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勝全
為了全面、客觀地記錄和反映中小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社會實踐、興趣愛好、誠信等方面表現和成長軌跡,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近年來,臨朐縣檔案局與縣教育局密切協作、多措并舉,狠抓中小學生成長檔案建檔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98所中小學校按照“一生一檔、一檔一號”的建檔要求,已建立學生成長檔案61248卷,為全縣中小學生留下美好“成長記憶”。
學生成長檔案是學生成長歷程的縮影和再現,是學生“學習和思想的博物館”,也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重要載體,具有真實性、現實性、動態性、專指性和保密性的特點,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能夠為學生保留學習和發展的重要信息及成長軌跡,能夠為我們描繪出一個動態的、完整的、立體的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畫卷,能夠讓每一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享受快樂、享受成功,從而達到通過成長檔案來促進學生不斷進步的目的。同時,通過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來認識、總結、把握在學生教育、學校管理、教育發展等方面的經驗、規律,進而實現學校、家長、老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交流溝通,進一步推進教學相長。因此,要從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教育負責的高度,充分認識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積極主動地做好學生成長檔案工作。
針對學生成長檔案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實際,臨朐縣教育局、縣檔案局與鎮街教管辦、各中小學校“四個輪子”一齊轉,使學生成長檔案工作形成了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縣教育局負責統籌規劃、組織協調,抓好檔案管理體系的建立;縣檔案局發揮職能作用,著重搞好檔案業務培訓和指導;鎮街教管辦落實好督促檢查責任,加強包校督導,確保學生成長檔案工作在所轄學校落地;各中小學校則把學生成長檔案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成立工作機構,落實工作人員,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任務到位,扎實做好學生成長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業務工作。四輪驅動,協同推進,有力地促進了全縣中小學生成長檔案工作的開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學生成長檔案內容豐實、數量多,連續性和動態性強,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必須有完善、規范的業務標準支撐。根據《檔案法》《山東省檔案條例》有關規定,縣教育局、縣檔案局在深入學校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發了《關于完善全縣中小學生成長檔案工作的實施意見》《臨朐縣中小學生成長檔案一般要求》,從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的意義、基本原則到機構人員、保障措施,從檔案的收集范圍、整理歸檔到安全保管、開發利用等都做了具體規定,明確建檔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業務標準。各中小學校建立健全學生成長檔案材料的歸檔、保管、查閱利用、保密、鑒定銷毀、統計、設備維護使用制度和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全縣學生成長檔案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學校檔案人員中新手多而且都是兼職,缺乏檔案專業知識,為提高他們的檔案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縣教育局、縣檔案局聯手舉辦了全縣中小學校檔案人員業務培訓班,重點學習了檔案專業基本知識,特別是學生成長檔案的形成、積累、收集、分類、組件、整理、編目、裝訂、裝盒、編制檢索工具的方法、要求和實際操作技能,從而保證了學生成長檔案建檔工作的順利進行。
為推進工作,在縣東郡小學、臨朐外國語學校、臨朐中學幼兒園、東城街道上莊小學進行試點,指導4所學校把每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期間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照片、電子數據等材料,進行了全面、系統地收集、整理,建立起全縣第一批學生成長檔案室。2017年3月30日,在縣東郡小學召開了由各鎮街教管辦分管副主任、鎮街規模以上學校分管副校長、縣屬學校分管副校長及德育主任等120余人參加的“全縣中小學生成長檔案工作會議”。會上4所試點學校作了經驗介紹,會議要求各中小學校要把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作為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實抓好,確保學生成長檔案的真實、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會議結束后,學生成長檔案建檔工作迅速在全縣中小學校鋪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搞好材料收集是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的前提和基礎。我們遵循寫實性、多樣化、特色化、長期性的原則,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學生成長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每學期末進行集中收集歸檔,歸檔內容分為共性寫實和個性特點兩部分。其中,共性寫實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和高中生發展報告等為內容,也可自行設計學生基本信息記錄表,如實記錄學生的基礎信息、學生成績、綜合素質評定、身體素質及其他基本信息。個性特點包括:學生成長中值得驕傲或回憶的材料,如加入少先隊、共青團,一份滿意的試卷,一篇優秀的作文,一張喜愛的照片,有代表性的作業本、學習筆記等;獲得獎勵材料;反映學生興趣愛好、特長及參與情況的材料,如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體育等;參與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等材料;其他反映學生成長中的一些重要活動及印跡材料。歸檔的材料要齊全完整、真實有效,簽章手續完備、時間準確,不能杜撰、編造。
根據學生成長檔案的特點和材料形成規律,我們對收集歸檔的材料進行科學分類,將學生成長檔案材料劃分為7個類別,即:1.學生基本信息登記表;2.值得驕傲或回憶類;3.獎勵類;4.興趣愛好、特長類;5.社會實踐類;6.誠信類;7.其他類。學生成長檔案按照“一個學生一個檔案盒,一個檔案盒一個檔案號”的原則進行組卷整理,檔案盒封面包含學校名稱、學生姓名、學籍號、檔案號、入學時間等內容,脊背設置檔案號、姓名,盒內材料按類以“件”為單位進行整理,每類材料按形成時間排列順序,并在每件材料的右上角加蓋類、件、頁號章,在其有效頁面的正面右下角、反面左下角編寫頁號;每個檔案盒內要編制“學生成長檔案材料目錄”,目錄設置類號、件號、材料名稱、頁數、時間、備注等項目。
全縣各中小學校設立學生成長檔案專用庫房,添置必要的鐵質檔案櫥(架)、檔案盒、計算機、空調、辦公桌椅等設施設備,落實防火、防盜、防光、防高溫、防水、防潮、防蟲鼠、防有害氣體、防磁等措施,確保檔案絕對安全。為充分發揮學生成長檔案的作用,利用班會、家長會和年級、學校優秀檔案展評等多種形式,適時對學生成長檔案進行展示和評價,通過學生自己的檔案作品或優秀檔案作品展評,激勵學生自我反省、主動發展,搭建起師生交流、家庭教育的新平臺,并且隨著學生成長檔案內容的積累和學生成長檔案室建設的深化,進而不斷豐厚學校歷史、豐富校園文化,使其成為學校校史的重要補充和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確保學生成長檔案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縣教育局、縣檔案局加大對此項工作的專項督查和指導力度,通過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現場指導、經驗交流等形式,加強對學生成長檔案工作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及時挖掘、總結、宣傳、推廣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將學生成長檔案工作成效納入全縣綜合教育督導,獎優罰劣,推動全縣中小學校學生成長檔案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