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玲 陳雪玫



摘?要:近幾年隨著科技水平,各種電子產品水平的提高,促使交易成本降低,共享經濟風靡全球,同時也硝煙不斷,通過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對共享經濟網約車進行實證分析,剖析共享經濟制勝的內在機制,發現共享經濟相比傳統經濟存在諸多競爭優越性,并借助完全信息動態博弈論的分析方法發現網約車市場的競爭及其不均衡性,進而探討目前網約車的商業博弈行為。
關鍵詞:共享經濟;分享經濟;共享汽車;網約車;動態博弈
中圖分類號:F04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8)07-0093-02
一、 共享經濟市場在我國的興起與發展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和支持共享經濟的發展,2017年兩會中共享經濟更是成為熱門的議題,多份提案熱議共享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互聯網+”背景下的共享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共享經濟又稱分享經濟,狹義的共享是指商品或服務的供給方通過互聯網媒介等平臺將“閑置資本”提供給需求方以獲得一定經濟利潤的行為。廣義的共享經濟涉及方方面面,凡有分享有協作共用的經濟行為方式都被稱為共享經濟。本文討論的網約車屬于前者。
我國共享經濟平臺盈利模式主要分三個方面:一是對供需雙方進行抽成,根據供給方對平臺的依存度、獲利大小等特點,分別對供給方或者需求方進行抽成,例如滴滴公司對供給方每筆業務進行提成獲取收入;二是供需雙方客戶資源價值,第三方共享經濟平臺掌握大量客戶資源,共享經濟平臺帶來了客戶流量和入口;三是平臺資源延伸服務價值,基于大量客戶資源大數據分析服務得以延伸,拓展了平臺的服務邊界,例如滴滴公司擁有大量乘客需求數據,為做交通管理等相關研究提供了數據支持。共享經濟經過短短幾年高速發展,給消費者帶來了升級體驗,取得了帕累托改進,提高了社會福利,下面本文將共享經濟的競爭優勢進行深入探討。
二、 共享經濟下網約車的競爭優勢分析
(一)基本假定
1.在傳統市場中有一個均衡價格存在,本文稱指導價PZ,該共享經濟供給行為增加對傳統市場不造成顯著影響,因為相比傳統市場的供給來講,共享的供給只是很少一部分。
2.“閑置資本”的產權清晰,其讓渡資源的服務使用權與傳統市場提供的服務相互替代;共享市場的價格為PA;閑暇資源供給方獲得的單位收益PB;消費的數量x;平臺搭建及運營成本為CA;傳統行業的運營成本C傳。
3. 本文認為共享平臺的搭建成本要低于傳統市場的固定成本。
(二)共享經濟模式與傳統市場的利潤比較
由以上基本假定得出共享經濟與傳統市場的利潤及消費者需求如表1。
首先,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當兩者能夠完全替代時,理性的消費者選擇價格低的消費行為,從長期看,PA=PZ,消費者花費為:PA·x。
其次,從供給者的角度來分析,平臺配給方A來說:PA=(LA+PB·x+CA)/x,對于傳統市場來講:PZ=(L+C傳)/x,因為長期PA=PZ,RB=PB·x;
得:LA+RB+CA=L+C傳,
即:C傳-CA=RB+LA-L;?①
因傳統行業成本較之搭建共享平臺成本大,即C傳>CA,則①大于零,即共享配給方與閑暇資源供給方的可分配收益大于傳統行業所獲得的收益,這個收益溢出實際上就是閑暇資源的價值貢獻。
再次,從閑暇資源供給方來看:傳統市場的運營成本C傳包括可變成本CV和固定成本CF,則閑置資源方的收益為:RB=CV+CF-CA+L-LA;?②
圖1理論上,閑置資源供給者獲得的收益RB最多等于可變成本CV,因為閑置資源的供給方畢竟只是零工經濟的參與者,他沒有企業福利,社會保障體系等。那么②式即:CF-C≤LA-L,又CF>CA,則LA>L,即:共享平臺獲得的利潤要大于傳統市場的利潤。②式的直觀比較如圖1。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共享平臺即使在支付了最多等于傳統市場工資的“閑余資源價值”后,獲得的利潤仍要大于傳統市場企業所獲得的利潤。另外,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平臺公司演化成數據公司,提供各類專業數據以及數據深度分析。因此,平臺公司就成為擁有大量消費者信息的大數據公司,可以為其他生產型企業提供精準的關于消費者偏好等相關資料的大數據服務,視為信息利潤。可以說,如果共享經濟市場的閑余資源供給量足夠多的情況下,共享經濟平臺比傳統市場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而在前期的市場中,由于滴滴將快的,Uber相繼兼并,網約車市場滴滴一家獨大,對消費者和閑置資金供給方的補貼相繼取消,均衡價格基本與出租車市價一致。通過上述分析,網約車平臺所獲利潤遠超傳統出租車行業。近期美團、神州、首汽,易到再次來到網約車主戰場,滴滴享受了幾個月的網約車壟斷后,再次緊繃神經備戰。資本總是以最靈敏的嗅覺追逐利潤,高額的回報率,必然會引來資本的追逐。
三、 商業博弈分析
補貼作為搶占市場份額見效最快的方式,各商家紛紛效仿,消費者也有比較的進行消費,為此建立博弈矩陣模型分析優劣。滴滴作為行業成功者,并通過支付寶的嵌入坐擁穩定市場份額,但面對新進涌入的競爭者,它將如何決策呢?
現為簡化分析,假定市場只有兩家企業A(滴滴)和B(其他競爭者)。
如表2,S1代表其他競爭者,S2代表滴滴,而市場策略分為有補貼和無補貼兩種情況。如果雙方都選擇無補貼策略,那么滴滴的收入將是R1,其他的收入將是R2,這種策略組合就是(R1,R2)。如果他們其中一方選擇有補貼策略,則其用戶量Q就會隨著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市場占有率也會隨之提高,因此,收入也將增加R0′。同時,另一方收入就會減少R0,并且R0′
這是一個完全信息動態博弈,其決策樹分析如下圖2: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其他競爭者進入之前,就已明白其進入必然會遭到反擊,如果決策(β進入,α反擊)得到的收益是(虧損,虧損),那么其他競爭者從理性考慮顯然是不會進入,但事實上他們已經進入,這是什么原因呢?鑒于網約車平臺經濟邊際成本遞減甚至趨于零這個重要特征。或許補貼后其利潤仍舊大于其平均可變成本,經營仍舊有利可圖,又或者是快的和Uber與滴滴的成功合并讓其他競爭者垂涎。
然而不管事態如何發展,從閑置資本供應方和消費者的角度來講,兩者福利都得到了改善,自由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冥冥之中再次伸出,對于一個無壁壘的自由市場來說,壟斷不是均衡的解,滴滴也不是“收割機”來一家收一家,只有博弈各方以適度的競爭存在才能均衡。
四、 結論與啟示
綜上所述,共享經濟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廣泛的生活便利,對傳統經濟社會秩序帶來顛覆性的改變,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增進了人們之間的溝通了解,消弭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鴻溝,同樣啟示我們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唯有創新才能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贏取更多的勝利。而針對共享經濟與傳統經濟之間的利益沖突,雙方抵制并不是明智的選擇,合作共贏是對雙方最好的局面,傳統行業是成熟的經濟體系,其發展的成熟與穩定加上用戶群體的龐大,結合互聯網帶來的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給經濟注入新活力,開拓銷售渠道,達到雙贏合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邵洪波,王詩桪.共享經濟與價值創造——共享經濟的經濟學分析[J/OL].中國流通經濟,2017(10):100-109.
[2]王利君.我國分享經濟發展的問題及對策[J].學術界,2016(12):225-232,327.
[3]鄭志來.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
[4]劉根榮.共享經濟:傳統經濟模式的顛覆者[J].經濟學家,2017(5):97-104.
[5]曾玲.互聯網+背景下共享經濟發展路徑探討[J].中國商論,2017(10):169-171.
[6]邱淳鏘.共享單車真的是共享經濟嗎?[J].現代商業,2016.
[7]陳園梓,王韋丹,劉志杰.初探共享經濟與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轉型發展的關系[J].中國商論,2017.
[8]共享經濟:政客的陰謀還是經濟的未來?http:∥wap.eastmoney.com/3g/news/article,0,0,1,20160721649469179.shtml.
[9]水木然.“零工經濟”與“共享經濟”[N/OL].新華日報,2016-8-16.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XHRB201608160143&DbName=CCND2016.
[10]王亞麗.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共享經濟[J].改革與戰略,2016.
[11]梁燕豪.基于博弈分析的互聯網專車管理策略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12]宋杰鯤,張宇.基于博弈論的企業合作競爭情報分析與成本分攤模型[J].情報雜志,2011,30(7):22-25.
[13]朱學杰.國內汽車共享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9):75-76.
作者簡介:
周湘玲,女,湖南懷化人,上海海事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產業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陳雪玫,女,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