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瑜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提前明確就業方向,是大學生的一個職前必備。但即使已經明確未來的就業方向,還存在大部分同學對于自身所需具備的職前素養認識不夠全面,尚未意識到目前自身能力水平與現實的差距。
根據筆者訪談采集的結果分析與調查報告的分析,可見教師的職前素養要求在當今社會的需求下變得越來越高,教師的職前素養不僅僅局限于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與教學能力,還需要兼備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與身心素養。身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具有正確的教師觀。教師觀指的是要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系為核心內容,在良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進行科學正確的教學。但是通過本次調查,縱觀音樂職前本科生的社會實踐現狀與自身的文化內涵,發現音樂本科師范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音樂本科師范生對于“一專多能”的“多能”意識較弱,掌握的技能較單一,綜合能力普遍不強。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本科生比較看重于自己的第一專業,例如所參加的音樂會只是對應自己的專業來進行表演,然而非自己專業技能或者比較薄弱的技能通常都會被學生們所忽視。高校的課程及研修班雖然有意培養學生其他方面的技能,但學生自身對于“多能”的意識性不強,且課程周期較短,以至于學生無法深入了解其內涵并且無法真正掌握其他方面的技能。
2、音樂本科師范生對于“教師”這個職業所需具備的能力的了解還處于比較淺的狀態,學校課堂教學的實踐能力相對薄弱。
(1)由于缺乏對課堂教學的實踐,大部分師范生在第一次面對課堂的時候思緒比較混亂,教學的內容也缺乏邏輯性,即平時只是重視對自己專業能力的學習,并沒有深入到對教師觀和學生觀的認識,對于怎么樣做好課堂管理、抓住學生的心理和怎么樣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還沒有一個系統的學習與理解。因為習慣了大學教師在專業課堂方面“一對一”的方式,所以自己面對中小學音樂課堂“一對多”的方式的時候就會感覺力不從心。
(2)大部分師范生對于課堂教學的過程設計缺乏自己的見解,還是比較遵循傳統教學模式,創新能力較弱,導致在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的時候未能提高中小學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分散注意力,課堂學習效率也較為低下。
3、音樂本科師范生對于職前素養中的科學文化素養與身心素養的認識不足且重視程度低??茖W文化素養即教師本身對文化藝術欣賞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積累,且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需具備淵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在文化修養上逐漸達到較高水平。身心素養即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承擔教書育人的重任。
通過調查報告所反映出來的現狀與實際問題,在培養和提高音樂本科生職前素養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如何更好地提高本科生的專業技能素養、教學技能素養、科學文化素養及身心素養,各高校該如何更好的調整教學模式的層次結構,如何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建議對策:
1、各高校應豐富專業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在教學設計工作方面,學校應該涉及多方面領域,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與評估系統,在培養學生綜合技能的同時還要有及時的評估測試,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多能”效率,穩住學生“一專”與“多能”的平衡點。
2、學校應加強本科生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課堂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與過程這兩大板塊,科學的教案設計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創新型的課堂打破傳統教學“講與聽”的模式,增加了學生切身參與體驗的環節,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學習的興趣。本科生還普遍缺乏對課堂設計創新能力的掌握,還需要導師對其進行更專業的指導,學校應當大力增設“音樂教材分析”、“微格錄課”等專業課程來進行系統性的訓練。
3、社會方面應完善實踐制度與內容,要與時俱進。社會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的同時,社會各學校機構應與教育部門應共同加大對學生技能要求的培訓,提高學生“一專多能”的意識,在社會實踐方面應開展涉獵更多技能方面的活動,如“合唱團教學技能比賽”與“器樂團教學技能比賽”等其他團體性的活動?!凹磁d伴奏”的技能需求在如今在中小學課堂上所占的比例也是越來越重,訓練師范生的即興伴奏技能同等重要。
4、應加強對本科生教學思想的教育,重點強調“教育學”與“心理學”兩個板塊的重要性,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與教學觀,培養正確的教師道德觀。
1、有利于師范生正確認識當前教育工作的現狀。目前教育工作這方面對人才的需要很多,而且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技專長已經滿足不了當代教育事業的要求,必須擁有較全面的技能和技術。所以學生可根據社會的要求了解當前教育工作的現狀,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對適合自己的職業做一個正確的規劃。
2、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就業規劃的意識。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需要有合理的自我定位。正確的自我評價又來自于對自己的全面了解,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清楚自己的性格和愛好,知道自己的職業傾向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在職業規劃時設定合理的職業目標。
3、有利于學生克服落后擇業觀,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擇業觀就是指學生在選擇職業時所持有的對職業的看法和觀點,是其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體現,在這個意義上,擇業觀對大學生就業有著深遠的影響。正確的擇業觀不僅有利于選擇職業,而且有利于職業發展。通過職業規劃可以幫助學生認清現實,認清自己,做好職業儲備,為順利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與對策的提出,我們可以了解到音樂本科生的職前素養在當今社會需求下有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今的音樂課堂不僅僅只教授樂理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和歌唱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擁有精準的知識拿捏技巧與科學有效的教學能力,還需要可以掌課堂握全局的綜合能力,所以“一專多能”的意識也應當引起所有音樂本科生的重視。職前素養不僅要體現在專業技能上,還需要表現在個人的文化內涵方面與道德品質方面,兩者系統性統一后職前本科生才能更好地勝任教師工作。只有擁有系統性與綜合性兼并的職前素養,才能更好的適應高校人才培養的計劃,達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條件,為一代又一代不斷傳承下去的后輩輸送更好的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優質的貢獻。
附:訪問案例
訪問對象:崔偉健,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2屆優秀畢業生
專業:音樂教育
就業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四會中學
1、專業技能方面:
(1)您大學所學的專業對你來說發揮的空間大嗎?
答:空間很大。
(2) 您覺得從事音樂教育除了自己所具備的技能以外還需要什么樣的技能?
答:還得具備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和班級管理能力。
(3) 您覺得所具備的就職素養與所掌握的專業技能已經足夠運用在你的教育事業了還是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
答: 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教學方法也在日益改善,我們的進步空間還有很大。
2、社會實踐方面:
(1) 根據您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比較經常性參與的活動具體有哪些?
學校中的活動:大師課,講座,音樂會觀摩,學校見習,課堂旁聽
工作中的實踐:答:學校內的文體活動,公益性演出和專業的比賽等等。
(2)這些活動和您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有什么樣的關聯?
答:和我的專業息息相關,完善自身的其他技能。
(3) 您所參與的社會實踐對您的職業素養或專業技能有什么樣的提高?
答:社會實踐可以讓我在每一次的演出的時候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問題,以至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清楚地注意到學生的問題。
3、教學技能方面:
(1)您在學校任教的音樂課都有哪些內容?
答:藝術特長生專業課與音樂鑒賞。
(2)您覺得掌握的音樂技能和音樂知識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嗎?
答:有的,因為我本身也非常喜歡這個職業,所以我更樂于與學生討論和分享。
(3) 關于音樂的課程內容,結合您所掌握的音樂技能與職業素養,您對在讀的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或者建議嗎?
答: 在學好專業的同時,盡量拓展自己本身的知識面,多對教學法這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讓自己除了專業之外還有更多能為己所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