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萌
(山東省陽谷縣教育局,山東 聊城 252300)
音樂學科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彰顯創新性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同時也符合新課程改革當中大力倡導的在音樂課堂當中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水平相對較低,因而會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面臨一定障礙。但是學生擁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可以從生活化的環境當中輕松獲得知識,提高應用能力。所以音樂教師要讓學生聆聽生活中音樂的旋律,促進生活化教學的順利實施。
生活化教學模式要與音樂課程進行緊密融合,并且發揮出最大的教學效率,首要條件就是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需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愉悅的音樂學習環境當中獲得更大進步。第一,認真觀察和剖析學生的興趣愛好,保證生活化教學的針對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游戲活動有著極大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和選取教學形式時,都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童心是小鳥》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找一找的游戲,將玩具藏在一個學生身邊,請另外的學生找一找玩具藏的位置。大家通過唱歌拍手的方法提示:學生離得遠,那么歌聲和拍手聲音會加大;離得近,那么歌聲、拍手聲會變小;第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學生心理需要,讓生活化教學更加高效。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相對較差,通常會在課前20分鐘之內保證集中的注意力,之后會出現審美疲勞和消極情緒。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征在,最佳時間內安排主要教學內容,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
小學音樂課程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藝術性的特征,與此同時,音樂學科當中包括的內容也是非常豐富的。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會為學生傳授抽象理論之外,還會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的鍛煉。要讓我們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有效的培養,生活化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督促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環境當中提高能力,督促學生從生活當中挖掘音樂元素,也從音樂學習當中挖掘生活化色彩。受到學生理解和認知能力水平較低的影響,在理解和解決問題的之后常常會遇到較大的困難,此時可以利用生活化場景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題,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比方說在教學《嘀哩嘀哩》時,為了讓學生有效把握這首歌曲的情景,明確歌曲主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想春天的生活,讓學生分析歌曲歌詞當中包含的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可以明確歌曲表達的對春天的喜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如在教學《小溪流水響叮咚》時,為了讓學生在良好的生活場景當中獲取知識,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印象,體驗發生過程當中漸強的音樂感覺,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還原生活當中常常見到的情景,讓學生在觀看小溪流水和聆聽生活中美妙音樂的過程中收獲豐富的音樂學習體驗,提高對課程學習的主動性。
生活化教學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還和教師音樂教學目標的落實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以往教師在對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只是將其放置在課堂教學環境之下,忽視教學評價環節,更是沒有注意在教學評價當中運用生活化的方法與滲透生活化理念。教學評價也是音樂課堂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常常會被教師忽略。落實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除了要堅持利用生活化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之外,還要將其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升華學生的音樂情感,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教師在生活化教學評價當中,需要將主要內容放在評估課堂教學過程方面,具體可以選用設置記錄檔案的方法,將學生的音樂愛好、參與積極性、課堂表現、音樂知識與技能掌握水平等方面進行考察與記錄,實現評價與教學的綜合結合,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反饋。
生活化教學策略是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與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要求相符,也能夠彰顯音樂課程的本質規律,讓學生更加深入的體驗音樂情感,把握音樂內涵與價值。為了確保生活化教育目標的達成,教師要做好課前分析,加強學習指導和優化課堂評價,讓生活化方法在課堂教學當中得到充分的滲透以及融入,促進學生音樂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