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國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也應跟隨時代的腳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安全的保障。本文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瓶頸問題做了分析,提出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的理論,并說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我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發展;理論
中圖分類號:X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000-00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項關乎民生與社會穩定發展的社會管理性工作,對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間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的發展是時代的需求,也是消防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在我國的產業分類法的影響下,經濟產業部門可劃分為如下三類:第一累是產品直接來源于自然界,第二類是對前一種和所需其他原料共同加工的產業部門,第三類是服務類和流通性的部門。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需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下面我們來具體說明其中的相關問題。
1 我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分析
1.1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沒有與經濟發展相呼應,過分注重了整體的規劃,在工作中的規劃對細節處理不夠好,存在“一刀切”現象,即工作的要求和審核制度大多采用一個標準,與經濟發展不能很好的銜接[1]。在工作的方式上存在過分注重形式的現象及停滯退縮情況,極大的阻礙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發展,雖然工作中安排部署處理的比較多,但真正操作中無法很好的實施、傳承,導致了與經濟發展的脫節,拖慢了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速度。
1.2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缺乏社會化程度
消防工作由公安消防機構和社會其他機構共同完成,這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就已經說明,但在目前的工作體制中,公安消防機構承擔全部職責的現象是十分廣泛的,這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基層機構與相關政府機構無法對消防工作做到統籌安排,使相關的消防措施真正的落實,發揮不了他們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再者消防工作的體制不完善,在資金上的專項投入以及公共基礎消防設備上的投入不及時,對消防工作的宣傳力度低,社會上的團體如企業等機構,對于自身的消防安全工作管理還不到位,人們的消防意識還比較薄弱。
1.3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存在著機制性的問題
消防工作中的關系難題較多,如“上下級”、“內容形式”、“法定職責與工作”等,雖然各項制度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都起到了約束的作用,但法律法規的彈性空間大,不同的執法人員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執法工作因此有很大的縫隙,如在外出執法工作中格外引起注意的監督崗位缺位問題,后期的管理中即使可以運用調查法減少缺失率,但解決不了本質問題,導致了監督管理工作無法實現有效性。還有一點消防監督管理人員稀少,缺乏動力,沒有相關的激勵措施,核心隊伍更換頻繁等皆不利于工作的發展,需要改善這些問題。
2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理論的提出
在此將公安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按照社會消防、消防執法、消防中介服務三部分劃分開來,社會消防工作源于社會,作用于社會;消防執法工作是在國家公權力的指導下對社會群體的消防安全行為有一定的規范約束;消防中介工作是為社會提供消防安全服務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三次產業發展變化類似于社會經濟產業發展變化,地區和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都制約著三次產業的發展,其次,三次產業不同的內容與資源所造成的影響不同,得到的消防安全效益各異,如果與客觀的規律相違背,就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經濟產業結構中,直接影響資源配置差異的是內涵和外延的差異。經濟產業要與三次產業相對應,根據地區性質的不同,投入與模型采用合適的量化政策,確定適合自己的消防工作目標及任務,并按照相應的警力資源進行分配。
3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發展的途徑
3.1 強化管理,處理好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各方面關系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需要處理好工作的復雜關系,分配好時間關系,管理好邏輯關系。第一:合理分配政府和消防、消防和公安以及消防內部上級和下級間的關系,在此可用部門內扁平化的策略,系統內分層管理的辦法,制定大體目標后,在不同的方向制定不同的目標,合理分配層級的權利。第二:處理好工作的橫向關系指的是相關政府機構的職責工作落實聯動情況以及各部門間的處室關系,重點注意建設、安檢和質檢等部門和公安及消防間的關系,以局領導為主體成立討論小組,對同行事物進行整理,培養出戰斗力強的團隊。對工作的時間與邏輯關系也要適當的進行安排,認清團隊的優缺點,在實際的消防需求與發展中具體制定工作的各項計劃,并且落實好每項規定,保證嚴謹的工作作風,盡最大努力消除工作中容易出現的斷層越位和零敲碎打現象,從而保證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的發展可以有序的進行。
3.2 加強措施,讓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協調發展
消防機構在社會消防中擔任組織發動者的角色,需要對整體布局的掌控認真對待,除了采用層級分化的辦法,可以直接或間接推動國務院的整體安排,采取辦法落實政府部門的職責,如將學生教育安排到教育部門。工作安排要詳盡細致,如在警力資源的分配上,要根據社會消防工作在總體的比重來詳細安排,人員的安排要靈活,可以參考合同制或文職雇員的方式,達到人員安排的目的。對人員要定期培訓,培訓的內容傾向于組織發動能力,強調固本強基的理念,注意對工作的長遠規劃。
消防機構在消防執法中需要夯實制度基礎,制定規范的消防制度條例,為大家工作創造良好的消防工作環境,在進步中打造一支嚴格的消防執法隊伍,提高執法的水平與能力。消防警務要符合時代的需求,根據目前防火監督崗位警力空虛的情況,可以引導中隊官兵學習消防知識,根據個人喜好取得執法資格,同時加強了滅火救援工作的針對性,公安士兵知法懂法,可以分配他們一些權力,方便對小、遠、散地區的管制。除此之外要加強輔警力量的發展,讓他們承擔如窗口接待之類的簡單工作,讓更多的消防執法人員投入到一線救援中去。最后一點,將中介技術服務引用到工作中去,充分運用時代的技術產物,將工作中的難管事物交于中介,做到新時代下的“精兵簡政”。
消防機構在消防中介服務中要以倡導培育和督促監管為主要任務,積極營造政策性的氛圍,規范部門運行準則。以市場競爭調節和經濟利益誘導的辦法深入落實培育帶動發展的思維,對不同的種類因勢利導,采用不同的辦法去發展,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要確保服務的質量,服務對象不只是普通的人民大眾,對薄弱的群體也要顧及到。完善工作必要的一步就是監管,不按照規定執行的要受到懲罰。可以在消防產品質量監測中增強競爭,創造優秀的消防設施品牌,提高我們的技術能力。
3.3 深入管理,完善好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規范秩序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正常發展需要強化監督,監督的方式多種多樣,但監督的內容大同小異。一是明確自己的職責與執法的規范,可以通過立法或者建章立制的方式了解本職位的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利用制度來改善各部門的消防漏洞[2]。二是在現有的外部監督模式中增加新穎的第三方監督方式,如消防中介模式,利用中介評判火災隱患,對這些消防漏洞進行合理整改,提高消防技術水平,避免違規亂紀。保證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正常發展需要建設一支懂法執法會操作的團隊,將消防警力的工作量喻為投資,工作完成收獲視為差異,總體類似于經濟學中常見的“邊際效益”,按照經濟學的思維完善好機制層面,即是相對增加的“邊際效益”,同時消防系統獲得了基礎的保障。
4 結語
消防工作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我們要跟從政府安排,規范自己行為。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的發展是時代的需求,它有效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我們必須認清時代發展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瓶頸及它的需求,做到對癥下藥,可參考上文提出建議來完善消防工作,希望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產業化發展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郭鐵男.政府公共危機管理與消防綜合應急救援力量建設[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26(01):1-8.
[2]孫蔚.推進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8,27(09):700-702.
作者簡介:陶云旭(1982—),男,四川瀘州人,本科,學士,研究方向:消防安全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