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蔣潔
經濟管理與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關系。經濟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只有企業的管理到位了,企業才能為進一步實現企業的發展做好準備。經濟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規模,而企業的發展規模又反過來促進了經濟管理的水平,兩者相輔相成,互相制約,互相進步。有效利用經濟管理手段促進企業發展,并且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先介紹了企業經濟管理的特點,然后指出了企業發展與經濟管理的內在關系,并指出了我國在經濟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我國的社會經濟進步提供積極的幫助。
企業經濟管理的意義及特點
企業經濟管理的意義。一家企業最大的目的是盈利,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最直接最永恒的目標。企業經濟管理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論何種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做到有規模、有條理的管理,如果一個企業的管理活動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各級人員沒有明確的職責劃分,問題頻發,財務狀況混亂,就會舉步維艱,更無法做大做強。因此,企業的經濟管理機制至關重要。唯有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去管理企業,才能保證企業的價值得到穩定實現。
企業經濟管理的特點。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一般具有三個特點,分別是:多元化、利益性、協調性。這三個方面都從一定角度影響著企業的經濟管理,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這三個特點:
一是多元化。主要表現在企業經濟管理活動多樣、形式多元,例如,企業實行的經濟管理制度,任務分配制,核算制,運用管理方式的多元化,而不會使用一種單一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通過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企業的活力,推進企業的發展。
二是利益性。不論是企業的目的還是經濟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盈利,只有實現了現實的利益,這個企業才能維系下去,否則根本都無法生存,更不要說發展了。經濟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具備利益化的特征,一切管理都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企業可以通過獎懲制度來對員工進行管理,以企業里的每一個員工的切身利益為管理的聯結點,構建起企業內部的利益鏈,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三是協調性。企業與員工的利益是可以一致的,在兩者的利益關系中,經濟管理是其兩者聯系的紐帶。經濟管理手段是最容易實現、通常情況下最有效的手段。經濟管理手段能夠最大程度的協調好企業與員工的關系,讓企業與員工保持較好的協調性,保持兩者之間最佳的平衡狀態,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這樣的企業更有發展潛力,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
我國經濟管理中的問題
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對管理制度的構建重視不夠,往往沒有一個系統標準的管理制度,這種現象在一些中小企業中尤為明顯。一些管理制度比較膚淺簡陋,大家都不重視,同時制定好的規章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造成了一定的問題。
組織機構不靈活。企業的管理者過于追求經濟效益,對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夠重視,導致一些組織機構對環境變化反應遲鈍,死板僵硬,不夠靈活,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經濟形勢。一旦出現問題,企業領導者一方面難以察覺,另一方面也無暇顧及,造成企業內耗嚴重,執行效率不高。
人力資源問題多。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也比較突出。由于長期以來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膚淺認識,企業管理者往往缺乏長遠眼光,不注重員工對企業認同感、歸屬感的培養,導致員工成為企業的局外人,企業發展好壞與員工關系不大,員工流動隨意性大,導致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管理模式粗放落后。目前尚有許多國內企業仍實行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即是設定一個目標,不是以統籌協調、科學合理的方法去實現,只是單純為了完成某一個目標而進行的管理,在這種模式下,管理往往缺乏系統性。靠人拍腦袋進行管理,不如靠完善的制度管理更有效率更公平。
企業發展與經濟管理的內在關系
縱觀當前企業發展現狀可以發現,企業發展與經濟管理有著緊密的內在關聯,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企業經濟管理是企業實現發展的基礎。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是企業實現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因此,做好企業的經濟管理必不可少。
從我國企業的管理現狀上來看,我國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面還存在有較大問題,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其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管理制度得不到很好執行;其二是企業領導者不夠重視企業的經濟管理方面,放任自流;其三是在人員的管理上,企業沒有一套清晰的針對新老員工的不同的管理方式;其四是管理的方式粗放落后。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公司的發展,對企業進行進一步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甚至阻滯企業的正常運營。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務必重視企業內部管理,企業經濟管理需要得到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認識到經濟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沒有一個好的管理,企業很難實現長遠發展。
企業發展反作用于企業經濟管理。企業發展對經濟管理的反作用,要體現在企業發展的規模上。對于一些小型的初創企業,盈利尚且困難,自身生存都處在危險階段,并無閑暇力量去進行經濟的管理。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企業人員更多,業務也多,若沒有一個有效的管理,必定會制約企業的發展。這時,企業管理者必須要將目標從外部轉移到內部,在業務穩定的情況下,企業先進的管理會直接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同時,企業發展規模增大,也會促使管理者變革經濟管理模式,以便產生更高的效率。
綜上所述,經濟管理與企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利用合理的經濟管理方法對企業進行管理,才能保證企業能快速、穩定發展,在面臨困難時,才能降低企業的損失。當然在企業發展取得一定成績后,更應該重視自身的經濟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從而強化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進而加快企業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1.四川省交通管理學校;2.成都市航空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