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清玲
(貴州大學音樂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產生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也是豐富多彩的,它們深植于廣大人民群眾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色。但是從當前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情況來看,我們發現受外來文化和其他文化的沖擊與影響,我們的民間舞蹈文化得不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更為嚴重的是有些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正逐步變得邊緣化最終走向消亡。對此,我們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護和傳承我們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
舞蹈藝術是時間與空間共存的藝術,通過一系列系統的、柔美的、多變的肢體語言,我們就能夠有力地感受一個民族的物質、精神、情感和思想。中國的民族民間舞蹈歷來被視為“民族文化的靈魂”,舞蹈作為一種最佳的傳播載體,通過不同種類、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間的相互碰撞與借鑒,能夠有效促進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成為各民族人民交流和溝通的紐帶。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對于保護和延續我們的民族文化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為我們提供了最原始的舞蹈素材,保持著舞蹈文化的原生態狀態,從而使各民族得以保持自己的個性和特色。作為民族文化的綜合載體,在民族民間舞蹈當中,還蘊含著各民族的歷史、宗教、哲學、理論與習俗等各個方面,是不可多得也不可替代的民族史料。在有些地方還與時俱進、別出心裁的將自己的民族舞蹈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活力。
當前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發展過程當中,總是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與困境,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會導致其傳承和發展的效果不佳。首先,受西方外來文化的沖擊,年輕一代的孩子大多數都喜歡流行舞蹈,覺得流行舞蹈可以追上時代的步伐會很酷炫很有面子,認為民族民間舞蹈老土而落后不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附加的光環或者說明星效應,根本沒有學習的興趣。其次,縱觀我國各地的舞蹈培訓機構發展情況,我們能夠看到大部分的機構在民族舞蹈教學和民間舞蹈教學方面的課程設置都比較少,為了迎合市場發展的需求,都還是以流行舞等外來舞種的教學為主,民族舞教學為輔。最后,從民族民間舞蹈本身的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民族舞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創新和改編,有些已經不符合現代人的藝術需求和審美需要,因此很難在藝術領域和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之上進行推陳出新是目前我們發揚民族民間舞蹈的主要方式。繼承傳統是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得以不斷發展和傳承的根基所在。在當今多元文化的不斷沖擊下,堅持傳統文化的傳承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堅持我們特色的民族風格和文化價值。例如京族舞蹈《海石花》就是依托了其傳統特色和原生態特征,并融入時代特色才為人們所熟知的。另一方面,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應該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轉換而不斷變化。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樹立高度的創新意識,實現傳統理念與現代藝術的完美契合,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對創新的追求為我國民族舞蹈藝術注入新鮮的活力。
通過舞蹈教學來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繼承和發展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途徑。對于各個舞蹈機構和高校當中的舞蹈專業來說,應當對民族民間舞蹈的訓練和教學予以高度的重視,并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和方案,將不同民族風格特點和舞蹈訓練內容進行一定的細化,使學生能夠有效選擇自己喜愛的民族民間舞蹈種類。對于高校的舞蹈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強化各學科之間的探討與交流,以一種交叉研究的方式,從民俗學、社會學、美學等多學科角度出發,對民間舞蹈的發展及文化背景進行宏觀與微觀的分析,博采眾長,銳意創新,賦予民族民間舞蹈更多的時代特色,使民間舞蹈的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此外,還可以開展一定的實踐活動,進行實地調查,對各民族當地的風土人情、習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進行探究,感受最淳樸的文化特征。
舞臺是藝術的重要載體,舞蹈藝術只有走上舞臺才能夠更加淋漓盡致地表達和呈現。因此,我們可以以舞臺為依托表演各種形式的民族民間舞蹈,來達到繼承和發展的目的。一方面,我們要需要加強舞臺建設,健全舞蹈表演所需的各種燈光設備、表演道具、演員服裝等,使其能夠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感受民族民間舞蹈的魅力。另一方面,我們還需要培養具備全面素質和各方面舞蹈能力的演員,使舞蹈中所涵蓋的內容和民族精髓能夠得到更加細致精準的表現。以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舞臺作品《云南印象》、《母親河》為例,這些作品都體現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國家魅力,為廣大觀眾所喜愛,并受到了很高的藝術評價。
近年來,廣場舞在我國的熱度持續不下,甚至從國內火到了國外例如法國、美國、泰國、印度等,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能看到廣場舞的影子,它受到了中老年人乃至各個年齡群體的喜愛。盡管廣場舞是一種非專業性的業余的人都可以參與的一種群眾性舞蹈,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將民族民間舞蹈的元素融入其中,或許能夠收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一來,人們既能夠弘揚我們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又能夠達到良好的強身健體的效果,一舉兩得,可以完美的滿足國民對于休閑健身活動多樣化的需求。
對于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現代人來說,網絡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層面,因此要想實現民族民間舞蹈的有效傳承與發展,我們就必須發揮網絡在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中的作用。首先,我們可以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技術加強對于民族民間舞蹈的宣傳力度,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識我們的民族民間舞蹈,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風格特點和演變趨勢,從而產生對民族舞蹈文化了解的興趣。其次,我們需要加強關于民族民間舞蹈的網絡平臺建設,在微博、微信公眾號、各大視頻網站等上傳與民族民間舞蹈有關的視頻供人們進行欣賞和觀看,使民族舞蹈也能夠成為風靡社會的流行文化。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以其特有的美感和藝術魅力綻放在我國的歷史舞臺上,它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習俗、價值和思維,是一種彰顯民族特色的藝術表達。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