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楠
(信陽師范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眾所周知鋼琴課在音樂課程里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和意義,它的適用性很強,對于鋼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高校都非常重視,這會關系到高校的整體水平。最傳統的鋼琴教學方法就是老師和學生一對一,并且證明一對一教學確實有效,因此本文將基于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效果明顯。因為一對一教學是很直接的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很容易、快速的發現學生的進步,并且可以直接幫助學生講解問題,糾正問題。彈奏環境較為舒適。如果沒有外界環境的干擾,學生在教學彈奏中可以清晰分辨出彈奏音色、音調以及彈奏節奏等的感覺。這樣有效幫助學生進行鋼琴學習,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長興趣進行教學。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作為教學的關鍵,所有的教學都是圍繞老師進行,在這樣的教學中是非常依賴老師的,教學的重點可能會偏離對音樂的理論學習。傳統的教學方法活躍性不強,學習的過程會經歷很多的重復,在實踐教學的時候會使得學生積極性慢慢減弱,老師也可能會因為單一的教學而產生“即興作詩”行為。傳統教學方法因為形式過于單一,老師在授課的時間久了會產生疲憊感,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方式的缺點被很多人發覺,鋼琴老師的總體師資能力不足會引起很大的反響。
因為一對一的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形式的矛盾越來越多,所以各個高校把鋼琴課的授課形式設置成集體課。有一些條件較好的高校給鋼琴教學課程配置了數碼鋼琴教學教師,并且數碼鋼琴教學的各種優點和發展前程都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
鋼琴集體課結合了傳統鋼琴教學和新時代電子音樂所誕生的用鍵盤進行教學的課程。這門課程和傳統教學相對比,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從傳統的一對一上課變成了多人一起上課,其方式新穎豐富,更受到學生的喜愛。集體課的學生較多,他們興趣都不一樣,在授課的時候可以選更豐富的曲目給學生學習,可以把《中國鋼琴作品選》作為學生學習的作品,里面包含了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很多優秀的鋼琴作品,學生愛好哪種類型就選擇哪種類型進行彈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興趣特長。
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說,鋼琴集體授課更適用于現代教學。節約教學的成本。鋼琴集體課可以節省學校對硬件設備的投資。老師能夠統一講解入門的課程,對于這些基礎教程不需要過多重復講解授課,在節約學校投資成本的同時節約老師的時間,教學的內容會更加規范統一,避免類似傳統教學因為過多的講述導致的教學誤差,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課堂的集體優勢。傳統的一對一教學的教學對象和授課對象太單一。鋼琴集體課的出現,給教學增加了活躍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可以給學生增加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們可以相互之間取長補短,老師和學生之間互動性交流也增多,因此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集體開放式教學。
很多學生都很難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和進度的曲目,這是老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一個難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區分進度不同的學生,然后分別對待。集體課模式固然好,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只有與其結合起來教學,才能讓學生整體實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面對新時期鋼琴教學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和改革,更需要在實踐中去探索。就目前我國的情況而言,高校的鋼琴集體課正在起步的階段,還需要我們多加積極的摸索和大膽嘗試。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使鋼琴教育事業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把現代的優勢完全展示出來,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具備全面和綜合的音樂專業適應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