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吉成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指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對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進行系統化利用,促進學生學習,以團體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是現階段備受初中數學教師青睞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提升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教學;學習
一、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優勢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在教學實踐中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首先,合作學習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即互動,教師按照一定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為每個小組安排合作任務,這樣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便會展開自主交流與互動,而這種互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其次,合作學習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價值。在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學生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小組成員,而各成員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他們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并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個人在集體中的價值;再次,合作學習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對課堂的絕對把握,而是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合作學習,教師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以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業務能力;最后,合作學習提高了教學效率。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迅速地實現對教學難點的分析與解答,以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
1、合理對小組成員進行搭配。每一個數學小組都是一個小集體,學生們在進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也在不知不覺的進行集體活動。因此老師們應該合理對每個小組的成員進行搭配。這主要是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如果強行將兩個性格正好相反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進行學習,那么必然會影響整個小組的學習效果。所以老師們應該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來有目的性的進行小組成員的分組。這樣才能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例如,老師們可以在課下細心觀察哪些學生們會經常一起進行玩耍。這些經常一起玩的學生們必然是互相比較熟悉的,性格也是相近的。這樣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自覺的互相信任和尊重,出現具有爭議的問題時,也更能夠包容彼此。因此老師就可以基于這種情況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成員的分組。
2、鼓勵學生們集思廣益,進行發散思維。數學是一門非常神奇的學科,我們對待同樣一種問題時,可以采用多種解題方法來進行解答。因此老師們應該鼓勵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動自己的腦筋,找出一個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在鼓勵學生們進行發散思維的過程中,老師們應該積極對學生們的思路進行引導,因為培養發散思維是一件好事,但是沒有方向的瞎想就一點實際意義都沒有。因此老師們應當在學生們進行發散思維前給予一定的方向性上的指引。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們發散思維能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實際解題能力。例如,學生們在幾何學的證明題中。因為給的已知條件有很多,學生們僅僅使用其中的幾個條件就能完成證明。學生們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就應該充分將思維發散開來,因為這種類型的題目往往是一題多解,通過對不同的已知條件進行運用,然后通過不同的定理和方法就能夠完成此類問題的證明。因此老師們應該在學生們探討此類型的題目時鼓勵學生們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問題的解答,這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積極開動腦筋,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來。
3、建立綜合評價機制。傳統教學模式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通常會將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習結果上,而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投入,也會讓學生結果的壓力下影響對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掌握。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應用合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敢于創新評價機制,一方面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深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情感體會,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科學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在組長完成合作結果匯報之后,對各個組員對集體的貢獻進行綜合點評,以滿足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追求。
三、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貫徹兩大舉措:(1)要求學生合作,首先教師應該學會合作。在工作中,教師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只有經過合作才能從中感受到合作的要義,才能體驗到合作的快樂和收獲,才能有效地去指導學生的合作。集體備課、教研活動等都是訓練教師合作態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2)學生要建立成長記錄,教師也應該建立成長記錄。為了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成長過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我們都要建立學生的成長記錄袋。那么教師自身呢?“教師與新課改同成長”也是我們這次課改的任務之一,新課程帶給我們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使教師和課改同步成長。為了幫助教師認識自我,不斷適應新課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師的成長記錄。比如:我們把教學中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教學心得、教學反思、論文、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等及時地積累下來,作為自己成長的記錄。2、防止兩種傾向:(1)預防把討論變成只有少數幾個人的發言。剛開始時,大家(特別是學生)都覺得討論這種形式比較新鮮,于是每個人都會爭先恐后地發言,以表明自己的觀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基礎好的同學慢慢地成了小組內的“權威”,基礎差的同學受到了排擠,漸漸地也失去了發言的勇氣,于是小組討論就變成了某某某的中心發言。(2)預防只追求表面上的熱鬧。這是目前在合作學習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為了追求課堂上學習氣氛的熱烈,以顯示教學上的寬松、民主,任憑學生的自言自語或大喊大叫,甚至對于學生的借機“放松一下”,教師也會視而不見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教學走向另一個極端。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共同發展方面意義重大。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通過不斷的探索,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使得其能夠真正融入到初中數學課堂中,推動教學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張年翠.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5,(12):174.
[2] 王麗業.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3,(9):27.
[3] 陳恪黨.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科學教育家,2009,(9):231.
[4] 黃清火.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65.
[5] 王萍,張春蘭.淺析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5,(32):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