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楠
大學英語課堂學習環境與學生學習態度和效能感關系
“學習內容”與學生學習態度和效能感。學習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指英語課堂上教師所需要講解的內容,一般情況下,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重點講解英語語法和詞匯,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參加四六級考試的技巧。此外,大學英語的課時一般都比較少,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解課文和練習,學生必然在枯燥的知識面前感到厭倦,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會下降,自我效能感也不高,最終使得學生信心降低,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習內容上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設計,提高學習內容的挑戰性和趣味性,這樣,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加,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
“學習支持”與學生學習態度和效能感。學習支持是指教師在英語課堂上使用的資源、媒介及案例等,一般教師都會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此外,教師也會借助網絡,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英語資源,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確保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終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學習的社會結構”與學生學習態度和效能感。在英語學習中的社會結構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學生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和學生處理好彼此的關系能夠構建英語課堂寬松的學習氛圍,形成動態的良性互動,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運用視頻和課件,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提高自我效能感。
創建利于學生端正態度。提高效能感的大學英語課堂環境
關注度。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給學生設置的任務過于簡單,學生就會失去興趣,不再努力,認為完成任務也沒意思,也就對任務失去關注度,相反,如果任務過難,學生解決任務的壓力過大,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能完成,也同樣會降低關注度。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方法提高學生對任務的關注度,參與到英語教學環境中。例如,教師可以說,這一重點知識會在期末考試中出現;或者在進行測驗的時候給予學生答案,讓他們自行檢查測試的結果;或者對于有較高難度的問題,可以在講課前要求學生提高注意力,共同努力完成。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學生會更加努力,在不斷獲取成就感的同時提高學習的效能感。
成功。在英語學習中,學生是否能夠獲得成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有了動機就會很容易受到激發和鼓勵,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教師應該盡量避免設置過難或者過易的任務,不斷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受到探索的勁頭,還要因材施教,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要適當增加任務的難度。
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直接影響著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和效能,學生缺乏興趣,肯定跟不上課堂進度,學習動機也會下降,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在大學英語課堂授課中,教學的對象都是大學生,他們基本成年,此外,網絡的發展也給大學生知識面的擴展提供了機會,對自己的興趣點也有了較為成熟的認識,不再幼稚。有的學生對電感興趣,有的學生對建筑類的專業感興趣,有的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沒有意義,以后工作也沒有用,在這種情況下,大學英語教師要注意引導,培養他們的興趣,在課堂環境創造中盡量活躍氣氛,讓學生能夠不由自主參與到英語課堂中。
反饋。在創建英語學習課堂環境中,學生對英語學習效果的反饋是另一重要因素,這種反饋包括學生的自我反饋,也包括教師的反饋,為了更好創建英語氛圍,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效能感,反饋需要詳細,具有綜合性,而不是簡單的分數評價。不管是好的評價還是需要進一步調整的反饋,都是有價值的。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要及時,針對學生作業中的優點和缺點都要具體分析,對于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修改,而不是泛泛而談。大學英語課堂的學習環境會影響學習的態度和效能感,反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也會對學習環境產生影響,教師的課堂設計應該是靈活的,要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作出計劃調整,英語課堂環境的創設要考慮到學生的關注度、效能感、興趣及反饋等,因材施教,避免盲目性。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課堂環境下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學業情緒及其影響機制研究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備案課題,課題編號:GICl316026。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150000
(作者單位: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