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峰 尚子明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爵士鼓(JazzDrum)對爵士樂隊而言極其重要,通常由小軍鼓、底鼓、嗵嗵鼓、踩镲及員镲共同構成。鼓手運用鼓棒擊打爵士鼓的各個部分,發出不同的聲音,再將各種聲音進行組合,然后與音樂融合,從而使樂曲變得更加豐富。爵士鼓最早誕生于美國。將鼓作為主要的部分,具有十分鮮明的組合性。通常情況下只需要一名樂手便可演奏,主要作用是為樂曲伴奏。起初爵士鼓的結構十分簡單,只有大軍鼓、軍镲及小鼓等三個部分。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改良,逐漸加入各種镲片以及嗵嗵鼓。現在的爵士鼓除最基本的踩镲、小鼓以及大鼓之外,還會根據音樂的需求增加各種類型的镲片,其組合并非一成不變。但基本組成部分并無太大變化。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產生了新的架子鼓,也即所謂的電鼓。才剛剛出現時,電鼓的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許多鼓手都不愿意接受。進入21世紀后,電鼓不斷進行改良,尤其是一些一線品牌電鼓,不僅更加小巧,不占空間,從而被越來越多的鼓手接受。爵士鼓最初的作用是為了給爵士音樂伴奏,但是隨著音樂風格越來越多變,其他風格的音樂也開始采用爵士鼓,尤其是對搖滾音樂而言,爵士鼓更是不可或缺。
在現代搖滾樂隊當中,爵士鼓是十分重要的樂器。爵士鼓在搖滾音樂中發揮著指揮作用,如果沒有爵士鼓,樂隊演奏就像白開水一般乏味。作為搖滾樂隊所有樂器當中最為關鍵的樂器,爵士鼓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的作用:
在演奏過程當中,爵士鼓最突出的作用在于打拍子,從而使演奏出的音樂更加穩定,從而增強樂曲的節奏感。在演奏音樂的過程當中,任何樂器都必須嚴格地按照樂曲的節拍進行演奏,就好像對一個音樂團而言,所有樂器的演奏都要絕對服從指揮一樣。音樂表演的過程當中,爵士舞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樂器,樂隊當中的其他成員,都會看鼓手是否理解音樂,是否能通過敲擊演奏整首樂曲,觀眾們在欣賞的過程中也會隨著鼓手搖擺,鼓手還能通過自己的演奏將現場的氣氛一步步推向高潮,而不僅僅只是依靠樂隊的主唱。在表演的過程當中,鼓手有任何誤差,都會被敏銳地捕捉到。除此以外,鼓手的臺風對表演而言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鼓手只是一味低頭為音樂打拍子,則演出肯定不會成功,也難以調動觀眾的熱情。所以演奏時鼓手必須不斷加入不同的擊打方式,從而有效提升演出的效果,還能最大程度地調動觀眾的熱情。
爵士鼓最大的作用在于充分體現樂曲的節拍。而節拍是音樂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所以,爵士舞演奏不僅能夠充分體現作品的內涵,同時還可以幫助樂隊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歌曲。比如在作品的開頭或者結尾時,加入一段節奏可以更快地激發聽眾的熱情,而在演奏的過程當中,則可以采取不同的加花來推動高潮。以beyond樂隊所演奏的樂曲《不再猶豫》為例,在樂曲的開頭部分則加入了鼓點,使音樂的情感瞬間得到提升,從而帶動了所有聽眾的氣氛。因此,在演奏過程當中,逐步推進的手法十分常見,比如在副歌樂句當中,可以運用加花的方式,在各個聲部上進行演奏,使聽眾的情感變得更加激烈。爵士鼓不僅能夠更加敏銳地把握樂曲節奏,同時還可以充分展現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巧水平。在精準掌握節奏的同時,根據樂曲的需求適當融入加花,從而更加深刻地體現作品的感情,增強樂曲的感染力。由于爵士鼓的節奏類型豐富,不同類型節奏的配合都可以增強演奏的感染力。比如制音邊擊等打擊形式,只要音樂需要,都可以擊打其任何部位,使其發音,再將不同的音型進行組合。再比如《海闊天空》的第二樂段,主要采用制音邊擊打擊方式,以四分律動的踩镲,再加上大鼓,與軍鼓進行配合,從而使音樂聽起來更加舒適,然后從四分律動改為八分律動,使樂曲的節奏更加緊促,而大鼓與小鼓力度的加強,會進一步提升樂曲的節奏感。
爵士鼓沒有音高,因此無法演奏出旋律以及不同的音樂效果。但爵士鼓同樣也能夠讓音樂富于變化。爵士鼓的演奏方式十分豐富,不僅可以打拍子,還可以進行合奏、重奏以及獨奏,除此之外還可以加花、承接以及鋪墊。通常用于加強樂曲的開頭及結尾,或者是在最后部分加花。從而提升整首作品的感染力,增強樂曲的整體效果。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使用填充加花的演奏技巧,同時也是爵士鼓最為常見的表現形式。運用填充加花,爵士鼓能夠將兩段音樂連接起來,或者讓音樂的情感更為自然。比如為樂器的首音進行鋪墊,使樂曲顯得更為自然。而開頭的鋪墊還能確定作品的風格類型,在演出時經常運用小軍鼓、大鼓,再加上不同類型的镲片,從而使演奏風格更加豐富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