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霖
(西安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怯場是指表演者在演出過程中出現的膽怯心理狀態,其會對表演效果產生致命影響。聲樂演唱作為最常見的藝術表演形式,做好對其演唱過程中存在的怯場心理及其克服方法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聲樂藝術演唱能力,為他們的藝術造詣提升帶來支持。
從聲樂專業學生的成長角度來看,其所存在的怯場心理成因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從學生的心理狀態研究角度來看,學生的性格問題是導致他們出現怯場心理的重要原因。由于每個學生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他們的性格特點也有所差異,相比較而言,性格活潑開朗的學生在表演時出現怯場問題的幾率相對較小,而性格內斂低調的學生,則更容易在演唱時出現怯場心理。我認為性格內斂、低調的學生出現怯場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首先,過于內斂的性格讓他們不善于表達和展現自己,當他們即將要登臺時會因為害怕自己出現失誤或因為不習慣被矚目而出現過度的心理緊張感,從而導致怯場問題的出現。其次,性格內斂的學生本身就不喜歡登臺演出,他們學習聲樂只是因為自己出于對音樂的喜歡,他們有著自己內心的小世界,在他們看來音樂是自己生活中最柔軟、最隱私的因部分,他們不想自己內省的小世界暴露給“外人”。
缺乏自信是導致學生出現怯場心理的主要原因。對于剛剛系統接觸聲樂學習的學生來看,他們并沒有足夠的機會去登臺演唱,這使得他們在登臺演唱時會出現怯場心理。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是學習內心承受力欠佳,使得他們在面對陌生環境以及眾人目光時,會出現自信心不足、膽怯等情況的出現,繼而導致出現怯場問題。另一方面是對自己演唱水平的不自信,害怕上臺后自己會出現失誤或發揮不好而導致演出失敗,進而在登臺前出現怯懦狀態。除此之外,如果演唱者發現之前的演唱者出現失誤,也會影響他的狀態,害怕自己也出現失誤。如果之前的演唱者表現完美,則也會給即將登臺的演唱者帶來壓力,害怕自己發揮不好,而影響演唱效果。
演唱經驗不足也是導致學生出現怯場的重要原因。在這一方面,主要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首先是自己的舞臺經驗不足,導致在演唱前,因為自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存在,而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出現怯場問題。其次是自己對于歌曲演唱的經驗不足,而導致對歌曲的曲調、音準、氣息把握不夠準確,進而出現害怕失誤而出現怯場問題。
想要幫助學生克服聲樂演唱怯場心理問題,教師就必須要做好對學生的性格培養,幫助他們彌補性格當中的缺陷和不足,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演唱時能夠坦然面對、大聲演唱。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根據日常生活中與學生的接觸,來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然后通過對一些內向學生性格特點的研究,來制定出幫助他們彌補自己性格不足的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解聲樂藝術的表現形式來完成對學生教育,讓他們認識到登臺演唱作為聲樂藝術當中最基礎的表現形式,其對于聲樂藝術發展的關鍵性作用,以此來讓內向的學生對聲樂演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他們感受到登臺演出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多在班級開展趣味聲樂游戲,或進行學生一對一組合的策略,來讓一些性格活潑、開朗的學生去與他們進行交流,以此來引導和感染那些性格內斂的學生,為他們怯場問題的內在因素予以解決。
做好自信心培養一直是聲樂教學的關鍵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專業教學和心理教育兩方面來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在專業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嚴格要求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專業水平,讓學生能夠具有良好的聲樂藝術水平,避免他們因為專業技術水平而出現自信心不足的情況。在心理教育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對一些名人故事的講述,來樹立起學生勇于面對、敢于挑戰的性格特點,為他們的自信心樹立打下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多使用鼓勵、贊賞性語言去鼓勵學生在聲樂學習等環節當中的表現,為他們聲樂演唱自信心的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積累演唱的經驗是教師解決學生怯場心理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內進行唱歌比賽,以此來積累學生在演唱方面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在與校文藝部溝通的基礎上,多開展一些校內歌唱比賽,以此來讓學生通過參與校園比賽,來積累他們的演唱經驗。除此之外,針對于一些社會上的歌唱比賽,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予以參加,并在學生有需求時,給予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登臺演唱過程中,實現對演唱經驗的積累,以此來解決學生所存在的怯場心理,為他們的聲樂藝術造詣提升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對聲樂演唱藝術中的怯場心理克服對策研究,能夠為高校聲樂教育效果的提升帶來幫助與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過來人”,其必須要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來了解導致學生出現怯場狀態的主要問題,從而有的放矢的展開心理教育與疏導工作,幫助學生解決怯場問題,從而能夠在舞臺上放聲歌唱,去展現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學生的藝術生涯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