知識和疫苗接種推薦,重點抓好針對鄉村留守兒童防護知識的宣傳。鄉村本身衛生條件差,是傳染病預防工作的薄弱環節。鄉村有不少留守兒童,一般都由自己的爺爺奶奶撫養,他們的醫學知識有限,又不習慣用智能終端了解防護知識,當遇到一些不易區分的危險傳染病時,例如腦膜炎發病初期與感冒很相似,如果不能引起重視,很容易貽誤治療最佳時間,危機兒童生命安全。所以每當這些傳染病疫情爆發時,就有針對性的做好宣傳工作和疫苗補種,及時建好防疫屏障。
檔案工作是后臺工作,檔案工作也是基礎工作。我們正逐步進入大數據時代,沒有檔案信息集約化,就沒有大數據分析,也就無從依靠數字化技術提高傳染病防治工作。重視傳染病檔案數據的采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打好基礎,才能勝任未來的傳染病防治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振興農村筑牢防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