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摘要] 目的 探討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施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外科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比對象;通過數字奇偶法分組;對照組(31例)與觀察組(31例)對應的治療方法分別為傳統治療方法以及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法。結果 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治療前椎體高度丟失量為(0.301±0.061)cm,治療后為(0.101±0.006)cm;對照組分別為(0.291±0.071)cm以及(0.212±0.015)cm;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椎體高度丟失量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減少程度明顯(P<0.05)。結論 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案的充分應用,對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椎體高度丟失量、VAS疼痛評分以及后凸畸形度的減少均可以做出保證,從而優化療效表現。
[關鍵詞] 經皮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10(c)-0086-03
Explor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o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LI Xin
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ushan County, Chongqing, 409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Methods 62 case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hrough digital parity grouping method,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31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1 cases),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thods respectively were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vertebral height loss before treatment quantity was (0.301±0.061)cm, after treatment was (0.101±0.006)cm;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were(0.291±0.071)cm and (0.212±0.015) cm; loss amou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f vertebral height reduc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P<0.05). Conclusion Fully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scheme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vertebral height loss amount, VAS pain score, and the degree of protrusion deformity, can optimize performance as well.
[Key words]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疾病的出現,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相關疾病的概率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上升,從而使得生活質量危害性呈現出進一步增大[1]。對此臨床研究有效方法對骨質疏松癥患者施治呈現出顯著價值。該文將研究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疾病的價值所在作為研究目的,以此方便選擇該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外科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比對象,臨床展開不同治療方法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endprint
方便選擇該院收治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62例作為研究對比對象;通過數字奇偶法分組;對照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1~79歲,平均年齡為(58.35±5.19)歲;觀察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齡分布范圍為52~81歲,平均年齡為(58.39±5.22)歲;對2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性別以及年齡施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與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對應的治療方法分別為傳統治療以及經皮椎體成形術;對于對照組:①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施以手法復位操作,完成復位后,針對患者的骨折位置施以牽引操作,要求患者需要于硬板床上方進行睡眠,準備軟墊于患者的骨折位置進行放置;②完成復位治療后的第3天,對于相關的床上功能訓練,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加以對應性指導;③在患者進行30 d臥床之后,對于上床以及下床相關動作加以指導;④在治療期間,準備補鈣類藥物要求患者服用[2]。
對于觀察組:①在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保持俯臥位的條件下,對于患者的骨折位置合理施以局部麻醉操作。②通過C臂機有效進行透視引導,對應性對患者施以治療。在此期間,針對呈現出嚴重骨折的椎弓根加以明確,最終作為經皮椎體成形術的入路。③于患者的椎體中,醫師準備骨穿刺針有效穿入,觀察針尖至患者椎體1/3位置后,準備造影劑有效注入。之后對骨折患者施以對應性檢查,合理對患者施以靜脈造影操作。④觀察未表現出造影劑滲漏后,合理對患者施以造影操作。之后于患者椎體中,準備甲基丙烯酸樹脂骨水泥有效注入,對注射均勻做出保證。此外在對患者骨折程度加以明確的條件下,針對注入劑量加以明確。之后針對甲基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呈現出的彌散方向加以了解,對應性施以穿刺方向調整。⑤在對所有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施以手術治療期間,需要避免甲基丙烯酸樹脂骨水泥出現外漏的情況,觀察骨水泥獲得固化,并且表現出均勻后,對患者施以拔除骨穿刺針操作。完成手術后,根據患者病癥表現,創建抗感染方案展開預防治療工作[3]。
1.3 判斷標準
對于所有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的評分,準備采用VAS評分方法完成。最終結果在7~10分范圍內: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呈現出劇烈疼痛,對睡眠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6分范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呈現出能夠忍受的疼痛,對睡眠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影響;1~3分范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呈現出輕微疼痛,對睡眠以及生活質量未造成影響;0分: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未呈現出椎體疼痛感,對睡眠以及生活質量未造成影響[4]。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2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治療結果分析,計量資料(椎體高度丟失量等)用(x±s)表示,組間對比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椎體高度丟失量比較
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椎體高度丟失量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減少程度明顯(P<0.05),見表1。
2.2 后凸畸形改變比較
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后凸畸形度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減少程度明顯(P<0.05),見表2。
2.3 VAS評分臨床比較
在VAS評分方面,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獲得顯著減少(P<0.05),見表3。
3 討論
在我國社會老齡化現象逐漸嚴重的形勢下,患有骨質疏松疾病的概率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對導致患者出現骨質疏松的原因加以分析,主要因為患者的人體骨微結構受到對應性破壞后,會使得自身骨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減少,從而使得自身骨脆性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增加,此種狀態下的患者較易呈現出系列骨折疾病。骨質疏松狀態下的患者,其腕部、椎體以及腕部等諸多方面均存在較高概率出現骨折的現象。其中以腕部以及髖部位置表現出的骨折癥狀最為明顯。對于此類患者在臨床施治期間,所患疾病類型通常能夠確診,對于確診后的骨折患者,臨床需要立即選擇針對性方法加以施治,以顯著提高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生活質量,發揮所用方法的臨床價值。
對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施以非手術治療,可以避免患者因為手術治療產生疼痛感,但是患者因為長時間臥床,較易呈現出褥瘡以及泌尿系感染等系列癥狀,此外患者往往會呈現出藥物抗藥性情況,較易導致肢體功能表現出部分喪失的情況[5]。
對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施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可以使得患者骨折椎體高度具有的穩定性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對于患者后凸畸形的良好修復可以做出有效保證,并且避免骨折位置針對患者的神經造成嚴重刺激[6-7]。
該次研究中,施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的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同施以傳統治療方法的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椎體高度丟失量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減少程度明顯(P<0.05),觀察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后凸畸形度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減少程度明顯(P<0.05),在VAS評分方面,同對照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比較,觀察組患者獲得顯著減少(P<0.05),從而證明經皮椎體成形術的充分應用,對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椎體高度丟失量的減少、后凸畸形度的減少以及VAS評分的減少均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從而使得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疾病療效獲得顯著提高,生活質量亦顯著提升,同孫良業等[8]在《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一文中表現出一致的研究結論,該文中對于收治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分別施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以及后凸成形術治療后,前者在改善患者的病情效果等方面獲得確切效果,從而使得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充分證明對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施以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的價值所在。
綜上所述,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案的充分應用,對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椎體高度丟失量、VAS疼痛評分以及后凸畸形度的減少均可以做出保證,成功優化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預后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豐建,林偉龍,朱炯,等.經皮椎體成形術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1,21(1):50-54.
[2] 董雙海,田紀偉,王雷,等.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中華創傷雜志,2011,27(3):236-240.
[3] 馮晶,夏平,肖少雄,等.體位加手法復位結合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2(10):1350-1353.
[4] 郭應龍.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后壁骨折并椎管內占位的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0(8):891-897.
[5] 李大剛,蘇培基,陳敢峰,等.保守療法和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系統評價[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4):306-310.
[6] 李洪德,王宏,李傳貴,等.探討單發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PVP術后圍術期相鄰椎體骨折的可能性及特點[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2,28(9):1732-1735.
[7] 王林峰,張英澤,申勇,等.經皮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再發骨折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2,11(10):765-769.
[8] 孫良業,呂波,鳳曉翔,等.經皮椎體成形術和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12):54-56.
(收稿日期:2017-0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