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濤 張建華
(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山東 濰坊 261053)
民間資本,主要表現為掌握在民營企業及股份制企業中屬于私人股份及家庭個人手中的資金,即所有私人資本的統稱〔1〕。民間資本投資的養老機構稱之為民辦養老機構。民辦養老機構是指政府以外的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投資興辦并經營管理,自籌資金、自行運作,自負盈虧,提供非營利性服務的養老機構〔2〕。民間資本對于養老產業的投資越來越多,如何使民間資本更好地利用政策環境,發揮自身優勢,規避風險,推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是當下研究的重點。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3 043個,床位數390.3萬張,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27.20張,養老機構中約有28%屬于民辦。民辦養老機構的規模一般不大,平均床位數只有100張左右〔3〕。《中國老年產業發展報告2015》顯示,我國40%的民辦養老機構長年處于虧損狀態,僅有9%民辦養老機構盈利,其中80%左右盈利率在5%以下〔4〕。民辦養老機構如何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洞悉養老市場變化,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面對風險至關重要。
PEST模型主要是對宏觀環境的分析,是對組織外部環境進行歸納后所形成的分析模型,包括: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和技術(Technological)四大方面〔5〕。SWOT分析主要是對主體內外部環境的分析,由哈佛商學院安德魯斯教授在1971年首次提出,主要包括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及面臨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6〕。本研究將SWOT和PEST結合,建立PEST-SWOT模型,優劣勢側重民辦養老機構自身的分析和與公辦養老機構的比較上;而機會威脅側重于外部環境的影響和評價,通過PEST分析來實現。兩者結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找出民間資本舉辦養老機構的優劣勢及面臨的機遇和威脅,并提出相應的戰略性對策。
3.1優勢分析
3.1.1投資者政策學習到位,投資熱情高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民間資本量已經集聚到了新的高度。日益龐大的養老市場,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民間資本家通過對相關養老政策的學習,認識到國家對民間資本投資舉辦養老機構的支持,再加上投資養老市場的較低風險,極大地激發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
3.1.2市場意識強,創新能力足 民辦養老機構能夠根據市場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并能夠利用自身較強的創新能力,改革原有不合理的服務項目,提供更加靈活且個性化的養老服務,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化的服務需求〔7〕。
3.1.3管理機制和運營機制靈活、自主 民辦養老機構運營所需經費主要是自身投資和服務收費,而非政府財政撥款,經濟的獨立保證了運營上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管理決策方面,民辦養老機構有足夠大的權力空間,完全可以依靠自身需要,安排各項活動,真正做到機構內部的事務自主決定〔2〕。
3.2劣勢分析
3.2.1資源不足(資金、設施、人才不足) 養老機構在投入運營前需做大量工作,如土地申請、基礎設施建設、護理人員招用等,因此其前期投資很大。養老行業屬公益性服務業,投資回報率低,現實中政府財政支持有限,所以民間資本會適當控制養老機構的投資規模和運營成本以維持生計,而服務質量就難以保證。
資金不足可能導致民辦養老機構基礎設施不齊全,集中體現在建筑用房不達標,運動娛樂設施不足,設施陳舊更新緩慢等問題〔8〕,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需求,制約著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
養老護理需要較強的服務能力和職業技能,專業人才招收難度較大。由于民辦養老機構的福利待遇低,社會地位低,穩定性差,優秀的醫療護理人才大多選擇福利待遇好的公立養老機構,造成民辦養老機構的專業人員數量不足、質量不高。
3.2.2規模小,競爭力差,發展定位不明確 由于投資規劃不系統、前期投資偏大、后續資金不足等原因,現在多數民辦養老機構資產負債率偏高,整體競爭力不足,尤其是與公立養老機構相比,處于弱勢地位。再加上民辦養老機構自身發展定位不明確,缺乏層次性,沒有形成科學可持續的發展。
3.2.3服務能力不足,功能單一 民辦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以老人的生活護理和醫療保健為主,而對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和權利保障維護等提供的較少,而且服務質量不高。服務能力的高低影響著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選擇,民辦養老機構服務能力的缺陷制約著其養老市場的擴大。
3.2.4競爭環境不公平 民辦養老機構與公立養老機構存在著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但在競爭中民辦養老機構則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公立養老機構在醫療護理水平、服務能力、基礎設施、國家政策扶持等方面享受的優惠更大,而民辦養老機構大多自我發展,加大了民辦養老機構的經營成本和風險。
3.2.5社會認可度低 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選擇以公立養老機構為主,對民辦養老機構認可度不高。首先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民辦養老機構缺乏信任,認為民辦養老機構以營利為主,服務能力差。其次是民辦養老機構的自身宣傳力度不夠,沒有樹立起良好的形象,社會影響力低。
3.3機遇分析
3.3.1政治(法律)因素 為促進養老產業的健康發展,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舉辦養老機構,國家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民發〔2015〕33號)等文件,并在投融資、稅費、人才保障和用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能夠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舉辦養老機構。
3.3.2經濟因素 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間資本不斷壯大,龐大的養老市場吸引著民間資本。養老機構多元化是時代的潮流,公立養老機構無法滿足需求,政府財政壓力大;民間資本投資舉辦養老機構可以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同時可以減輕公立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的窘境〔9〕。
3.3.3社會因素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對養老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養老機構和護理人員都嚴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個別公立養老機構存在服務態度差、效率低、內部管理不善、床位緊張等問題,也會促進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壯大,從而形成公辦、民辦養老機構和諧共生的局面。
3.3.4技術因素 國家重視養老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養老機構引進國際先進設備,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護理條件和生活環境。目前,公立養老機構與民辦養老機構積極推進大型設備共享,一方面可以節約成本,避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雙方進行更多層面的交流和合作。
3.4挑戰分析
3.4.1政治(法律)環境 政府為促進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機構出臺了諸多優惠政策,但由于部分政策措施剛性不夠,許多政策沒有落到實處〔10〕。民辦養老機構法律糾紛較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民間資本舉辦養老機構在審批過程中程序復雜,時間跨度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間資本投身養老事業的積極性〔11〕。
3.4.2經濟環境 我國經濟發展增速放緩,民間資本量增速降低,機構發展需要的資金投入無法得到保障。民辦養老機構運營主要依靠自身資金和服務收費,資金壓力大,需要其他渠道的資金援助,但是其他融資手段缺乏,影響了養老服務業的規模和質量。
3.4.3社會環境 民辦養老機構一般規模比較小,服務能力有限,形象較差。人們傳統觀念認為民辦養老機構以盈利為目的,可能忽視服務質量,因此在選擇時以公立養老機構為主,造成民辦養老機構市場狹小,發展困難。
3.4.4技術環境 民辦養老機構在人才、設備和技術上都落后于公立養老機構。國家在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舉辦養老機構的同時,必定會實行嚴格審批程序和執業等級制度為養老服務把關,對現有不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機構提出整改、甚至淘汰的挑戰〔12〕。
4.1SO 組合分析 抓住外部機會,發揮自身優勢。①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養老市場不斷擴大的形勢下,民間資本要把握國家扶持養老產業的機遇,充分利用政府在養老產業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提升學習能力,加大對養老行業的學習研究,以國家的政策為導向,制定出符合養老行業的發展戰略。②推進民間資本的規范良性發展,逐步擴大規模。利用自身敏銳的市場嗅覺和較強的創新能力,不斷完善自身戰略發展。同時,將靈活的機制與現代科學管理制度結合起來,以適應機構的快速發展。③重視對養老產業市場的開發和投資前期調研,掌握投資信息。通過前期充分的考察評估和對政策的學習解讀,制定出適宜的投資計劃,將投資熱情轉化成理性決策和科學判斷。
4.2ST 組合分析 依靠自身優勢,抵御外部威脅。①確保政策落實到位,讓民間資本舉辦養老機構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優惠。民間資本要充分了解國家對于養老產業的相關政策,熟知自己應有待遇,對政策難以落實的,應積極向主管部門反映,維護自身的合理利益。②政府需逐步完善投融資制度,擴大融資渠道,緩解民間資本的資金壓力。與此同時,民間資本可考慮與國企、銀行或當地政府投融資平臺合作,或者積極吸納民間閑散資金,采取多渠道的形式融資〔13〕。
4.3WO 組合分析 抓住外部機會,改進自身劣勢。①利用國家在土地、稅收、補助等方面的支持,積累資金,合理規劃投資。及時更新設備,完善基礎設施,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重視護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形成一支高素質的專業隊伍,以提供優質的服務。②注重品牌效應,樹立良好形象。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健全服務功能,滿足老年人日益提高的服務需求。同時加強自我宣傳,倡導公益本質,提升社會影響力,以獲取社會的認可。③積極尋求公平的競爭環境。利用國家對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的政策支持,努力爭取公平的競爭環境。加強與公立養老機構的深度合作,優勢互補,共建和諧養老局面。
4.4WT 組合分析 改善內部劣勢,化解外部威脅。①我國在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相關的法律制度還不完善,需要進一步加快立法進程。民間資本應遵守現有法律法規,當缺乏相應法律保護時,可以通過保險或者其他形式分散風險〔14〕。②政府部門應完善準入許可制度,簡化準入許可的相關手續,為民間資本投資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同時投資者也要熟知相關的手續流程,按流程辦事,提高效率。③注重機構內部的改革創新,從管理制度、技術創新、服務能力、人才隊伍等全方位提升競爭力,準確定位,合理規劃,真正實現優質服務的目的。
5 參考文獻
1景瑞凱.民間資本參與社會養老的機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9.
2林 立.民辦養老福利機構發展的戰略分析〔D〕.廈門:廈門大學,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5 〔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5/indexch.htm
4吳玉韶,黨俊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216-7.
5王 飛,尹文強,黃冬梅,等.基于PEST分析模型的基本藥物合理使用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藥房,2013;24(20):1827-30.
6桑培東,申 洲,張炳才.基于SWOT-PEST模型的民間資本參與舊城改造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2;8(11):186-9.
7劉 博,肖日葵.市場選擇與體制依存——社會化養老機構經營現狀個案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2;18(1):22-9.
8穆光宗.我國機構養老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51(2):31-8.
9段光鋒,田文華,金春林,等.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營利行為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10):26-7.
10雒香云,李俊杰,張建坤.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的思路探討-以江蘇省為例〔J〕.西北人口,2015;36(2):47-53.
11吳 昊.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經營風險防范的研究〔J〕.環球人文地理,2014;36(18):106-7.
12張曼婕,黃 海,王嘉雯,等.社會資本進入基層醫療機構的PEST-SWOT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6;30(2):5-7.
13程 哲,王守清.我國民營資本參與醫院PPP的PEST-SWOT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12;26(1):53-8.
14王斐民.社會管理創新視野下我國社會化養老的法律調整〔J〕.政治與法律,2014;6(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