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艷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北京 100031)
在各大專業樂團的演出中,經常會由于樂隊編制的需求問題,借用一些客席的演奏員,這其中大部分會借用音樂學院在校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其優勢就是年輕,有干勁,很多學生個人的專業技術水平都很高。對于學生們,他們也很珍惜每一次在職業樂團的排練演出實踐機會。
但是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大多數學生們的樂隊實踐能力以及演出臨場應變能力的缺乏。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上:1.民樂經常需要演奏新作品,民樂隊的試奏能力是非常受重視的。遇到新作品,由于對樂曲不熟練,又需要快速的融入到樂隊排練中,使得注意力主要在試奏樂譜上,而忽略了樂隊的核心人物,指揮的作用了。2.自己的心板,速度和整個聲部以至于整個樂隊的速度沒有統一在一起,這就很容易出現搶速度的問題。從而造成整個聲部群的混亂,不整齊。3.一首完整的樂曲是整個樂隊所有人通力合作才能完美的展現出來,這里沒有個人主義。而只有團體合作,是需要把每個人的個性磨合,抹平,融合的地方與過程。
一首樂曲完整的呈現出來,指揮的作用至關重要,每一位指揮對樂曲的理解和詮釋都有所不同,這個時候就需要每一個樂隊員緊跟指揮,隨時根據指揮的要求來處理樂曲的演奏,包括節拍、力度,速度,音色,氣息等等。就不能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固有的習慣來演奏,要馬上適應新的演奏處理方式。
每一個聲部和其他聲部相互之間的配合與銜接,主奏旋律聲部和伴奏織體間的配合與銜接等等,種種要素都是缺一不可的。如何把自己聲部的旋律演奏好,再合理的自然流暢的傳遞給下一個聲部?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在樂隊演奏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合作意識,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心率速度去演奏。一味的搶節奏,自顧自的賣力使勁的演奏,卻適得其反。而更多地是要注意和傾聽自己聲部群以及其他聲部的樂句的演奏統一性,包括音色,力度,演奏方式,速度,樂句氣息的統一,這些都需要更加細致的練習才能達到。
當前國內各大音樂學院培養的目標主要是獨奏型的學生。我們在音樂學院所接受的教育也大都屬于技能方面的教育。其實所學到的東西仍是很匱乏的。這完全有別于國外的音樂學院。在美國,音樂學院更多地是重視合奏,每年學校都有樂隊季,在樂隊季開始的半年前就已經確定了演出曲目,學生們每周進行多次排練,有分聲部排練和集體排練,專業課老師也會隨時進行指導。其實,國內音樂學校里一直都有樂隊合奏課的訓練,但是,側重點不同。尤其是民族樂器,很多都是同一類樂器群的合奏、重奏練習。排練的曲目更多地傾向于現代派的、創新的曲目。對于大量的傳統的大型樂隊經典曲目卻了解的很少。很多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而缺乏實際的實戰表演經驗。而作為樂器演奏者只有在樂隊排練中,更多地演出實踐才能總結出經驗。一個演奏者是離不開舞臺的錘煉的。
首先,學校自己本身應該要加強學生樂隊的訓練,增加樂隊合奏的課程量,畢竟大部分畢業生真正走入社會后承擔的還是樂隊的合奏表演。在樂隊排練曲目的選擇上,不要總是一味的發掘新作品,也要多關注傳統經典樂曲。沒有傳統的繼承,如何發展創新。很多經典的傳統民族管弦樂樂曲,演奏上看似簡單,但其中很多內在的表現是要通過演奏者多年的演奏經驗和歷練才能表現出來的。學校可以定期邀請樂團有經驗的老師來進行指導,包括分聲部的練習,通過細致的指導,把每一件樂器、每一個聲部群的演奏法,都進行細致的處理。
其二。學校與樂團的結合不夠緊密,有些音樂學院都是采取封閉式的訓練方法,導致學生缺乏與職業樂團的實踐溝通。學校是否可以和各個職業團體攜手強強聯合,共建藝術實踐基地、改善教學架構。為在校學生提供、創造一個實習鍛煉的機會,幫助學生開闊眼界。
大部分在校學生在大四學期前已經修畢各個科目的學分了,學校完全可以利用這個特殊時間段給學生創造機會,在最后一個學期安排學生去各個樂團實習,鍛煉,同時也可以把這個實習的內容也納入學生的學分里。而作為學校的學生也會很珍惜每一次去職業樂團里進行鍛煉和實踐的得天獨厚的機會,同時也是學生給樂團老師展示自己專業的機會,也為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創造機會,同時,大部分專業樂團也是通過學生在參與演出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專業水平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一點,中國音樂學院已經開了先河,和北京的一些中小學校達成聯盟,從而為學校的學生提供創造了更多的實習和鍛煉的機會。也是其他音樂學院可以借鑒學習的。
與此同時,各大專業樂團也應該與學校手拉手,更多的創造機會。把最傳統的、民族的、經典的東西傳承給年輕一代。畢竟一個成熟的,有實力的專業團體,所有樂隊員都是身經百戰的,經驗豐富,臨場應變能力強的演奏員。這些都是通過長年累月的排練演出,嚴格的培養和訓練,鍛煉出來的。這是作為一個有過硬的音樂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樂師所必備的條件。樂團既要保證本團演出的質量,還要一帶一教會年輕人。這無疑也增加了樂隊員的工作量。但是老一輩人不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把原汁原味的精華傳授給下一代的么?
樂團的發展,也要吸收新鮮血液,每一個有經驗的演奏員也是從年輕、稚嫩到一步步走來成熟起來的,樂團應該敞開大門,多給學生機會鍛煉,學習。學生需要的是更多的足夠的舞臺實踐機會。大量的實踐經驗的積累來提高自己,經驗積累越豐富,藝術和技術就會越成熟。音樂是需要表現的,只學習,練習而不表演、展現是不可能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