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尚敏
摘要:基于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背景,以我國對蒙開放的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為實證對象,綜合考慮開發開放、經濟效益、產業關聯以及持續發展等內容,構建以二連浩特為代表的口岸城市主導產業選擇的評價指標,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二連浩特的主導產業進行篩選,進而對二連浩特總體空間布局與重點園區產業空間布局進行規劃,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沿邊城市的開發開放活力,在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 with the objective of China's largest land port open to Mongolia, Erenhot, with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economic benefits, industrial linka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c., this paper build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leading industry selection for a port city represented by Erenhot, adopts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screen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Erlianhot, and then plans the overall spatial layout of Erenhot and the industrial space layout of key parks, which will help to further release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of the cities along the border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round of opening up in China.
關鍵詞:中蒙俄經濟走廊;口岸城市;二連浩特;產業布局
Key words: China-Mongolia-Russia economic corridor;port city;Erenhot;industrial layout
中圖分類號:U651+.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4-0295-03
0? 引言
二連浩特作為歐亞大陸橋與“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依托蒙俄及歐洲市場,背靠呼包鄂、環渤海,是中國向北開發開放、文化交流與國際貿易的橋頭堡,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通道。本研究充分分析在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背景下二連浩特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新環境,對二連浩特總體功能分區和園區產業空間布局進行研究,這對于更好地發揮沿邊口岸城市的區位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1? 二連浩特總體布局思路與空間規劃
1.1 構建“三位一體”的總體空間布局
二連浩特在境內設有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和中蒙邊民互市貿易區三個外向型產業園區,從園區功能來看,邊合區主要承載進口資源物流倉儲、落地加工功能;中蒙自由貿易區著重打造以國際貿易、進出口加工、物流倉儲、電子商務、旅游娛樂及金融服務等功能為核心的綜合平臺;互市貿易區主要分為邊民互市貿易區、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物流配送區、跨境綜合商務服務系統、中蒙口岸購物旅游服務區等五大功能區。從產業分工來看,邊合區已經形成了進口礦產品流通加工、木材加工、畜產品深加工、建材加工、國際物流五大產業集群;根據產業規劃,中蒙自由貿易區主要由加工制造和商務服務兩大板塊組成。
口岸聯檢區(互市貿易區)、跨境經濟合作區、邊境經濟合作區之間受集二鐵路分割,三者之間缺少直接的物流聯系,很大程度制約各個園區比較優勢的發揮,難以發揮協同效應[5]。通過對“三區”布局和現狀交通進行梳理,本研究提出建設邊合區-口岸互市貿易區—跨境經濟合作區貨運專用線方案。規劃貨運專用線沿歐亞大道向北延伸,在天鵝湖西側向西跨集二鐵路與跨境合作區規劃道路相接,全長約6公里。遠期提高貨運專用線道路等級,構建口岸(互市貿易區)、跨境合作區、邊境合作區協同互補、“三位一體”功能平臺,著力推動二連浩特走資源轉化、增值、循環發展之路。
1.2 打通交通聯系,實現“產城融合”
二連浩特市的誕生與集(寧)——二(連)鐵路建成通車密切相關。中心城區位于集二鐵路西側,城市用地發展方向以西延為主,邊合區位于集二鐵路東側,兩者被集二鐵路割裂成東西部分,交通聯系主要依靠二滿線和茶馬大街,相距約4.4公里。依據《二連浩特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0年)》,通過梳理中心城區與邊合區道路體系,規劃新建隧道連接錫林街和新華東街,打通中心城區和邊合區的交通聯系,提高中心城區與產業園區的交通通達度,加強兩者聯系,推動產城良性互動和有機融合,實現“產城融合”發展。
1.3 打造二連浩特口岸黃金旅游聯系帶
二連浩特的旅游資源分為自然生態資源,蒙、俄文化資源,愛國教育旅游資源,恐龍文化資源以及其它旅游資源等五大類。“恐龍遺址”、“國門景區”、“恐龍博物館”、“驛站遺址博物館”、“恐龍大道”、“天鵝湖”、“鹽池”等資源共同組成了二連浩特的精品旅游資源,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本研究圍繞二連浩特邊境、驛站、恐龍地質公園等特色旅游資源,結合規劃區“雙創服務”發展核、特色產業集聚區和綜合保稅區建設,為二連浩特城區打造一條東西向口岸黃金旅游聯系帶,自西向東串聯跨境經濟合作區、口岸監管區(互市貿易區)、口岸國門景區、口岸前景觀商貿休閑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天鵝湖和恐龍地質公園,向東可一直延伸至鹽池景區。同時,策劃邊境文化體驗之旅、商貿文化體驗之旅、恐龍遺址體驗之旅和民俗文化體驗之旅等旅游產品,帶給游客口岸、文化與趣味于一體的體驗。
1.4 通過多產業融合實現產業聯動
“旅游+”:規劃以旅游為主線,科技、文化為核心驅動力,產業為載體,在規劃區“雙創服務”發展核和特色產業集聚區打破傳統圍墻界限,設置旅游服務中心、邊境瞭望塔、專業大市場、電子商務特色街、企業產品展示廳、前店后廠特色街和保稅貿易區等功能,利用完善便捷的交通設施(慢行系統、電瓶車等)和優質的公共開放空間,營造沉浸式休閑旅游新模式,實現從“園區”到“景區”的提升,打造“開放式”全景園區。
“創業+”:規劃在“雙創服務”發展核設科技孵化樓、創意中心、金融商務中心、高新企業辦公和企業總部,在特色產業集聚區設置中小企業創業園、中小企業孵化園和中小企業生產力促進中心[6]。力爭補足邊合區產業發展短板,促進口岸經濟從“低附加值”向“高端精品”轉變,構筑“本土企業”從“科技孵化”“創新創業”向“總部基地”梯級成長空間,不斷發展壯大。
2? 重點園區總體空間結構與產業空間布局
2.1 重點園區總體空間結構
二連浩特邊境經濟合作區(以下簡稱邊合區)作為首批國家級邊合區,園區為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核心區,本節以邊合區為案例,分析其空間結構與產業規劃布局。按照“規劃統籌、產城融合、分片建設”的原則,依托二連浩特國際陸路口岸和中心城市,突出二連浩特市重點園區即二連浩特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國際物流及貿易、進出口加工制造和新興產業培育功能,規劃設計“一核、一樞紐、三區”的園區總體空間結構(圖1),加速邊合區與口岸、中心城市的互融互通,形成“產-城-區”協同共生的發展格局。
一核:“雙創服務”發展核。中小企業、孵化培育、國際會展、培訓服務等創新創業和產業服務的集中區,是邊合區提升產業發展活力、增強自我造血能力的中樞核心。一樞紐:國際物流樞紐。邊合區進口資源集散中心,與二連站共同承擔國際資源進出口轉運、貿易功能,是二連浩特建設“公路-鐵路-航空”多維國際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區:三個產業功能區。即加工制造區、綜合保稅區和戰略儲備區。加工制造區是邊合區工業發展的承載區,主要承擔進口資源加工、出口加工和部分新興產業加工,包含特色產業、礦產品加工、木材加工、畜產品加工、信息產業等五個區域;綜合保稅區既為國際物流服務,又是部分加工制造的承載區,是邊合區對外開放的直接窗口;戰略儲備區主要是進口能源資源儲備集中區和遠期發展預留區,為邊合區長遠發展留足空間。
2.2 產業功能分區與空間布局
按照“環保優先、集中發展、功能明晰”的布局思路,在邊合區總體空間結構的指導下,綜合考慮現有產業布局、產業環境要求和自然地理條件,科學布局口岸產業體系的11個產業類別,形成7大產業集群(圖2)。
①礦產品流通加工產業集群:規劃布局于園區東北面,茶馬大街兩側,主要包含礦產品流通加工和新材料產業。
②木材深加工產業集群:規劃布局于園區中部,歐亞大道兩側,鐵路站場西側,主要包含木材加工產業。
③畜產品及深加工產業集群:規劃布局于園區西南面,二連站南側,主要包含農畜產品加工和生物健康產業,形成屠宰—畜產品加工—生物制品/醫藥產業鏈。
④特色加工產業集群:規劃布局于園區西北面,東新糧油站場東側,包含農畜產品加工、生物與蒙中醫藥和出口加工產業。
⑤綜合保稅產業集群:規劃布局于園區中部靠北,歐亞大道東側,包含保稅加工貿易、物流及倉儲。
⑥信息產業集群:規劃布局于園區中部靠南,成吉思汗大街、東興路、南環路區域,主要包含大數據和云計算中心、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產業。
⑦服務業集群:規劃布局于中央大街兩側和園區中部鐵路物流站場,包含國際物流和生產性服務業。
3? 結語
隨著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深入建設,口岸城市通過主導產業的選擇做大做強口岸經濟面臨重要機遇。本研究從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視角出發,分析了二連浩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的特點,通過構建口岸城市主導產業選擇的評價指標,對二連浩特主導產業進行篩選,進而對二連浩特總體空間布局和產業分區進行規劃。
參考文獻:
[1]龔健.琿春市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規劃研究[A].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01.城市化與區域規劃研究)[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2:16.
[2]劉志友.陸路口岸產業發展與布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馮浩,房俊輝,馬丹華.北部灣邊境口岸城市空間布局規劃探索——以廣西東興邊貿中心修建性詳細規劃為例[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城鄉建設,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