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民 張靜 吳婷婷 謝青青



摘要:在校本科大學生對課余時間的利用非常的不充分,常常導致較大的機會成本。為了闡述清楚這個問題,結合正負效應,首先引入理論學習課余時間成本和實踐鍛煉課余時間成本的概念,然后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在此基礎上具體分析在校本科大學生時間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控制策略,目的在于有效促使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與控制課余時間成本。
Abstract:: It is very inadequate in using spare time for undergraduates who often lead to greater opportunity cost. In order to clarify this problem, combined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firstly the concept of theoretical study spare time cost and practice exercise spare time cost are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rela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arried out, on this basis, the problems of time cost control are clearly analyzed for undergraduat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control spare time cost.
關鍵詞:在校本科大學生;理論學習課余時間成本;實踐鍛煉課余時間成本;正負效應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theoretical study spare time cost;practical exercise spare time cost;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中圖分類號:F230.9?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4-0016-02
0? 引言
目前全球處于網絡時代,大數據引領的第四代工業革命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對于大學生的學習方面。現在,在校大學生獨立意識較強,對課余時間的安排與管理呈現了多樣化的趨勢,時間成本對大學生來說,愈發顯得重要。其中,韓國圣等(2008)研究了大學生閑暇時間利用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對大學生進行閑暇引導與教育的措施。劉敬云(2017)認為應該提高大學生碎片時間管理水平和碎片時間管理認識,掌握科學的碎片時間管理方法,提高時間管理效率。然而,關于大學生的時間成本的研究較少。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大量數據證明,中國的高等教育的規模和投入逐年增加。大學生的課余時間成本作為一種機會成本,如果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減少機會成本,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也為他們成為國家合格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研究大學生的時間成本管理及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1? 在校大學生課余時間成本的概念內涵
由文獻[3]-[4]和[6]-[7]的理論內涵,從管理會計角度出發,時間是一個重要的成本因素,課余時間成本是一項費用支出。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課余時間的正效應安排可以分為理論學習課余時間和實踐鍛煉課余時間兩部分。在大學生身體良好的情況下,由于學習與實踐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一般與娛樂有關,所以在本文中,課余時間的負效應認為是由娛樂造成的,娛樂引致機會成本,包括理論學習課余時間成本和實踐鍛煉課余時間成本。理論學習課余時間成本指由于壓縮理論學習課余時間或者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方法不科學引起的時間成本。實踐鍛煉課余時間成本指由于壓縮實踐鍛煉課余時間或者實踐鍛煉效果不佳等因素引起的成本。
2? 數據統計
2.1獲取數據? 以公立學校四川文理學院為例,在校大學生本科總數大約為12000人。
①選取樣本的原則:依據院系、專業、年級三個指標,用不重復的純隨機方式,對大一到大三的在校大學本科中國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②選取樣本的理論要求:根據[8],估計一個總體均值時,確定樣本量需要用到公式:(1)
這里,zα/2是標準正態分布兩側面積各為時的z值,σ是總體標準差,E是允許的估計誤差。我們假設α=5%,也就是估計課余時間為95%的置信區間,E=1.5小時。
根據上面選取樣本的原則,我們發放500份問卷調查,根據上面選取樣本的原則,我們發放500份問卷調查,收回了425份。關于時間安排的調查結果為:學生一般每天上課8小時,睡眠8小時,課余時間8小時。根據問卷調查,得到在校本科中國大學生的課余時間的標準差為0.54小時。根據樣本量公式(1),(人)。因此,收回的問卷調查份數滿足我們估計四川文理學院在校本科中國大學生的課余時間的需求。
2.2單位小時的學習成本的計算
①在校大學本科中國學生學習顯性成本。經過網上的數據整理,我們得到了近年來四川省公立大學在校大學本科中國學生的學習顯性成本情況,如表1。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上大學學習不同專業的年平均費用不盡相同,經過粗略估算,在校大學生的年平均費用為17593元。
②在校大學本科生學習隱性機會成本。讀大學可能會錯失很多發展機會,有些當代大學生,不珍惜大學4年的求學時光,虛度光陰,浪費了在社會上工作所能收獲到的經驗和財富,構成了隱性機會成本。表2展現了根據高中畢業生主要從事職業的機會成本。根據表2,這五種職業的每月平均收入為2649元,因此攻讀本科一年的隱性機會成本可以估計為31788萬元。
③大學生課余時間的統計整理。由于大學生的課余時間是零散性、隨機性、差異性的,每位同學利用課余時間的方式不同,這里,我們分為三類:理論學習課余時間,實踐鍛煉課余時間或者娛樂課余時間。根據四川文理學院的課表安排(每天8小時用于上課)和大學生的最佳睡眠時間(每天8小時用于睡眠),此時,大學生的每天課余時間一般為8小時。對于在校大學生一、二、三年級的調查結果,匯總如表3。根據表3,可以得到大三學生的平均理論學習課余時間最多,大二學生的平均實踐鍛煉課余時間,大一學生的娛樂課余時間較多。
綜上所述,每年在校大學本科生的平均學習成本為49381元。大學生的每天課余時間一般為8小時,上課時間為8小時(睡眠時間8小時除外,因為不會創造價值),因而每天能夠充分利用的時間為16小時。大學生在校時間一般為9個月,每月按30天計算,共有4320小時。此時,單位小時的學習成本近似為每小時11元。
2.3 在校大學本科生的課余時間利用的經濟分析
根據調查的結果,結合[9]和[10],課余時間分為正效應x1小時和負效應x2小時兩種,并且課余時間的預算約束為x1+x2?燮8。學生的時間利用效用函數表示為Ui=gi(x1,x2),i=1,2,3,通過凸向原點的無差異曲線表示。下面我們以預算線x1+x2=8為例,進行在校大學本科生的課余時間利用正負效應的經濟分析。如圖1。由圖1,U3表示大三的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交于A3(6,2),U2表示大二的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交于A2(5.5,2.5),U1表示大一的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交于A1(4,4)。
對于大三的本科學生,結合[11],取年期望投資報酬率r=4%,月期望投資報酬率為r′=0.33%。假設二月開學,暑假為七八兩個月,寒假為正月,每月因娛樂而導致的時間機會成本大約為2×30×11=660元,這時,因娛樂而導致的年時間機會成本的凈現值(貼現到每年二月份)為
這近似等于2017年度全國居民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理可得,大二的本科學生每月因娛樂而導致的時間機會成本大約為825元,大一約為1320元;同理,大二因娛樂而導致的年時間機會成本的凈現值(貼現到每年二月份)為7307,近似等于2017年河源市建檔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大一約為11691元,近似等2017年滁州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通過計算,可以看出因娛樂導致的年時間機會成本的凈現值是令人吃驚的。
3? 基于時間成本理論的指導意見
①大學生應珍惜并盡可能增加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課余時間。在校大學生在掌握自己專業知識的情況下,確定發展定位,多學習各方面有利于自己發展的知識,做好身的時間成本管理,讓取得的收益最大最優,把自己塑造成具有“三心四能五復合”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好高校寶貴和充足的教育資源,讓預算線向右上方平移,增加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課余時間,這時會得到新的效用函數,很明顯課余時間的正效應得到增加,學生的效用得到增強,從而收益進一步增大。②娛樂只應作為消遣,盡可能尋找其替代方式。大學生一旦沉迷網絡游戲中,會產生愈來愈強烈的心理依賴和反復操作的渴望,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根據策略意識、內外生動機與意志力,強化自我管理,加強自律。對于大學生個人而言,通過課余時間成本管理與效率的分析,有利于大學生加強時間成本管理的執行力,善于總結反思,提高時間管理的效率。對于社會而言,大學生教育一直以來對于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以及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都至關重要,使得研究大學生學習時間成本具有十分積極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G.S.Becker.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J].Economic Journal,1965(9):25.
[2]G.stalk,M.Hout.Redesign Organization for Time-based Management[J].Planning Review,1990:1-1.
[3]楊穎,肖鳳華,劉桂云,楊淑萍.成本概念的新拓展——時間成本[J].德州學院學報,2004,20(3):41-43.
[4]崔松.時間成本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7.
[5]王愛華,吳夫娟.政府統計時間成本研究[J].統計研究,2012,29(1):15-18.
[6]曾紅強.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7,6(6):115-118.
[7]劉敬云.大學生碎片時間及管理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8]賈俊平.統計學[M].六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9]哈爾·R.范里安,費方域等譯.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M].八版.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
[10]陳義展.基于費用時間無差異曲線的出行者出行方式選擇行為模型研究——以P+R為例 [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
[11]譚少波,張紅梅.高等教育個人成本投資與機會成本比較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