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瑞
摘要:加快漯河市現代物流業轉型發展,是踐行“一帶一路”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地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漯河物流業綜合競爭力、帶動漯河經濟創新轉型提質發展的有效舉措。如何結合漯河本地實際,采取措施加快推進物流業轉型發展,著力打造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是漯河市物流產業發展當前面臨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了思考和探討。
Abstract: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Luohe C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the Belt and the Road" strategy,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promot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Luohe City an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uohe City.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Luohe City, tak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focus on building a regional modern logistics center is the current problem that logistics industry in Luohe City is facing. This paper has considered and discussed this.
關鍵詞:漯河;現代物流;產業轉型;發展思路
Key words: Luohe;modern logistics;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ideas
中圖分類號:F552.6?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4-0108-02
0? 引言
漯河地處中原城市群,是其中重要的節點城市,具體位于豫中南,區位交通優勢顯著,是公、鐵、水聯運的交通樞紐城市,京港澳高速、寧洛高速和京廣鐵路、漯阜鐵路交匯形成雙“十字架”,未來中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和沙河復航工程的實施,更能實現其與周邊高效連接。近年來,漯河不斷加大交通建設,擴大投資規模,切實改善路網條件,提升交運管理水平,加大運輸監管力度等,鞏固了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1? 漯河市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漯河市圍繞建設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的目標,把高端化、融合化、規范化做為發展指引,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大力優化發展環境和降低物流成本,狠抓規劃引領、政策支持、物流企業培育和特色物流打造,著力產業規模提升、增質提效、促轉型發展,物流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1.1 政府重視物流業發展,促產業規模擴大
漯河市政府非常重視物流產業,多次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物流業轉型發展。目前,漯河市登記注冊的各類物流市場主體近2000家,年營業收入超億元物流企業有10家,3A級物流企業11家,4A級物流企業5家。其中雙匯物流、河南大象物流兩家企業入選全國冷鏈物流企業百強,順豐、韻達、德邦等9家知名快遞企業分撥中心在漯落戶,快件處理量占全省總量30%以上,已成河南省第二快件集散中心。
1.2 物流重點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果
作為食品名城,漯河市已形成了以雙匯物流為引領的冷鏈物流、以中儲糧為依托的糧食物流,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冷鏈、快遞、電商物流等重點領域快速發展。迄今,登記注冊的冷鏈運輸企業347家;快遞業務總量同比增長52.98%;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9.38%。
1.3 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化不斷完善
漯河市堅持推進公路干線、鐵路樞紐、內河航運、航空運輸及物流節點、物流園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鐵路、干線公路為骨架,內河航運做補充,航空運輸已布局的現代交通樞紐與物流體系漸趨形成。物流業與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交叉滲透融合加速,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雙匯物流建立了集ERP管理信息平臺、GPS系統、4G視頻系統于一體,覆蓋我國大陸的數字化冷鏈物流業務網絡,漯河市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成運營,以物聯網技術示范應用、跨境電子商務為主導的食品物聯港一期建成投用。
1.4 產業發展呈現良好聚集態勢
漯河市物流園區、物流企業和物流活動初步形成了環城物流產業帶。全市已建成運營占地100畝以上、投資億元以上的物流園區11個,啟動了總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園、總規劃面積5.28平方公里的臨潁現代物流園,先后與傳化物流、武漢鐵路局、鄭州航空港等牽手合作,致力打造全國多式聯運物流示范工程。
1.5 新的業態模式不斷探索
“互聯網+高效物流”、“新零售”、“物流+電商”、“物流+金融”等新業態和模式不斷涌現,共同配送、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運輸組織方式發展迅速,跨界融合和產業聯動發展趨勢日益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2? 漯河市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所處的背景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供給側改革推向縱深,居民消費升級增速,新技術新業態快速發展,物流業呈現出網絡化、國際化、融合化和專業化的發展競爭態勢。漯河市物流業發展也面臨新機遇和挑戰,轉型升級和增質提效是必然選擇。
2.1 供給側改革促物流業轉型升級
物流業連接需求和供給,是消費環節的需求側和生產環節的供給側,貫穿一、二、三產業,發展潛力大,聯動作用強。當前供給側改革向縱深推進,物流業增速趨緩,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必然要求漯河市物流業應以需求為導向進行轉型升級,從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效益的提升,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2.2 “一帶一路”下,物流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讓我國物流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漯河是豫中南商貿物流中心、國家二類交通樞紐城市,區域物流樞紐地位日益凸顯,有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天然區位及產業優勢,須緊抓機遇,結合自身產業特點,主動實現與“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度融合。
2.3 新技術新模式驅動物流創新發展
十八大提出創新驅動戰略,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供應鏈管理方式創新和多式聯運加快發展,為物流業升級提供強勁支撐。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物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智慧物流逐步成為推進物流業發展的新動力、新路徑,也為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大動力。
2.4 資源環境約束、產業和居民消費升級
城鎮化和工業化推動消費市場向城市聚集,“大規模、長距離、寬輻射、多層次”物流特征不斷顯現。加之土地等資源短缺、環保高壓,現今物流運作模式難滿足發展需要,物流業需創新發展,轉向一體化、集聚化、集約化,推動物流資源及要素的重組和調整布局。隨著居民消費升級換代,我國產業升級轉型,便利化、高品質、安全性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轉變,對物流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3? 漯河市現代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可行路思路
3.1 健全城鄉配送體系,促進社會化和專業化物流服務發展
借助信息技術,推進互聯網+物流發展。支持龍頭企業構建“倉儲+干線運輸+城鄉配送”的一體化物流網絡,實現電商物流功能有機融合和業務延伸,開展供應鏈示范工程等。依托漯河食品等產業優勢,扶持發展冷鏈、快遞和電商等專業物流發展,引導向第三方物流轉型,整合提升現有物流園區,探索第四方物流。鼓勵開展共同配送,構建冷鏈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建設多式聯運信息平臺,實施物流聯盟計劃。
3.2 立足實際,打造物流領域企業強軍
立足本地實際,著力打造冷鏈、快遞、電商物流的競爭優勢,形成“全鏈條、網絡化、高效率”物流體系。培育有全國影響力的冷鏈物流標桿企業,支持雙匯和大象物流等實施平臺化與大數據戰略。建成全國快遞物流示范城市,共建城市社區綜合服務平臺,落地快遞下鄉工程。建成豫南電商商品集散中心,重點發展東興電商物流園,智能物聯港區等。鼓勵本市物流企業加強與國內外領先物流企業合作交流,推進等級認證,完善誠信體系,助力我市物流業提升競爭力。
3.3 多產業聯動發展模式創新
現代物流與農業、制造業、電商、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融合協同發展,主動融入產業供應鏈,拓展倉配、金融等增值服務。支持“物流+大數據”、“快遞+高鐵”等新業態創新。構建重點產業全程冷鏈及質量溯源體系,如生鮮肉、果蔬、乳制品、醫藥等推行全程溫控技術,建立面向消費終端的一體化快速調配體系,強化物流過程動態監控和溯源。快遞企業服務產地直銷、訂單農業等模式,促進線上線下互動創新。發展智慧電商物流模式,參與“互聯網+協同制造”,企業資源開放共享,實現敏捷供應鏈,將消費互聯網轉型為產業互聯網。
3.4 積極尋求物流對外開放與合作
強化開發招商,加強與國內外先進物流企業的合資、合作與交流,鼓勵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行業品牌在漯河設立物流總部、區域性集散中心或呼叫中心等。支持跨境電商物流發展,主動對接河南省跨境電商物流樞紐建設,支持企業設立海外銷售網點和倉配網絡。借助食品名城優勢,吸引跨國公司在漯河設立采購平臺。推進口岸建設,探索創新大通關協作機制,發展新型保稅物流體系。
3.5 提升物流信息化,開展物流技術創新和標準化建設
建立線上線下物流大數據及云平臺,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共享裝備和協同物流等智慧物流模式,促進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建設。提升大數據、北斗導航、云計算等技術在我市物流管理中的應用。結合我市實際,積極推行標準化、專業化的物流裝備。鼓勵雙匯、大象等標桿企業引領制定生鮮肉制品、特色農產品等行業標準,銜接其他產業標準及國際標準,做好物流標準推廣應用和培訓宣傳工作。
3.6 布局綠色物流和應急物流的開展
通過甩掛運輸、統一配送、共享物流等物流先進組織模式,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減少空駛等不合理運輸現象。更新換代新能源物流設施,推廣成組技術,探索可循環綠色包裝和共享托盤、周轉箱等模式。推進有使用價值廢棄物,如廢舊電子產品和工業邊角料等回收的逆向物流。加強危險貨物儲運管理,降低環境事故。加強應急倉儲、配送、中轉等體系構建,推進應急物流標準化及信息化建設,逐步形成完善的應急物流信息平臺,建立一批具有較強應急物流運作能力的物流企業。
4? 結束語
依照產業轉型升級,環保生態地總體要求,市場是導向,企業是主體,把服務社會發展做主線,將改革創新做動力,新技術與信息化做支撐,以提升物流業運行質效、降低成本、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為目的,努力構建和完善高效生態節能的現代化物流服務體系,促進漯河市經濟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夏令,李秀萍.供給側改革視域下物流業轉型發展——以河南省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8,04(2):74-76.
[2]洪濤.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創新[J].中國市場,2018,27(09):1-4.
[3]趙崢,劉濤.創新發展視角下的我國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與對策[J].發展研究,2018,04(04):88-92.
[4]俞健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嘉興市物流產業轉型升級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02(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