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紅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重大意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推進力度不斷提升,在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村鎮面貌日新月異的同時,村級檔案的種類和數量也在迅速增加,為此國家檔案局聯合民政部、農業部專門制定了《村級檔案管理辦法》,加強農村檔案工作,對于提升農業農村檔案工作水平,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現以濟寧市兗州區村級檔案工作為例,談談怎樣加強村級檔案工作,為鄉村振興做好保障。
村級檔案是指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在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生產經營等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音像等不同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充分反映了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做好村級檔案工作,對于維護現有農村經營體制、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強化農村基層社會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兗州區村級檔案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一)檔案資料不完整,門類不齊全。兗州區共有400多個行政村,大部分村都有檔案資料,多的有幾百盒,少的也有幾十盒。但是檔案門類不全,只重視報表、憑證等會計檔案及上級檢查的黨建檔案資料,而與農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與農民利益密切相關的以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村管理方面的檔案材料寥寥無幾。
(二)檔案整理不規范、不科學。由于檔案管理知識的缺乏,很多村的檔案整理不符合規范要求。紙張大小不一的散放在檔案盒內,材料殘缺不全,沒裝訂成冊,沒分開保管期限和年度,未蓋歸檔章,沒有編制目錄,不方便查找利用。材料用塑料盒裝訂,檔案裝具不符合要求。
(三)檔案安全保管利用意識差。很多村沒有專門的檔案室,缺乏統一管理。檔案散存在各個村干部手里,時間一長或者人員變動,檔案多有散失甚至被更改現象,失去應有的憑證和借鑒作用。由于檔案價值的滯后性、潛在性和間接性,檔案在服務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方面,顯得內容單一,無法提供優質的利用服務。
(四)檔案干部隊伍不穩定,業務素質不高。村級檔案員大多數由村文書擔任,兼職從事檔案工作,職責不明確。沒有經過專門的檔案培訓,檔案知識薄弱,業務能力不強,年齡偏大,難以適應新時期的農村檔案工作。
(五)檔案工作發展不平衡。由于各村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檔案工作發展不平衡,經濟基礎較好的且檔案意識較強的村,檔案存放條件好,村級建檔工作做得也比較好。比如,新兗鎮的小馬青村,不僅建立了高標準的檔案室,檔案整理規范,有一名大學生專門負責檔案工作,還根據自身特色建立了村史館,檔案為村里各項工作提供了方便。
一是檔案意識薄弱。由于檔案工作宣傳力度小,農民的檔案意識不強,很多人還不知道檔案是什么。有些村干部認為文件看了,工作做了,存不存檔都無所謂。致使村里的一些會議記錄、有價值的合同在不經意間就丟失了,造成了今天村級檔案的匱乏現象。
二是檔案重視程度不夠。由于檔案工作價值的滯后性,短期內不會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村級建檔又是一項繁瑣細致的工作,再加上檔案管理體制不完善,村級領導只重視抓經濟建設而忽略檔案工作,認為村級建檔是一件費時費力費錢的事,可以拖一拖,這種不重視的態度,致使村級建檔難以開展。
三是檔案人員業務素質不高。檔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知識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懂的一定業務知識的人才能做好,但現實中村級檔案人員大多是兼職,很少有人經過檔案業務學習和培訓,難以實現對檔案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更不用說對檔案的開發利用了。
四是村級經濟相對薄弱。做好村級建檔工作不僅需要大量時間,也需要一定的經費投入,一些村經濟來源比較單一,經費也比較緊張,讓這部門村再拿出錢來,購買檔案用品,配備檔案設備,有一定的困難,給開展建檔工作帶來不小難度。
領導重視對促進村級建檔有很大的作用。讓領導舍得投資于檔案,要有著眼于未來的視野,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解決檔案工作中的實際困難,開展檔案工作就會有后盾。兗州區在2009-2011年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中,領導高度重視,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意見》,與多部門聯合,推動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有5個鎮被命名為濟寧市新農村檔案工作示范鎮,200多個村被命名為新農村檔案工作示范村,2011年兗州被授予“山東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范縣”榮譽稱號。
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廣大群眾宣傳《檔案法》《山東省檔案條例》及有關檔案法規政策,擴大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營造良好的檔案工作氛圍,讓農民認識檔案、了解檔案,從而增強全社會的檔案意識,進一步促進村級建檔的開展。兗州區檔案局在國際檔案日、法制宣傳日,借助駐村聯戶平臺,利用微信、短信、到村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檔案,提高村民的檔案意識。兗州區村級建檔率達到了98%以上。
村級檔案人員大多是兼職,業務水平不高,不能正確規范地整理檔案,加強村級檔案人員業務培訓是當務之急。可以采取舉辦培訓班,現場業務指導,以點代面、點面結合的方式對村檔案人員進行培訓。健全完善培訓制度,由縣級檔案局負責培訓鎮級檔案人員,再由鎮級檔案人員負責村級檔案人員培訓,形成科學的培訓體系和規范化的管理網絡,逐步提高村級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
村級建檔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長抓不懈。首先建立村級檔案工作網絡圖,成立以村支部書記或村長為組長,會計人員、文書人員為兼職檔案員的檔案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本村的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各項檔案規章制度,包括檔案歸檔制度、保管制度、借閱制度、利用效果登記制度等。三是加強村級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國家檔案局、民政部、農業部制定的《村級檔案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其中規定的工作原則、內容、標準等,對促進村級檔案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礎。各行政村可以參考管理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本村的《村級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四是強化檢查督導,在鞏固村級建檔成果的同時,適時抓好檔案的檢查工作,進一步促進村級建檔工作,提高村級建檔質量。
要充分發揮檔案作用,讓農民認識到村級建檔的好處,從而提高建檔積極性。村級檔案讓農民及時了解掌握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了解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在維護農民自身的合法權益,解決民事糾紛、鄰里矛盾,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村級檔案是總結經驗、制訂計劃、指導生產的好幫手,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農村富裕。村級檔案促進村務公開,提高村委會工作透明度,密切干群關系,起到廉政監督作用。村級檔案特別是農業科技檔案能幫助農民獲取農業科技信息,借鑒成功的先進經驗,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