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喆
微課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束縛,使得網絡學習、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微課也是一種教學理念上的轉變: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在小學心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學心理微課的制作流程
1.選擇內容
要想制作微課,首先就要確定教學內容。根據微課的典型特征,選擇的教學內容要貼合學生心理發展實際,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因此,小學心理微課的內容應當是學生成長道路上所遇到的常見心理困惑,同時符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小學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應有所區分,各有側重。
2.設計教學
微課雖小,但“五臟俱全”,包含完整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課件、板書設計環節。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制作微課教案。
3.編寫腳本
教師可以將微課要用到的語言寫成腳本,如導入語言、過渡語言,避免直接錄制微課的盲目性。有了準備充分的腳本,就可以大大降低錄制錯誤率,使微課層次更加清晰,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4.錄制視頻
微課制作的最后一步是錄制視頻。可通過常用的錄屏軟件,結合PPT課件、手寫板等資源設備,再融入一些動畫、音樂、字幕等,即可制作出一節微課。后期還可以對微課進行剪輯加工,例如消除雜音、加入片頭等。
二、小學心理微課的應用
1.翻轉課堂類微課
“欣賞自己”一課主要指導學生學會揚長避短、悅納自我。下面以“欣賞自己”微課制作為例,介紹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微課的應用。
(1)課前自學。微課包含三部分內容,供學生自主學習。首先呈現動畫視頻。借助視頻中人物的故事,引起學生共鳴和思考是什么導致了玲玲產生厭惡自己的感覺。視頻內容如下。
玲玲學習成績好,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又很有禮貌。但是由于身體較胖,在一次全校接力比賽中跑得慢,導致班級名次落后,引來同學指責。為此,玲玲十分委屈并憎恨自己。
其次進行心理調適。教師講解:“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身體胖、個子矮、成績不好等。只要能夠正視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發揮優勢,我們就不會再害怕別人的嘲笑,越來越喜歡那個積極的自我,重拾信心!”
最后教給學生欣賞自我的方法——換個角度思考自己。教師給出上句,讓學生完成下句的填空。如玲玲說:“我胖,但是我學習成績好、懂禮貌、樂于助人。”我說:“我 ,但是我 。”
(2)課堂教學。一是自學檢查。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展開,每位學生面前都有一朵“四色花”,請學生把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四種優點寫在四種顏色不同的花瓣上,綻放自己的自信之花,并在小組內互相展示。教師此時巡視學生完成情況,檢驗自學效果,看一看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能否找到自身的閃光點。二是鞏固練習。開展小組探究,組內成員互相說一說彼此:他(她)有哪些長處,做過的最讓你感動的一件事;他(她)存在的一些不足,你有哪些方法來讓這位同學彌補這些不足。最后大聲告訴這位同學“我非常欣賞你”。彼此說完之后,教師提問:“當聽了別人的介紹后,你有什么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看到了他人眼中的自己,鞏固了自信心。三是延伸拓展。提供故事拓展活動,讓學生續寫結尾并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學生在編故事中潛移默化地運用欣賞自我的方法,升華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后在碰到類似生活事件時能夠積極悅納自我,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2.心理知識講解類微課
在微課中宣傳普及心理知識,能夠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促進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以“情緒萬花筒”微課制作為例,心理知識類微課可參考如下設計。
(1)圖片激趣導入。以圖片展示四種最基本的面部表情——喜、怒、哀、懼,讓小學生直觀感受各種情緒變化,辨別圖中人物的情緒狀態。
(2)呈現故事,設計問題。以動畫視頻的形式呈現“范進中舉”的故事,教師設計問題,如:范進中舉后,他的情緒是什么?最后導致了怎樣的結果?由一系列的問題引出情緒的定義——因自己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體驗。
(3)列舉事例,分析成因。列舉小學生學習中容易發生的事例,如兩名學生都因作業字跡潦草受到教師批評,可是情緒反應卻大不相同。一名學生覺得自己一直在尋找改進作業的方法,幸好被教師發現,十分高興;而另一名學生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寫作業了,而教師卻不理解自己,感到十分傷心。從事例中引出情緒形成的原因:對事物的態度和看法不同,情緒自然也會不同。因此,要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周圍事物。
3.心理技能指導類微課
對學生心理技能的指導,旨在提升學生預防以及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下面以“勇敢的力量”為例,介紹心理指導類微課的設計。
(1)指出勇敢的意義。微課首先指出勇敢的意義,引起學生對勇敢的重視:上學的時候,一旦遇到困難,我們會求助父母、老師、同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很多問題只有靠我們自己才能解決,要學會適應社會。勇敢是一種優秀的心理品質,既是一種對自我的保護方式,又是一種勇于擔當、臨危不懼的氣魄。
(2)區分勇敢和魯莽。勇敢和魯莽的共同點在于都表現為不怕危險、迎難而上;區別表現在勇敢的人在危險面前會冷靜分析前因后果,然后再采取行動,屬于“膽大心細”,而魯莽的人雖不懼艱險,但不計后果、意氣用事。
(3)傳授培養勇敢品質的方法。在明辨勇敢和魯莽的區別之后,還要傳授培養勇敢品質的方法:閱讀一些有關勇敢的故事;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培養勇敢的形象,如一個人睡覺不會感到害怕、身體受點小傷不會大哭。
4.情景還原類微課
學生在掌握了心理知識和心理技能后,還要在具體情境中鞏固運用。根據情境的真實性,可以分為虛擬情境和真實情景。
(1)虛擬情境,鞏固練習。在微課中,教師可以設立一個虛擬情境,為學生展示同齡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煩惱,要求學生在觀看后為視頻中的人物量身定制排憂解難的方法。在虛擬情境下運用,學生們的心理知識和技能也可得到鞏固。
(2)真實情景,遷移運用。真實情景更符合學生心理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在教學中可以選取本班真實發生的事件編排心理劇,由學生們親自演繹。通過真實情景的創設,幫助學生提升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展開思考。
參考文獻(編者略)
(責任編輯 張慧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