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管理創新,同時也是系統性的變革,而任何一項變革的成功開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財務人員的轉型同樣如此。
近年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國內大行其道,而很多做傳統財務工作的“老會計”也紛紛成為共享模式下的“財務人”。在他們看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現有的財務人員,特別是各核算崗位的會計是致命的威脅。要么枯燥重復沒有技術含量前途渺茫,要么“亞歷山大”不知從何下手。
基于此,本文從變革心理曲線、財務人員變革心理分析、變革過程中人員管理建議三個層面,對財務共享服務理念下財務人員的變革心理和企業變革中人員管理提出合理建議。
變革心理曲線理論最初由精神醫生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提出,用于分析人們在受到心理創傷后的改變過程。現已廣泛運用到企業變革管理領域。變革曲線包含了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它描繪了大部分人在面對變革時會經歷的心理變化過程。
第一階段:也就是變革方案剛引入時,人們往往會感到震驚,或者拒絕面對;
第二階段:人們會以一些消極的方式來回應,比如:對于變革可能對自身帶來的損失感到焦慮或憤怒,對變革方案進行抵制等。可以預見,如果人們拒絕變革進程,持續停留在第二階段,將會對變革造成極大阻礙;
第三階段:理解和支持會逐漸取代消極的情緒和遲疑不決的態度,為變革帶來活力。在這個階段,人們不再專注于變革帶來的短期損失,而開始接受新的思路,探索變革會帶來哪些不同,并逐漸適應;

圖1 變革心理曲線
第四階段:人們開始自覺擁護變革,并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只有在進入這個階段之后,公司才真正開始收獲變革的成果。
“變革曲線”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變革管理工具,能夠幫助企業中的變革推動者更好地理解個人在面對變革時的心理歷程,并在不同的階段采取合適的措施以幫助人們盡快適應變革,以推動變革項目取得成功。事實上,企業在做任何管理變革的過程中都會對員工進行充分的員工培訓和理念宣貫,并為管理變革提供良好的工作支持,而變革進程卻可能歷時數月都沒有多少進展。這是因為,企業變革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出色的方案,還要取決于員工是否認可變革,并愿意改變自身的行為方式。“讓員工認可變革并發生相應地改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說到共享模式下的財務人員轉型,還是要先說一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所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通過將企業各業務單位“分散式”進行的某些重復性的、易標準化的業務整合到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處理,達到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證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的,從而為業務端和管理端提供服務支持。
企業在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的過程中,會將可標準化的基礎財務職能納入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目前常見的如費用報銷、應收應付、資金結算、表報編制等,同時衍生出了如初審崗、掃描崗等應對性崗位,而這個過程中組織變革的核心就是將財務職能做專業化區分,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基礎財務,財務職能專業分工(如圖2所示)。
在這種專業化分工的過程中,必然會打破財務人員配置現狀,使職能分工更加清晰,讓財務人員更加專注,讓一部分財務人員專注于基礎會計核算業務;另一部分財務人員則更多專注于業務經營的支持;第三部分則專注于財務政策、決策支持,這個專業化分工的過程對于所有的財務人員都是挑戰,而借助“變革心理曲線”理論,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基礎財務對應的財務人員的心理曲線在各階段所處的狀態是不同的(如圖3所示)
可以看到,變革過程三個方面分工的財務人員都會經歷維持現狀、打破現狀的抵制、消極應對、迷茫的過程,也就是“變革心理曲線”的第一和第二階段,而接受、認可、突破現狀和重新建立認識階段在不同分工的財務人員身上出現不同的狀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三條曲線最終趨勢都是向上的。

圖2 財務職能專業分工

圖3 財務人員轉型變革心理曲線
基礎財務,也就是財務共享中心的崗位主要價值體現在為各層級單位提供高質量、高效率、低成本、快速反應的服務支持,是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的“地基”,擔負的是“大數據中心”的職能。主要工作內容是標準化的業務處理,如單據審核、影像掃描、審核記賬、資金結算等依托于信息化技術的簡單、機械、重復的工作,這部分財務人員對崗位的認識會出現更多的消極情緒,比如:單調重復的工作太枯燥、專業技術含量低無法體現自己價值、職業發展前景預期悲觀等;而這種部分財務人員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會成為變革效果實現的巨大阻力,其心理曲線的轉折點需要更多的外部引導和合理的職責規劃設計。
業務財務:轉型快,轉型平滑,回升動力強。
業務財務主要作用在于為業務經營提供高效的服務支持,幫助業務部門順利開展工作,提高運營管理效率,降低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其主要職責是面向各單位業務經營提供支持和當地財務相關的管理職能。在變革的初期,同樣面臨著對現有工作習慣轉變的不習慣、抵制、消極應對過程,但業務財務更多的是為各單位提供業務支持和服務,相對來說業務需求清晰明確,轉型的目標和工作內容較為清晰,因此在打破現狀過程的末端即實現了轉型,相對基礎財務職能的人員轉型較為順暢和平緩。
戰略財務:轉型慢,迷茫期長,提升空間大。
戰略財務主要作用在于通過財務預測、財務分析等工作對管理決策提供有效支撐,為公司戰略落地和決策提供,戰略財務崗位是財務人員轉型的終極目標,主要職責是利用專業的財務技能,引入管理會計理念,為企業決策層提供譬如財務預測、財務分析、重大決策支持等,實現財務人員對公司經營決策的有效服務和價值服務。而共享初期就定崗為戰略財務的人員通常會經歷一段迷茫期,這個時期可能面臨著工作方向、專業方法、如何開展工作、能干什么、不會干等一系列難題,一旦突破這個時期,價值體現也最明顯,因此心理預期相對較高。
此外,在這三大職能之外,需要一支專業財務團隊,為戰略財務、業務財務提供專業的支持,如財務分析模型的建立、行業數據的研究、財務管理工具的探索等,這支團隊是對財務轉型強有力的支持,而目前很多財務共享中心建立過程中并未設置這樣的團隊。
只有充分了解變革過程中的人員心理變化趨勢,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相應措施,在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應對措施,使變革過程更加順滑平穩,財務共享服務的理念宣貫固然重要,但消除顧慮、心里安撫、政策基奠、方向引導、支持鼓勵更加重要。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管理創新,同時也是系統性的變革,而任何一項變革的成功開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財務人員的轉型同樣如此。如何在變革過程中穩定團隊,有序開展變革和人員轉型至關重要:
第一、心理因素:
1、首先想說的是,不要為了降低成本而莽撞裁員,隱性的心理動蕩損失更加可怕;
2、變革需要時間,要有持續改進的決心和持久戰的心態;
3、對于承擔了會計工廠職能的基礎財務人員,要根據不同的職能制定周期合理的崗位輪轉機制,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打造成向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輸送人才的培訓基地,并“廣而告之”;
4、要制定清晰透明合理的職業發展通道和崗位職業規劃,特別是基礎財務和業務財務的職業發展通道要清晰透明。
第二、專業因素:
1、對于全體財務人員,要完善知識管理與培訓機制,知識要徹底共享;
2、對于業務財務人員,要讓財務人員學習業務、了解業務,并且不要局限于業務財務,從了解公司經營業務入手,當財務人員開始懂業務,才有可能融入到業務經營當中去,提供更好的服務支持,否則業務財務只會淪為概念,“雞同鴨講”;
3、對于戰略財務人員以及專業財務團隊,要從戰略層面、行業研究、財務預測、財務分析、應用模型的建立、工具的開發等方面入手,而公司要給予足夠的支持,如專業培訓學習和足夠的成長時間。